德國崛起、歐陸失衡與世界大戰
周平王東遷後,天子再難控制諸侯,成了配合演出的大爺,中原大地開始了550年的大分裂,史稱「春秋戰國」。
最後,秦王嬴政,掃清六合,一統天下,建立大秦帝國。
公元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歐洲陷入了分裂與戰亂年代,史稱「中世紀」。之間,查理大帝的法蘭克帝國幾乎重新統一西歐中歐,但是大帝死後不久,帝國就陷入分裂。
從這之後,歐洲再沒出現過真正的統一,直至今天,歐洲依舊是以幾十個國家的形式存在。
那麼,問題來了。為何西方不能像東方一樣,重新走向統一?
其實,不管是東方還是西方,分裂能持續多久,最後能不能再走向統一,關鍵看是否有「均勢」,「均勢」是否會被打破。
一
在東方,一直存在齊、晉(後分裂成韓趙魏)、楚、秦、燕等一流強國,存在吳、越等芸花一現的強國,也存在著宋、魯、鄭等二流強國。
強國之間,互相制衡。套路不少,但基本就是強強聯合,對抗強強,或者是,弱者聯合,抗擊強者。總之,可以有幾家共同強大,但是一定不能是一家獨大。
在這種「均勢」下,大家共同相處了500多年。但是,後來,秦國變得無比強大,而東方諸國出現了一系列外交和軍事失誤,導致了秦國一家獨大,最終一統中原。
同樣,在西方,法蘭克帝國之後,歐洲大陸也一直奉行著「均勢主義」,也就是說大家共同努力,旗鼓相當,而不讓一股獨大。
法蘭克帝國分裂後,演變成法蘭西王國和神聖羅馬帝國,再加上東歐南歐的東羅馬帝國,這哥仨是當時歐陸最強的勢力,幾百年來,掐來掐去,誰也沒打過誰,而小國們都圍繞著他們搖搖擺擺。這個時期,歐洲沒能走向統一。
15世紀到17世紀,西班牙、英國、波蘭、荷蘭、瑞典和俄國等崛起,成為強國,再加上傳統的法國和神聖羅馬,歐洲的強國數量已不下5個。再有,滅亡了東羅馬的奧斯曼帝國,也不斷向歐洲擴張,介入歐洲政治。
新一輪「均勢」,開始了。而且,這一輪,比上一輪更平衡。
西部的法國、西班牙,中部的神聖羅馬(哈布斯堡),東部的俄國、波蘭,北部的瑞典,孤懸海外的英國,再加上往歐洲擴張的奧斯曼帝國,妥妥的上演著歐版「合縱連橫」。
這其中,英國很關鍵,成了調節平衡的最後一顆砝碼。
英法百年戰爭,英國戰敗,這使得英國人明白,英國無能力直接去控制或佔領歐洲大陸,只能依靠強大的海軍和歐陸的「均勢」來保護國家安全和影響歐陸事務。
於是,英國這顆砝碼,總是決定性地放在即將翹起的一側,從而使天平再度平衡。
這個時期,最強大的法國總是被摁住,第二強的神聖羅馬領土基本守住,俄國、波蘭和瑞典之間也相對平衡,奧斯曼帝國擴張勢頭也被壓制了,西班牙全身退出歐陸爭霸。
總體看,這個回合,在大家心裡,並未出現太大的不平衡。
二
18世紀到20世紀,歐洲形勢就發生了很大的改變。
拿破崙之後,法國不再超級強大。神聖羅馬帝國解體,哈布斯堡家族退守奧地利。
而同時,東歐的俄國連續擊敗波蘭、瑞典和奧斯曼帝國,成為東歐最強者;普魯士王國則擊敗奧地利和法國,逐步統一了北德意志,成了中歐最強者。
孤懸海外的英國,擊敗了西班牙和荷蘭,成了海上霸主,擁有了全世界最豐富的土地和人口資源。
新的政治格局,必然帶來新的利益分配。
除了英國外,俄國是獲益最多的國家,控制了波蘭,獲得了波羅的海沿岸,獲得了黑海北岸,佔領了高加索地區,佔領了中亞地區,得到了太平洋出海口......所以,俄國人還比較滿意。
英國,雖然海上力量強大,陸軍卻不強大,無法與歐陸大佬們抗衡,所以,還是老辦法,一方面繼續支持「均勢」,一方面也接著悶聲發海外大財。同樣,英國人也比較滿意。
作為衰落的強國,法國丟掉了阿爾薩斯和洛林,但是,基本的利益格局還是保住了。哈布斯堡奧地利雖然敗於普魯士,但只是名譽上失去了原本就不在控的北德意志,實際領土丟失的並不多。此時,法國人和奧地利人雖有些怨念,但還不至於說懷恨在心。
但是,新晉強國普魯士,卻沒分到太多利益。雖說普魯士統一了北德意志,參與瓜分了波蘭,佔領了法國的阿爾薩斯和洛林,也獲得了一些海外的殖民地。但是,由於普魯士崛起的比較晚,積蓄比較少,家底比較薄,跟富豪英法俄相比,實在窮得可憐。
普魯士人相當不滿,覺得大蛋糕應該重新分配。
可是,法國人不幹,英國人不幹,俄國人不幹,奧地利人也不幹。
那怎麼辦?
只能是「鐵與血」了!
但是,這個時期,普魯士還沒強大到能席捲歐洲,只能拉著親戚奧匈帝國(奧地利改名了),一起對外擴張,做大做強。
而英國法國對普魯士的所作所為,則是相當反感。
就這樣,兩方勢力,再加上誰都拉攏的俄國,歐洲暗流涌動。
隨著普魯士的快速發展,其國力明顯超過了各歐洲強國。這時,歐洲的「均勢」終於被打破了。
隨之而來的,就是兩次世界大戰了。
三
當「均勢」的弦綳不下去的時候,世界大戰就來了。
1914年,奧匈帝國皇儲夫婦在佔領國塞爾維亞的薩拉熱窩被刺殺,奧匈帝國迅速出兵塞爾維亞。
奧匈帝國的行動,得到了盟國德國(普魯士改名了)的支持,但引起了英法俄的反對。騎牆的義大利,以及一些小國,也各自紛紛加入雙方陣營。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了!
這是一場始於歐洲的非正義戰爭,之所以會被稱為世界大戰,是因為戰爭後期美日等非歐國家的加入或宣戰。
整場戰爭,德國除了海軍敗於英國外,陸軍總體上還是勝多敗少。之所以德奧方會失敗,很重要的原因是美國加入了對方陣營。
美國加入後,雙方形勢發生了根本改變,許多國家看準形勢,也紛紛對德奧宣戰。德奧迫於壓力,簽訂戰敗協議,一戰宣告結束。
一戰的結束是妥協的結果,交戰國和參戰國都作出了一定程度的剋制。
德國的不滿被暫時地壓了下去。但是,一旦形勢有變,戰火必定重燃。
一戰的摧殘、國內革命、各民族覺醒、大蕭條......一次一次地襲擊,歐洲各大國都氣息奄奄。
德國卻很快站了起來,望著躺著喘氣的鄰居,笑了。
歐陸再一次失衡,德國的機會來了!
很快,德國入侵波蘭,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很快,德軍佔領了大半個歐洲。
看來,德國有機會一統歐洲了。
很不幸,歐洲還有一個強大的蘇聯,頂住了德國的進攻。很快,美國也殺了過來。在聯軍的攻擊下,德國戰敗投降。
在二戰中,除了蘇聯外,歐洲其他強國幾乎全被擊垮。
那麼,蘇聯有機會統一歐洲呢?
呵呵,不好意思,美國人也來了,歐洲大陸再次「均勢」。
TAG:傑克船長的時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