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紀黑暗料理,為什麼比同期的中華美食差了一大截?
文|艾栗斯
最近亞歐君的朋友從英國回來,開始吐槽在異國他鄉對中餐的極度思念,以至於下了飛機剛入住酒店就迫不及待叫了外賣。大半夜的,麻辣小龍蝦不到三十分鐘就吃上了,感覺做個中國人真的好幸福。再看最近火熱的《權力的遊戲》,裡面的食物看上去也多是平淡無味,中世紀是否真的黑暗難以斷定,但中世紀的食物多是雷區多過驚喜。
就這你也好意思端出來?
那麼亞歐君今天就來聊一聊,為什麼覺得跟同期的中華美食餐飲相比,中世紀的歐洲好像無美食?拋開自然氣候、食物原材料等因素不說,單從歷史文化角度談一談為什麼中世紀歐洲的食物比同時期的東方差那麼多,不喜勿噴,如有不同見解歡迎文章底部留言。
這兩位看上去胃口都不高
一、美食文化斷了一截沒續上
中華歷史歷經數千年,雖然朝代更迭戰火連綿,但總的來說地盤上的主力軍基本沒變過,不斷擴大的領土和與外邦文化的包容並蓄,西域的美食、江南風物、進口而來的香料,使得即使是平民百姓,各種食材和調味品搭配出的菜式也豐富無窮。長久以來中華美食的精髓就在於創造性的組合:切、剁、絞的刀法,加上煮、燉、蒸、煎、炒、烤等烹飪手法,菜式不斷推陳出新,變幻無窮。
眼花繚亂的美食地圖
而在西方,隨著羅馬帝國的覆滅,高水平的美食文化也隨之消失。歐洲蠻族的入侵切斷了美食的傳承的紐帶,這種情況直到十五世紀才開始緩慢復原。而即使是西歐文明發源端的羅馬帝國,在對美食的理解這一點上也沒有好到哪裡去,在羅馬的宴會上流行躺著大吃大喝的驕奢淫逸,必須以吃到吐才算主人招待周到。
所以從先天飲食文化的開端和傳承上來講,中世紀就差了一截。
二、宗教因素干擾對美食的評價
在中國的大部分地區,吃喝是頭等大事須予以隆重對待,美味基本沒有受到宗教因素的限制,即使是佛餐倡導素食,對世俗生活造成的影響也微乎其微。
與之相反,在中世紀牢牢控制了歐洲精神世界的基督教,從四世紀起就開始將禁食與美德聯繫在一起。肉和乳製品被視為會激起慾望的罪惡之物,貪食是七宗罪之一,阻止了靈魂被救贖。6世紀時,歐洲教皇格里高總結了饕餮之罪的幾種形式,如「進食過度、過於熱衷進食、不待正常的時間就開始進食,享受過於昂貴或精緻的食物......」都是罪孽深重的饕餮。
所以廣大信徒的食譜相當單一,只能吃家禽、兔肉和魚肉。這就導致一個虔誠的基督教徒並不敢正大光明地追求美味,從1200到1500年的幾百年間,歐洲貴族的美食品味幾乎沒有任何變化。
可以說,中國傳統中對於美食的深思熟慮與崇尚之情,對中世紀的歐洲來說簡直望塵莫及,因為一開始在基督教傳統中,這點就被徹底摒除了。
三、不像個成熟大人的美食文化
在中國,從古至今,精通這種傳承而來的美食知識,與吟詩、政治一樣都成為上層階級附庸風雅、展示老練博學的必備技能。老子的《道德經》里就以「治大國若烹小鮮」,將吃與政治巧妙結合。除此之外,中國還發現了吃與修身養性之間的聯繫。
「甘而不噥,酸而不酷,咸而不減,辛而不烈,淡而不薄,肥而不膩。」這是公元前2000年的商代,伊尹就已經提出並被廣泛接受的美食品味理念。中國人愛吃,也自古養成了均衡的飲食習慣,早就發現了恰當的飲食與長壽、美德之間的聯繫,修身養性與品味美食是不矛盾的,吃得優雅從容。
而中世紀的歐洲則無法體會「過猶不及」的含義,在以調味品和強烈的味道著稱的中世紀烹飪里,來自異域的名貴香料可以使菜肴著色,營造香味,更重要的是——凸顯身份。所以越是重大的宴會,料就放得越猛。按照食譜記載,貴族飲食的中百分之七十的食材都用到了香料,堪稱重口味。而烹飪手法要麼就是煮,要麼就是烤的窘迫,也使得他們對於香料的依賴更強烈。
以上。
※虹吸壺與法壓壺:為了過濾咖啡,幾百年前的歐洲人是怎麼做的
※摩卡壺,手沖壺,愛樂壓,面對咖啡,你是美味至上還是速食主義?
※一張畫帶你看懂歐洲宴會的等級地位玄機
※你喝過古老的土耳其咖啡,知道如何用它進行占卜嗎?
※苦力一詞源於漢語,但你知道歷史上的華工有多牛,甚至海外建國嗎
TAG:亞歐研究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