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10萬」的網路科普文該不該等同於學術發表?科研人員的績效與義務之爭

「10萬」的網路科普文該不該等同於學術發表?科研人員的績效與義務之爭

「來聊」是科研圈的讀者互動欄目。每周二發布互動話題,徵集讀者留言;每周日發布讀者互動精選。「來聊」不定期推出直播節目,邀請一線科研人員擔任主播,為讀者答疑解惑。

上期來聊精選:被拒稿十幾次、差點退學、熬出一句話就想開一瓶可樂,都是為了第一篇Paper | 本周「來聊」精選

精彩直播回顧:清北生物博士給學弟學妹的萬字建言:生物這行這麼難,我們應該怎麼辦?

| 寫在前面 |

近日,國內一家著名高校的新政策——教師和學生在網路媒體上發表「10萬+」閱讀量的原創文章,可被認定為在國內學術期刊發表文章——引發了不少爭議和討論。對於科研工作者來說,要不要參與科普、怎樣參與科普已是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但科研人員做科普會不會給他們的「本職工作」帶來影響?該不該納入績效和學業考核?針對這些問題,科研圈收到了不少讀者的留言,我們或許能夠從中找到一些答案。

很多讀者認為應該把科普工作納入績效和學業考核

陳博衍-Юй Ченхао應該納入,科普工作難度不比科研低。

Lee科普也是科研的一部分,我覺得無可厚非。

飛飛必須支持。 許多學科,尤其是基礎學科,其研究目的並非為了應用或是在近期得到應用,而是為了純粹地滿足人類的好奇心。這類研究結果更好地傳播給大眾,提高公眾科學素顏與興趣,豈不是美哉。

張帆必須能啊,教書育人、科學研究、社會公益,都是高校老師的職責啊,為什麼現在只考量第二項?!

燕子做科普的科研人員是一座架起科學與民眾的橋樑,所產生的社會效益往往超過一篇學術期刊,不被民眾知曉的科研成果,猶如養在深閨人未識,現在的高精尖,在未來也會成為普適科學,科普人員做著一件即繁瑣又有意義的事,為什麼不算績效與學業考核呢?

永平向公眾科普非常重要,其實向領導幹部科普更為重要。我在科研之外進行科普文章撰寫和向中小學生科普,還有把主要科研成果向領導決策建議,這都是需要看大量文獻和以公眾角度表述研究成果,有時比一篇科研論文更費時和費力。目前的考核評價指標沒有對這些算工作量和激勵,所以只能在業餘時間來做。

而且引導大眾了解科學,對於推動社會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影響力:

Feng應用性強的學科應該鼓勵專業人士做科普,科學與大眾間的信息不對稱和認知上的鴻溝必須有人去彌合...

YCY不是能不能的問題,而是有沒有必要的問題。現在中國迫切需要專業人士向大眾進行科普。我們需要將科普納入績效鼓勵科研人員。科普對於提升整個社會科學素養非常重要。社會的科學素養高了,就不會有人亂傳「打疫苗致抑鬱症」,「全球變暖是太陽活動加劇導致」等亂七八糟的謠言了。

匿名科普很重要,廣大群眾應該知道科學的價值和樂趣。如果人們能夠把科學當成時尚去追逐,把科學家當成明星去崇拜喜歡,我們國家的科技水平就能很快提高。以論文課題來做考量,科學就會永遠是少數人的事情!真正智慧是在民間的,給普通群眾接觸研究工作的窗口,把推動科技進步的槳給十幾億人,他們能爆發出的力量應該會比現有的科研工作人員多。我覺得中國科普方面一直不重視,學生對做研究甚至有點抵觸,有才智和好奇心的人可能一直沒被發掘出來。欣賞讚賞這個特立獨行的,發現問題並且勇於解決的大學,給科普事業開了個好頭。科學如果變成大多數人喜歡的事....

LGpang我覺得科研人員做科普對整個社會的科技推動要遠大於發表專業文章。專業文章受眾很小,不適合吸引大眾注意力。從我自學人工智慧,深度學習的經歷來看,在學習的早期,一些深度學習領域著名「網紅」發布的通俗易懂的科普文章,簡單詳細的有趣例子,給我帶來了很大幫助。在互聯網時代,自學的時代,如果有從淺入深的一系列科普,教程,教學視頻,專業文獻,會帶來一大波自學狂潮。而且這種被興趣驅動的學習效率要遠高於學校里受眾模式。另一方面,IBM 的量子計算機網路試用教程,絕對是這些建議的絕佳註腳,集科普,教程,雲端學習於一體,又通俗易懂。科普列入績效,對整個社會的推進絕對比論文列入績效對中國的影響要大百倍。

但也有讀者認為科普不能算作「工分」和「學分」:

默默傾聽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做科普都可以算科研成果,牛頓微積分白研究了。 科普完全可以由專職的科普雜誌編輯來做。科研人員做這個,浪費、混工分、還有腐敗。這個算工分對誰最有利?大家猜。

Paul Kant我不贊同。其一、科普活動的實現形式很多,且效果不一,納入績效,如何能統一量化評價?在社交平台如知乎、公眾號、微博,網站如科學網、果殼網,以及論壇如physics forums,還有視頻網站油管等,差異實在太大。其二、學術圈的學術應該由研究者決定。比如,同行評議。照此原則,不同科普形式和效果也由學者評定,這增加了人員負擔。其三、科普是志願的,可以是個人行為,也可以是團體行為。納入績效,損害了志願性,可能對科普本身造成傷害。而且,侵犯了私人自由。

還有一些讀者認為做科普是有價值的,但是不能和科研/學業混為一談:

Jenny我覺得科研和科普完全是不同的體系,不能混為一談去評價,應該另外開啟一套體系獎勵科普者。

匿名覺得科普是需要誠心誠意來做的事情,如果納入績效考核,難免會有一窩蜂亂入的功利行為。畢竟科普是一種社會服務性質的貢獻,就算是付報酬或獎勵等認可方式,都應該跟純粹的科研貢獻區分開來

王美祥國家花了大量的金錢讓科研人員從事科研工作,這些錢當然是來自納稅人,因此科研工作者有一定義務從事科普工作回饋社會。如果可以納入績效當然會增加科研工作者的積極性,畢竟現在各項考核壓的科研工作者喘不過氣來,大家都不願把事情用在對自己沒有利益的地方,即便這件事情是利國利民的。學業考核應該是一件專業的事情,科普相對而言不是很專業的事情,因此如果納入學業考核是降低了學業的標準,就背離了初衷

有讀者覺得,對於科研工作者來說,科普是個「附加題」,而不是「必考題」:

好銫之徒如果是在保證專業的基礎上,額外科普工作也不失為是一項績效。

野菅我是覺得,科普可以做加分項,積極做科普的可以有回報,不做科普的也不應扣分

我們也聽到了另外一種聲音——做科普是科研人員的義務,而不是需要考核的業績:

Eating做科普應該是科研人員本職的一部分。很多科研基金都是拿的國家的銀子,也就是納稅人的錢。科研人員做科普,其實是讓出錢的民眾知道自己的錢被用在了哪裡。民眾的理解,其實可以推動國家對相關科研領域的財政撥款。如果能在公眾視野里,用自己的科研內容創造影響力,拿到第三方資助的可能性也會增加。雖然有些(非常)艱難,但是科研人員做科普從長久效果來說,是利人利己的。這其實是義務,而不應該以納入績效和考核為前提條件。當然,從個人來說,納入績效是很讓人開心的一件事,畢竟發文章出成果也是我們的義務,也被納入績效了呀。

此外,如何對科研人員的科普工作進行評價,也是個重要的問題:

鄔剛作為一名科研工作者,我認為可以納入績效和學業考核,但內容必須是原創,而且需要有監管部門來認定其真實性和可靠性,還要防止有些人刻意來刷閱讀量。

Mango評價體系一定要客觀,完整,系統,同時也需要集中建立科研人員和科普渠道的聯繫,溝通好內容分發和利益分配,真正做到知識普及化和平民化。在這個前提下,績效考核才是有意義的。

而中國目前科普環境的現狀,一點都不樂觀:

瑟予紙媒的閱讀量實在堪憂,更別說學術期刊了,科研圈流行一句話,一篇學術文章只有三個人看,自己、導師和審稿人。如果在主流媒體上發表了IP文章,也是科普的大成果,加入評審項也是增加驅動力量。不過現在的水軍和媒體造勢問題嚴重,再加上網友偏愛負面煽動信息,僅靠閱讀量也是不可靠。真正做事的人靠做事本身增加價值,靠外在的激勵因素做事的人不走偏就是好的,如果讓人產生不公平感,反而是壓力源。

李忠超問題是,專職做科普的還沒有共識的考核和晉陞辦法呢

在當今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我們越來越需要掌握著正確知識和思想的人引導社會大眾更好地理解科學。拋開科普工作能否納入績效考評的爭議,科研工作者們耗費心力架起的溝通科學與民眾的橋樑確實應該得到切實穩定的支持和保護

關於科研工作者和科普,如果你有更多的親身經歷或感想困惑,歡迎繼續在留言中討論。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研圈 的精彩文章:

為了變回年輕,她在自己身上注射了350萬年前的細菌……
醫學黑科技:10分鐘恢復視力,白內障、老花、近視一起治
它們也是鯊魚家族的成員,只是長得太有個性了
為適應億年後的環境,未來人類將進化出魚鰓,自由遨遊在天空
Nature 一周論文導讀 2017年9月 14 日

TAG:科研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