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世界頂級名畫100幅賞析,大開眼界!

世界頂級名畫100幅賞析,大開眼界!



世界頂級名畫100幅賞析


素材整理:油畫(ID:LLYH365)




科學研究證實:欣賞名畫、古典音樂是一種複雜的精神活動,人們在接受藝術作品過程中,經過玩味、嘗試、領略、聯想,能產生歡愉、喜悅的快感。它對於提高人們的藝術素養,陶冶情操,開闊視野,擴大知識領域,具有重要作用。







無名女郎

 1883年 克拉姆斯柯依 俄國 75.5cm×99cm 布 油彩 莫斯科特列恰科夫美術館藏





這是一幅頗具美學價值的性格肖像畫,畫家以精湛的技藝表現出對象的精神氣質。畫中的無名女郎高傲而又自尊,她穿戴著俄國上流社會豪華的服飾,坐在華貴的敞蓬馬車上,背景是聖彼得堡著名的亞歷山大劇院。究竟「無名女郎」是誰,至今仍是個謎。畫家在肖像畫上創造了一種新的表現風格,即用主題性的情節來描繪肖像,展示出一個剛毅、果斷、滿懷思緒、散發著青春活力的俄國知識女性形象。 





入睡的維納斯 約1510-1511年 喬爾喬內 義大利 108.5cm×175cm 布 油彩 德累斯頓國家美術館藏 




這是喬爾喬內最成功的油畫作品,最後由提香完成。作品中的維納斯展示出造化之美,沒有任何宗教女神的特徵:在自然風景前入睡的維納斯,軀體優美而溫柔,形體勻稱地舒展,起伏有致,與大自然互為呼應。這種藝術處理不是為了給人以肉感的官能刺激,而是為了表現人的具有生命力的肉體和純潔心靈之間的美的統一。





蒙娜麗莎 1503年-1506年 萊奧娜多·達·芬奇 義大利 77cm×53cm 板 油彩 巴黎 盧浮宮藏 



達·芬奇的《蒙娜麗莎》成功地塑造了資本主義上升時期一位城市有產階級婦女形象。據記載,蒙娜麗莎原是佛羅倫薩一位皮貨商的妻子,當時年僅24歲。畫面中的蒙娜麗莎呈現著微妙的笑容,眉宇間透出內心的歡愉。畫家以高超的繪畫技巧,表現了這位女性臉上掠過的微笑,特別是微翹的嘴角,舒展的笑肌,使蒙娜麗莎的笑容平靜安祥而又意味深長。這正是古代義大利中產階級有教養的婦女特有的矜持的美好表現,不少美術史家稱它為"神秘的微笑"。 





亞威農少女 畢加索 西班牙 1907年 油畫 244×233.5厘米 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 




這是現代藝術創始人畢加索早期立體主義的代表作品,是一幅顛覆了以往的藝術方法的立體主義經典畫作。可以說,《亞威農少女》是畢加索一生的轉折點,沒有它,也就不會誕生現在的立體主義。所以,人們往往稱呼它為現代藝術發展的里程碑。這幅畫的題目是詩人薩爾蒙所起的。當時,青年時代的畢加索生活比較貧困,住在「洗衣坊」大樓。而「亞威農大街」當時是巴塞羅那的一條「煙花巷」。這幅畫中的女人原型就是這條街上的妓女們,所以也有人把這幅畫稱為《青樓少女》。這幅畫,作者拋棄了對人體的真實描寫,把整個人體利用各種幾何化了的平面裝配而成,把立體要素全部轉化為平面性。畫中少女們的身體並不肉感、豐盈,反而突出了她們變了形的臉。右邊兩個裸女那粗野、異常的面容及體態,充滿了原始藝術的野性特質。畫面左邊的三個裸女形象顯然是古典型人體的生硬變形,畢加索說:「我把鼻子畫歪了,歸根到底,我是想迫使人們去注意鼻子。」最左邊一個女人,正拉開赭紅色的布幕,似乎剛從簾幕後面要出來看一看。下方擺放著葡萄等一堆水果,在西方寓意中葡萄往往是性愛的象徵。 

 





日出·印象 1873年 克勞德.莫奈 法國 48cm×63cm 布 油彩 巴黎 馬蒙達博物館藏




這幅油畫描繪的是透過薄霧觀望阿佛爾港口日出的景象。直接戳點的繪畫筆觸描繪出晨霧中不清晰的背景,多種色彩賦予了水面無限的光輝,並非準確地描畫使那些小船依稀可見。真實地描繪了法國海港城市日出時的光與色給予畫家的視覺印象。 由於它突破了傳統畫法的束縛,有位批評家就借用此畫的標題,嘲諷以莫奈為代表的一批要求革新創造的青年畫家為「印象主義」,這一畫派以此得名。




法庭上的芙麗涅 熱羅姆 法國 油畫 作於1861年




傳說芙麗涅因裸浴以瀆神罪受到了法庭的傳訊。在審判時,辯護師讓被告在眾目睽睽之下揭開衣服裸露軀體,並對著在場的501位市民陪審團成員說:難道能讓這樣美的乳房消失嗎?最後,法庭終於宣判被告無罪。19世紀法國畫家熱羅姆以此為題材畫了這幅油畫《法庭上的芙麗涅》。畫面上,芙麗涅處於中心突出位置,以臂遮臉表現了剛被掀開衣裳的一剎那。芙麗涅的通體紅色在辯護師藍色的烘托下顯得格外鮮艷,後景和中間的幽暗部分的處理把女主角突現出來了。她顯得異常潔白、嫵媚、完美無瑕。她的動勢是典型的希臘式,微微扭動的身子,使曲線的韻律更加豐富。由於當眾裸露,她這下意識的遮掩動作使感情得到了升華。芙麗涅的表情楚楚可憐,且有幾分羞澀,顯得格外嬌媚動人。站在一旁的辯護師的姿勢和表情異常嚴肅、堅定,美的高尚和不可褻瀆的意志均在他的姿勢、表情中得到體現。眾法官的憐憫、領悟或者貪婪、獃滯的目光,以及堅定的舉止或失措的表情,充分顯示了在美面前的人生諸相以及人性的複雜與矛盾。與此同時,也體現了希臘時期所崇尚的「美」的主題——美的純潔、美的神聖以至美的不可戰勝的力量。 





破壺   格瑞茲 法國 油畫 橢圓 108×86.5厘米 現藏巴黎盧浮宮





「破壺」,是法國民間俗語,即少女失去童貞的象徵。就這一含義來說,畫上的主人公應是一個受譴責的對象。但在這個時髦的橢圓形畫框里展現的,卻是一個十分可愛、秀麗多姿的妙齡淑女。畫中用色勻稱,筆觸細膩,素描是古典主義風格的。而掛在這位顯得天真、純潔的少女的右腕上的那隻破壺,反而成了不引人注意的細節。從背景的處理到人物衣紋的嚴格描繪來看,這幅肖像畫是一幅十足的學院派風格的古典油畫。 當這幅畫展出時,引起公眾的強烈反應,提高了畫家在畫壇的地位。《破壺》的模特兒原是畫家追慕中的少女,不久,畫家正式娶了這位使他一舉成名的姑娘。 





向日葵 1888年 文森特·梵谷 荷蘭 91×72厘米 布 油彩 倫敦泰特畫廊藏




《向日葵》是凡·高在法國南方時畫的。南方陽光的燦爛令畫家狂喜,他用黃色畫了一系列靜物,來表達內心的感受,《向日葵》便是這時的代表作。畫家以短暫的筆觸把向日葵的黃色畫得極其刺眼,每朵花如燃燒的火焰一般,細碎的花瓣和葵葉象火苗一樣布滿畫面,整幅畫尤如燃遍畫布的火焰,顯出畫家狂熱般的生命激情。

 




暴風雨 考特 法國 1880年 油彩 木板 234.3×156.8厘米 紐約大都會博物館




《暴風雨》的主要欣賞點是:光線和色彩的對比和互相襯托的美感力量,這是19世紀美術美學的一個重要特徵。在作品畫面里,背景是暗的,前景是亮的;男角色彩是暗的,女角色彩是亮的。男體力量的粗曠線條,女體力量的柔細線條,在光線和色彩中得到了鮮明的對比和彼此襯托。在考特之前,也有不少取材於《達夫尼斯和克洛伊》的美術作品,大都是歌頌愛情性愛的。而考特的作品《暴風雨》抓住了達夫尼斯和克洛伊在暴風雨中逃跑的一瞬間,表達了男女不同的性感力量之美、歌頌了純潔的愛情和自由的嚮往,無論是藝術境界還是藝術手段方面,與前人作品相比,都是更上一層樓。




 春光 考特 法國 1873年 油畫 羅斯先生收藏




在畫面上,一位美麗的少女把胳膊掛在情人的脖子上,投出微笑迷人的明媚眼光,半裸地依隈著情人。她是在撒嬌、還是在傾聽甜美的情話?一位俊俏的小夥子,她的情人,雄健有力的雙臂緊緊拉著鞦韆的繩索,好像是在支撐守衛著他們的愛情。小夥子略向姑娘歪著頭,是在享受她的撒嬌、還是在告訴她什麼秘密?……春天的陽光從樹叢里照過來、像舞台聚焦燈光一樣照亮了美麗少女,溫暖的春風輕輕地掠起了她的紗衣,飽經風霜的千年老樹好象是他們的愛情見證人,每一片樹葉和每一棵花草都在為他們輕輕吟唱,……看到這個盎然春機和純美愛情的畫面,就是冷酷無比的魔鬼也會酥心醉倒。

 





吻 克里姆特 奧地利 1908年 布面油畫 180×180cm  奧地利維也納奧地利美術館




這是一幅表現愛的抽象主題寓意的傑作。在開滿鮮花的草地上,男人輕柔地抱起女人的頭,富有激情地親吻著女主人公的臉頰。男人身上的裝飾都是方正色塊,由黑白黃三色方塊構成,象徵了男人稜角分明,堅強的特質。女人身上是感性的圓形圖案與流動的線條,代表了女性的柔媚和溫柔圓潤。女人一條手臂摟著男人的脖頸,一隻手緊抓著男人的手,閉著眼睛盡情享受著幸福的感覺。她的表情是迷醉的、滿足的,甚至似乎還有些害怕這幸福時刻的結束。在畫面形式營造上調動了各種藝術手段,諸如線條和色塊的組合,色彩中摻入金粉,使畫面呈現出美妙溫馨的夢幻場景。





紅磨坊的舞會 1876年 雷諾阿 法國 131cm×175cm 布 油彩 巴黎奧賽博物館

 



這幅作品描繪出眾多的人物,給人擁擠的感覺,人頭攢動,色斑跳躍,熱鬧非凡,給人以愉快歡樂的強烈印象。畫面用藍紫為主色調,使人物由近及遠,產生一種多層次的節奏感。畫家把主要精力放在對近景一組人物的描繪上,生動地表現出人物臉上的光色效果及光影造成的迷離感,渲染了舞會的氣氛。就總體看,他保留著印象派對外光與色斑的留戀,使畫面的總體色調、氣氛有一種顫動、閃爍的強烈效果。這幅畫在1990年拍賣出7810萬美元高價。





松樹林之晨 希施金 俄國 1889年 油畫 28.3cm×40.1cm 莫斯科特列恰科夫美術館藏




晨光為松樹林塗上一層金輝,松林里蕩漾著清新的生氣。松樹林蘇醒了,幾隻黑熊在嬉鬧玩耍,為寧靜的松樹林增添了生息。高大的松樹林,分出近景、中景、遠景,層次的豐富加強了空間感,展示出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俄國風景畫大師希施金從生活出發,以寫生為基礎,為作品灌注了現實情感。據說畫中可愛、親和的大小黑熊是薩維茨基所畫。


 



灰與黑的協奏曲 畫家母親肖像 惠斯勒 美國 1871 年 布面油畫 144 × 163cm 巴黎奧賽博物館





該畫雖然著重探索的是色彩的絕妙變化,形式的裝飾性,以及由此形成的意境美,但畫家在探索藝術形式的同時,並未放棄對現實生活的真實表現,畫面上人物性格的刻畫堪稱入木三分。作者以滿腔熱忱與崇敬之情塑造了一個嚴肅虔敬、質樸無華的典型的美國母親的形象,具有感人至深的魅力。該畫稱得上是19世紀最偉大的肖像畫之一。 





土耳其浴室 安格爾 油畫 1862年 直徑108厘米 現藏盧浮宮




《土耳其浴室》在描寫女性人體技巧方面達到了頂峰。畫面上,一群在土耳其宮廷浴室里的少女,正悠閑自在地享受沐浴給她們帶來的歡樂。 安格爾用熟練的筆觸,優美的線條,柔和、富有變化的色彩。她們在浴室中的不同動勢和情態,組成一幅統一和諧的生活畫面,這充分顯示了畫家的匠心獨運。他有意在浴女中安插了一個黑人侍女,更加強了畫面色彩的對比效果。《土耳其浴室》不僅給人們展示了女人的曲線和青春的活力,它還使人們感受到一種詩意、一種旋律,讓人享受到安格爾繪畫藝術的甜美。通過《土耳其浴室》的創作過程,人們還可以了解安格爾對藝術盡善盡美的追求。畫面最初的構思是方形的,後來變成圓形。此外,畫中人物的變化也很大,如靠近黑人侍女的 4個坐姿人體,以及正在入水的浴女都是後來加上的。由此可見安格爾創作態度的嚴肅認真。 





意外歸來 1882年 列賓 俄國 160.5×167.5cm 油畫 莫斯科特列恰科夫美術博物館藏




這幅畫表現一位被流放多年的革命者突然回家的瞬間在他家庭所引起的驚愕反應。這是一個中產階級知識分子家庭,從室內的擺設和牆上掛的俄國進步詩人舍甫琴科的肖像上,可見畫中革命者是信奉民主主義的,他經過多年流放回到家裡,以審慎警惕的目光看著家人。這是一位受過折磨但從未屈服的革命家,他從遙遠的西伯利亞回來,身著囚衣,已精疲力盡了。畫中描繪最生動的是兩個孩子,男孩的表情由驚奇轉而識別出這位毛鬍子就是自己的父親,他那微張的嘴剛要叫出「爸爸」,而小女孩則顯出對陌生人懼怕的神情,這個細節表明這位革命者被捕時,在男孩的幼小記憶中還有印象,而小女孩可能還躺在搖籃中,孩子的兩種神態生動地表現出兩種符合年齡的表情。母親的神態與兒子對視,瞬間的沉默之後將爆發骨肉相聚的喜悅。畫家曾多次修改構圖,最終定下的這個畫面選擇傭人打開房門,流放的革命者剛跨入室內的一剎那場景,由此而展現的一切如一幕戲劇,畫中人物和場景的布局產生均衡和呼應的效果,構成一幅嚴謹有序的自然場面,富有動感。瞬間的沉默和寧靜,可見畫家對革命者深厚的同情,對社會和人物深刻的理解,畫中每一個人物,既具典型性又有鮮明個性。

 





纏毛線   1878年 洛德·萊頓 英國 100.3cm×161.3cm 布 油彩 悉尼 新南威爾士美術館藏 




畫家沿用古典繪畫法則,以學院派繪畫的嚴謹,描繪了纏毛線的母女。年輕的母親坐在凳子上,姿態優美地繞著毛線,衣裙的表現呈現古典風格;小女孩全神專註地配合著母親,扭動著身體,一幅稚氣。畫家注重形體和線條的藝術處理,使畫面單純中見豐富。






里姆斯基科薩科夫夫人 溫特哈爾特 1864年 油畫 117 x 90 cm 法國巴黎奧塞美術館




在西方歷代畫家們的筆下,表現貴婦人與美少女似乎是亘古不變的主題,這幅作品把貴婦人的高貴純潔,典雅氣質融為一體。溫特哈爾特在肖像畫藝術上有著獨特的表現魅力,他以鬆弛而流暢的筆法繪製了這幅氣質優雅的肖像畫。畫中19世紀晚期俄國音樂家裡姆斯基·柯薩科夫Nikolai Rimsky-Korsakov(1844.3.18 - 1908.6.21.)的夫人Nadezhda Nikolaevna Rimskaya-Korsakova (1848年10月19日 - 1919年5月24日,俄國鋼琴演奏家和作曲家),身著華麗藍白條紋長裙,鬆散而秀美的長髮披在胸前,風姿瀟洒地坐在椅子上,顯露出這位夫人高貴的氣質和浪漫的性格。

 





森林之神與仙女們 1876年 布格羅 法國 260cm×180cm 布 油彩 威廉斯敦 斯特林和弗朗辛·克拉克藝術學院藏




這是一幅充滿形式美感的作品。畫家描繪了美麗的仙女們與森林之神在跳舞、嬉戲,塑造了充滿詩意的神話人物形象及相互關係被刻劃得維妙維肖。在森林幽暗的背景前,女裸體被畫家以唯美的形式給予完美展示,特別是近景處的那位裸體女郎,背部豐腴柔美,線條流暢,勻稱和諧,堪稱無可挑剔,爐火純青。這是一幅瀰漫著音樂與詩情的作品,是"回到自然"的浪漫主義傑作。





德·蓬帕杜爾夫人 1756年 弗朗索瓦·布歇 法國 201cm×157cm 布面油畫 慕尼黑 老繪畫館藏 




德.蓬帕杜爾夫人原名讓娜.安托瓦內特.普瓦松,出生於巴黎的一個金融投機商家庭,她是路易王朝第一美人,而且是才女,後成為路易十五的情婦,接著成為國王的私人秘書。路易十五封她為蓬帕杜爾侯爵夫人。布歇進入路易十五宮廷之後,被指定為蓬帕杜爾夫人的繪畫教師,這是布歇為蓬帕杜爾夫人所作的肖像畫中堪稱最佳的一幅。布歇在畫中充分表現了這位顯赫一時的夫人形象,珠光寶氣,雍容華貴,高傲而又目空一切,又集聰明美麗於一身,活靈活現於畫布上,給人以強烈的印象。





女占卜師 卡拉瓦喬 油畫 1590年 99×131厘米 藏巴黎盧浮宮

 



這是卡拉瓦喬早期風俗畫的代表作品,畫中描繪的是流浪的吉普賽女占卜,在為一個貴族子弟看手相。這是一個街頭常見的風俗場面,人物形象目光相對,那個頭戴羽帽的貴族青年以輕蔑挑逗的目光看著女占卜者,而她雖地位低下,卻顯得莊重自尊,回敬的目光中既真誠又含智慧,對比之下,貴族青年卻顯出華而不實的膚淺。這是一幅具有肖像性的半身構圖風俗畫,這種布局形式使人物形象更加簡潔突出,由於免去了一切不必要的細節描繪,使人物個性更加鮮明,目光和手勢更加引人注目。社會底層的流浪人第一次作為主人走進繪畫,這在義大利以往的繪畫中還不曾見過。

 





舞蹈 馬蒂斯 法國 1910年 油畫 269cm×391cm 聖彼得堡艾爾米塔什博物館藏




「舞蹈」是馬蒂斯最為著名的代表作品之一,畫面上,五個裸體的女子手拉著手興奮地圍成一圈,既保持著永久的動態,又給人以平和的靜感。在這一作品中,純凈飽滿的色彩和色彩間強烈的對比代替了一切闡釋和言說,色塊自己構成了畫面上的舞蹈,他們的交界顯得堅硬而緊張,節奏在某種意義上被切割、不連貫中卻依然顯得流暢,通過這種方式,馬蒂斯把舞蹈、音樂等多種藝術元素融合起來。其畫面構圖簡單,色彩也不花哨。在直接的意義上,他以最簡單的方式表達了最豐富的內涵,給我們呈現出狂野的活力。





女騎士 布留洛夫 俄國 1832年 291.5x206cm 布 油彩 莫斯科特列恰科夫美術館 




女騎士是肖像畫最佳典範之一。有力的構圖在建築和風景的背景中展開,畫中人通過並不複雜的風俗主題——彷彿某種節日慶典——聯繫起來。畫中人物是喬瓦尼娜與阿瑪齊莉婭·帕齊妮姐妹,布留洛夫的好友尤·巴·薩莫依洛娃的養女。在《女騎士》中敘事沒有動作顯得重要。姐姐生硬地坐在烈馬上,但是自己卻完全保持鎮靜。蠻力屈服於脆弱的美——這是浪漫主義最愛的主題之一。女孩的臉蛋理想般地美麗。義大利式的外表在布留洛夫的時代被認為是完美的,畫家因此也十分樂意地表現它。顏色精緻的閃變與布匹的閃耀——每一個細節彷彿都莊嚴宣布這幅「全世界最好作品」的華麗光輝。

 





亞當與夏娃 1507年 丟勒 德國 209cm×81cm(左) 209cm×83cm(右) 板 油彩 馬德里 普拉多博物館藏




這幅作品在表現風格上,明顯受義大利畫風影響。每個人體都沾滿畫面空間,成為可以獨立的人體作品。夏娃動作優美,富於舞蹈性,左手去摘樹上被禁的"罪惡之果",右手扶在樹枝上,雙腳一前一後,婀娜多姿,顯示了女性的嫵媚與青春活力;亞當帶有明顯的古希臘風格傾向,更內在,也更平靜,左手捏著帶葉的蘋果,右手擺向後面。亞當和夏娃互為呼應,夏娃臉部呈現出的微笑,反襯出亞當的內心惶惑。





我們從哪裡來?我們是誰?我們往哪裡去?1897年 保羅·高更 法國 139×375cm 布 油彩波士頓美術館藏




這是一幅充滿哲理性的大型油畫,據畫家自己說,這是他以最大熱情完成的作品。因為此前,高更迫於貧困交加,絕望到了自殺的地步,被救之後,產生出強烈的創作慾望。他把在夢中的幻想與在塔希提生活的感受綜合為這樣的構圖,並以《我們從哪裡來?我們是誰?我們到哪裡去?》為題,構思成這件巨作。這幅畫三段式構圖中,從右向左,安排了三個主角,嬰兒、采果的年輕人以及老婦人,輪流向我們訴說出生、過活和死亡的秘密。這是人類一生必然經歷的過程,也是高更對自己內心省思的總結和他一生並未虛度的證明。畫面色彩單純而富神秘氣息,平面手法使之富有東方的裝飾性與浪漫色彩。在斑駁絢麗、如夢如幻的畫面中,暗寓著畫家哲理性的對生命意義的追問。





許拉斯和水澤仙女 沃特豪斯 英國 1896年 布面油彩 現藏英國曼徹斯特美術館




清清的月光照在他的臉上,照見了那絕秀俊美的面龐;水澤的寧芙(水仙女)立刻愛上了這年輕的異鄉人,於是從水中露出了她們美麗的胴體。拉住他提水壺的手臂--那是他未曾聽過的嬌媚的聲音,沒有見過的令人迷惑的眼神,還有那晶瑩如玉的珍珠。於是年輕的英雄被迷惑了,背棄了他的主人,寧芙們把他拉到了永遠冷靜清幽的世界。充滿柔媚情懷的筆觸,美麗而又凄婉、甚至是冰冷的結局;誰也無法抗拒.它訴說的是一個充滿哀傷夢幻和誘惑魅力的故事。 





畫室 庫爾貝 油畫 1855年 361×598厘米 巴黎奧爾賽博物館




關於此畫的內容﹐畫家本人在致友人的一封信中作了解釋:「我在中間作畫。右邊是我的同道﹐我的朋友﹑工人們﹑熱愛世界和熱愛藝術的人們。左邊是另一個世界﹐日常生活的世界﹐人民﹑憂愁﹑貧困﹑財富﹐以及那些損害他們的人﹐還有生活在死亡邊緣的人們。」畫家的立意在於展示自己從1848年以來的藝術創作生涯,並寄寓一種意味深遠的社會哲理。在這幅畫中描繪了三十多人,每個人物都有自己的寓意:畫面中間是畫家自己正在畫一幅風景,畫前小孩代表「無邪的眼睛」;裸體女模特兒代表畫家心目中的繆斯,或真理;畫幅背後一個十字架上釘著聖徒聖賽巴先,代表僵死的學院派藝術。總之畫中出現的人和物都有一定的寓意,看來十分費解,但它體現了畫家的民主思想和現實主義的藝術方向。這幅畫構圖完整、畫面氣氛和諧,以及色彩的統一是無與倫比的,畫面中心的裸體更是美妙絕倫,丟在地上的粉紅色衣服就是一幅極好的靜物畫。這幅巨畫顯示了畫家很強的把握複雜構圖的能力以及畫家寫實的造型和色彩技巧,畫的物象具有充分的質感和量感,這一切都表明庫爾貝是偉大的現實主義大師。1855年,巴黎舉辦世界名畫展覽,評審委員會拒絕接受庫爾貝的這幅《畫室》,原因是太具有社會主義性質。於是畫家決定就在世界名畫展附近租一間房子單獨展出這件作品,並題名為「現實主義展覽館」,同時發表「現實主義宣言」,現實主義藝術流派因此而得名。


 



自由引導人民 德拉克羅瓦 法國 1830年 油畫 260×325厘米 盧佛爾博物館




反映1830年革命的《自由領導人民》是法國畫家德拉克羅瓦最具有浪漫主義色彩的作品之一。畫家以奔放的熱情歌頌了這次工人、小資產階級和知識分子參加的革命運動。高舉三色旗的象徵自由神的婦女形象在這裡突出地體現了浪漫主義特徵。她健康、有力、堅決、美麗而樸素,正領導著工人、知識分子的革命隊伍奮勇前進。強烈的光影所形成的戲劇性效果,與豐富而熾烈的色彩和充滿著動力的構圖形成了一種強烈、緊張、激昂的氣氛,使得這幅畫具有生動活躍的激動人心的力量。

 





拾穗 米勒 法國 1857年 油畫 83.5×111厘米 巴黎 盧浮宮藏





《拾穗》是米勒最重要的代表作,這是一幅十分真實的,親切美麗,而又給人以豐富聯想的農村勞動生活的圖畫,描寫了農村中最普通的情景:秋天,金黃色的田野看上去一望無際,麥收後的土地上,有三個農婦正彎著身子十分細心地拾取遺落的麥穗,以補充家中的食物。她們身後那堆得像小山似的麥垛,和她們無關,表達了米勒對農民艱難生活的深刻同情。

 





真理  1870年 朱爾斯·勒菲弗爾 法國 265cm*112cm 布 油彩 巴黎奧賽博物館藏 




這是具有象徵意義的構思。真理被一個美麗純真的裸體少女,一手高舉著「光明」,一手緊握一根繩索,形象他說明了真理既複雜又單純。畫家以浪漫主義繪畫的手法,描繪了身材修長的窈窕少女,少女純凈的眼睛凝視前方,體態勻稱,曲線流暢,富於青春活力。無疑,美麗的裸體少女是真理的象徵,也是藝術理想的象徵。

 





乾草車   康斯太勃爾 法國 1821年 布面油畫 130×185cm 倫敦國立畫廊




乾草車,是法國畫家康斯太勃爾田園風光的代表作,描繪了一輛運乾草的馬車,正涉過一條潺潺的淺溪。色彩透明的雲朵像天鵝絨似的在天際飄浮滾動,翠綠的草地上,古樹葉沾滿露珠,閃爍著白色的反光。溪邊的農舍,洗衣的農婦,狂吠的小狗,整個畫面清新自然和諧,有一種令人震撼的美! 





創造亞當   米開郎基羅 壁畫 1510年 280×570厘米 藏義大利西斯廷教堂




這是米開郎基羅1510年為梵蒂岡西斯廷教堂屋頂所作的壁畫中的重要部分。畫中的亞當是一個健壯的裸體男青年,卻缺乏應有的活力。至高無上的耶和華在天使們的伴隨下,正向他飛來,他的目光注視著亞當——他的第一個創造物。他的手指即將觸到亞當的手指,灌注神明的靈魂。人類生命即將誕生。





梅杜薩之筏   席里柯 法國 1819年 布面油畫 491×716cm 巴黎盧浮宮




作品描繪的是1816年法國皇家海軍「梅杜薩號」,由於船長無能而觸礁沉沒,筏上殘生者在望見遠處船影時嘶聲呼救的情景。 畫家以金字塔形的構圖,刻畫了遇難者的饑渴煎熬、痛苦呻吟等各種情狀,畫面充滿了令人窒息的悲劇氣氛,開創了浪漫主義先河。


 



芙林達    Florinda 溫特哈爾特 德國 1852年 179.1cm×244.5cm 布上油彩 伊麗莎白二世收藏




這是一幅抒情而優美的浪漫主義繪畫作品。畫家描繪了十幾個美麗少女,圍坐溪邊,似乎欲下水洗浴。畫家把不同性格、氣質的少女組織在一起,體現那種生命之美。在無序中實現有序,繁紛中實現統一,是這幅作品的成功之處。

 





帶珍珠耳環的少女      維米爾 1665年 油畫 44.5×39厘米 現藏於海牙莫瑞泰斯皇家美術館




這幅畫是荷蘭偉大畫家維米爾1665年作。畫作以少女戴著的珍珠耳環作為視角的焦點,以黑暗為背景,襯托少女側身回眸的情貌。此畫面世三百多年來,世人都為之驚嘆不已:那柔和的衣服線條、耳環明暗變化,尤其是女子側身回首、欲言又止、似笑還嗔的回眸,唯《蒙娜麗莎》的微笑可與之媲美。





奧莫爾菲小姐 布歇 法國 油畫 1752年 59×73厘米

 



這幅畫又稱《躺在沙發上的奧達麗斯克》,是畫家布歇在18世紀下半葉洛可可形式最高峰時期的作品。裸露的年輕女性有著粉紅色澤的肉體,以一種具有挑逗性的姿勢俯趴在絲絨沙發上,這幅作品被視為情色藝術的典範,而畫中女主角本人在作為布榭的模特兒兩年之後(1751-1752),因畫作送給當時的法王路易十五而於1753年成為路易十五的情婦。

 





舟發西苔島   華多 法國 1717年 129×194厘米 巴黎盧浮宮藏




舟發西苔島,法國畫家華多最負盛名的代表作,1717年創作。西苔島,是希臘神話中維納斯居住之地。畫中描寫三姐妹各自帶著自己的戀人準備乘船向西苔島,尋求愛情樂園的情景。人物組合的各個細節很有生活情趣,以寫實的前景與抽象的虛無飄渺的遠景,構成一幅世外桃園式的、歡樂與愛情共存的幻境。





烏爾比諾的維納斯   1538年 提香 義大利 油畫 119×165厘米 藏烏菲齊美術館 




如果說喬爾喬內的《入睡的維納斯》描繪的是亦神亦人的藝術形象的話,那麼在28年後,提香60歲時畫的《烏爾比諾的維納斯》,則完全是世俗環境中的女子。這幅和《入睡的維納斯》可謂姊妹之作。提香對畫中人的動態、神情以及環境的改變,體現了時代的變化。喬爾喬內筆下的維納斯在沉睡,而提香的女神則已醒來,深情地看著這個現實世界,右手從後腦挪開,打破了禁錮身體的橢圓形密封的包圍線,呈開放狀,已從大自然來到現實的豪華卧室。整個畫面給人的第一感覺是一位貴夫人出浴後躺在華貴的卧榻上,期待著情人的到來。人物的動態、神情和環境已無一點神性,完全是世俗女子的寫照,更具感官的魅力。有人說畫中裸女是一位叫埃列奧諾拉.烏爾比諾夫人的肖像,畫家是受烏爾比諾公爵委託創作的,提香所描繪的裸女較喬爾喬內更加具有人性,是充滿生命的血肉之軀,體態更加豐腴完美,容貌端莊大方,既富青春魅力,又健康成熟,體現了文藝復興開放人性的本質精神,用具體真實的藝術形象反對封建的禁欲主義。





浴中的蘇珊娜 讓·雅克·埃內 法國  油彩 巴黎 奧賽博物館藏 




浴中的蘇珊娜,法國畫家埃內19世紀末創作。 蘇姍娜是希爾金的女兒,巴比倫巨富約基姆的妻子。她為人善良賢淑,對丈夫忠貞。有一次,她在自家花園的水池裡沐浴,被一心懷不軌的男子看見,那男子企圖玷污她而未得逞,懷恨在心,惡人先告狀,使蘇珊娜蒙受勾誘男人之罪而遭判死刑之罪,後來得到先知幫助而伸冤,得以還清白之身,蘇珊娜終成希伯萊傳說中的貞潔女子。畫中她低頭彎腰曲膝,構成一個優美的"S"形,強烈的明暗對比,更突出了她窈窕秀美的體態與風韻。畫家在這裡以讚美的筆調,描繪了一位體態完美的裸體女子形象。





鞦韆  弗拉戈納爾 法國 1766~1768年 油畫 倫敦華萊士陳列館




畫面上,在濃密樹陰的花園裡,一個年輕女子穿著嫩粉衣裙像玫瑰一樣在鞦韆上盛開。女子身後較暗處,牽著鞦韆的年老男子是她的丈夫。女子正面明亮處,偷窺裙下春光的年輕男子正與鞦韆上的少婦眉目傳情。背後的老頭卻一無所知,只有小愛神看出來了伸出食指提醒。





普賽克第一次接受愛神之吻 熱拉爾 法國 1798年 布油彩  巴黎盧浮官藏





普賽克是人間公主,美貌絕倫,引起美神維納斯嫉妒,派兒子丘比特去傷害她,丘比特奉母命去見普賽克,一見鍾情,深深愛上了她,畫中所描繪的是初見的第一次吻。這是一個富有浪漫主義情趣的題材,為許多畫家畫過。而熱拉爾則著重於表現兩個純潔的男女完美的人體,並沒有刻畫出富有個性的相貌與精神氣質,重藝術形式,造型規範而類型化;在藝術表現手法上,極端嚴謹的素描、裝飾性的色彩、流暢的線條和均衡和諧的構圖等是畫家著意要表現的一切。





西斯廷聖母  拉斐爾 1513-1514年 現藏德累斯頓博物館




畫面上,帷幔向兩邊緩緩拉開,聖母馬麗亞懷抱嬰兒基督從雲中冉冉降落。她的腳邊,跪著年老的教皇西斯廷二世和年輕美麗的聖徒瓦爾瓦拉,前者穿著沉重的法衣,用手指著聖母應該去的大地,後者目光下垂,虔敬里略帶羞怯,似在為母子倆祈禱。聖母面容秀麗而沉靜,眉宇之間似有隱憂,為了拯救全人類,她將不得不犧牲自己的愛子。小基督依偎在母親懷裡,他睜著大眼睛望著我們,目光里有一種不尋常的嚴肅感,似乎他已明白這裡所發生的一切。





希望 夏凡納 法國 1872年 布油彩 巴爾的摩沃爾特斯美術館藏




畫中描繪了一位坐在荒野廢墟上的美麗純潔的少女,她身著潔白的衣裙,手持著橄欖枝,意味著將給荒涼帶來綠色,給廢墟帶來重建的希望。這裡蘊含著歷史與現代文明的啟示。他以優美的造型,表現了一種深刻的寓意,讓人從中領悟到某種啟迪。





《達娜厄》 1531-1532年 柯雷喬 義大利 油彩 羅馬 博爾蓋塞美術館藏




達娜厄是希臘神話中國王的女兒,國王聽信一位預言家的告誡,將達娜厄囚禁在銅塔之中。一天,天神宙斯經過,愛上了她,後來生下了兒子珀爾修斯。畫中的達娜厄裸體靠於床上,接受突如其來的宙斯之愛。造型生動,刻劃細緻,個性鮮明,氣氛壓抑卻不乏抒情的詩意。





大碗島上的星期日 修拉 法國 1886年 畫布油彩 美國芝加哥藝術學院博物館




修拉為了製作《大碗島上的星期日》這一幅巨作,修拉整整花費了兩年的時間。這幅畫描寫的是巴黎附近奧尼埃的大碗島上一個晴朗的日子,遊人們在陽光下聚集在河濱的樹林間休息。有的散步,有的斜卧在草地上,有的在河邊垂釣。前景上一大塊暗綠色調錶示陰影,中間夾著一塊黃色調子的亮部,顯現出午後的強烈的陽光,草地為黃綠色。陽光透過了樹林,而投射在草地上的陰影,被色彩強調得界限分明。赤色、白色的衣服、陽傘和草地都現出一種好像散發蒸氣一般的黃色。色點彼此交錯呼應,給人以一種裝飾地毯的效果。畫上的人物也畫得很可笑,一個個看不清面孔和五官,連輪廓本身也都被小圓點弄得模糊不清了,似乎所有事物都是影影綽綽的。此畫的整個創作過程約分四個步驟:以素描布置明暗對比;以色彩寫生;以寫生為基礎組織背景;以色點完成正稿。在正稿之前,共作素描20餘幅,寫生稿更不計其數。





足球運動員 亨利·盧梭 法國 1908年 油畫 現藏紐約古根海姆博物館




這幅畫非常有立體感!畫家把幾個形象可笑的運動員,畫成囚犯般的樣子,不僅比例失調,而且環境也神秘:在兩旁密集排列的樹木中間奔走著,盡頭是球場的欄杆。顯然,這一切不是真實的生活,而是不可解釋的夢幻。法國自學成才的畫家盧梭在此探索了稚拙與神秘的雙重思維。





金色的秋天   列維坦 俄國 1895年 油畫  莫斯科特列恰科夫美術博物館




列維坦在19世紀90年代中期畫了一些抒情性作品,傑出的有這幅《金色的秋天》。畫家運用瀟洒穩健的筆觸和色塊,高度概括地描繪了俄羅斯金黃色秋天的自然景象。這幅畫是一首秋天的頌歌。湛藍的天空,彷彿活生生的會呼吸似地,天空飄浮著灰白色的雲,陽光穿過雲朵照耀在同樣藍得發亮的小溪上,田野正在由綠變黃,樹葉已全部變成金黃色。





生命的舞蹈    蒙克 1900年,布面油畫,奧斯陸國家畫廊藏




這幅畫是根據畫家在巴黎的一個舞場觀察所得的感受創作而成。畫家以舞蹈的瞬息來描繪生活本身的哲理。畫中人物和環境都有著深刻的象徵意義:畫面左邊的身著白色衣裙的姑娘和草地上生長的一枝小花,象徵青春、純潔和美麗;中間一對擁抱起舞的男女象徵燃燒著的愛情;右邊一位孤獨的中年婦女,陷入悲哀與失落、絕望與憂傷;背景上還有不同的舞者都被慾望所驅使,陷入瘋狂和激動。





記憶的永恆  達利,1931年,布上油畫,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藏




《記憶的永恆》典型地體現了達利早期的超現實主義畫風。畫面展現的是一片空曠的海灘,海灘上躺著一隻似馬非馬的怪物,它的前部又像是一個只有眼睫毛、鼻子和舌頭荒誕地組合在一起的人頭殘部;怪物的一旁有一個平台,平台上長著一棵枯死的樹;而最令人驚奇的是出現在這幅畫中的好幾隻鐘錶都變成了柔軟的有延展性的東西,它們顯得軟塌塌的,或掛在樹枝上,或搭在平台上,或披在怪物的背上,好像這些用金屬、玻璃等堅硬物質製成的鐘錶在太久的時間中已經疲憊不堪了,於是都松垮下來。達利承認自己在這幅畫中表現了一種由弗洛伊德所揭示的個人夢境與幻覺。達利運用他那熟練的技巧精心刻畫那些離奇的形象和細節,創造了一種引起幻覺的真實感,令觀眾看到一個在現實生活中根本看不到的離奇而有趣的景象,體驗一下精神病人式的對現實世界秩序的解脫,這也許是超現實主義繪畫的真正的魅力所在。





1948年5號作品 波洛克 1948年 滴畫   私人收藏




1946年,波洛克開始用「滴灑法」(drip)創作,有點類似中國畫中的潑墨,就是將油畫顏色調稀或者直接用油漆,用筆或勺滴灑在畫布上。波洛克的滴灑法繪畫隨意之間隱藏著戲劇性的偶然效果,激情四射而且充滿了色彩的自由、張力和狂野,加上他不拘一格,繪畫過程中「泥沙俱下」,沙礫、碎玻璃、雜物都敢入畫,他作品技法的獨創和視覺效果的另類給當年美國藝術帶來極大的震動,被視為是擺脫歐洲影響的美國抽象藝術時代的開始,是美國自由精神的象徵。《1948年第5號》是傑克遜·波洛克「滴畫」中的精品,畫布被釘在纖維板上,畫布上的顏色有黃色、白色、栗色以及黑色,畫面在看似隨意的潑灑中,狂野而富有張力的色綵線條有著自身的邏輯,隱藏著戲劇性的偶然效果,畫家也在移動中即興而刻意地編排著視覺音樂的節律。這幅作品於2006年11月3日拍賣出 當時全球繪畫作品最高價,達1億4千萬美元,收購名畫者是一位墨西哥金融家。





黃·紅·藍 康定斯基 1925年 油畫  藏於法國巴黎國立現代藝術館




《黃·紅·藍》被認為是康定斯基藝術理論的最好詮釋。它試圖把抒情和幾何抽象有機地結合起來。結合的辦法就是在幾何結構與造型中配上明亮的光與柔和的色彩,使抽象繪畫富於激情和想像。抽象藝術本來就是捉摸不定的意念圖案,所以,面對《黃·紅·藍》時,最好的辦法就是放棄無謂的猜測、揣摩與思考,在色彩、線條的舞動中,盡情體會藝術的純粹與美麗。也許有人並不習慣這種沒來由的表現,然而美麗卻是不可置疑的,震撼更是不可抗拒的力量,因為它的美擁有與心靈節拍相吻合的節奏,或混亂,或激蕩,或野蠻,或明快……不用在畫面中費盡心力尋找什麼,僅僅在視覺的純粹享受中,你就已經感受到了。





拍賣奴隸 創作者:讓-萊昂·熱羅姆 法國  布 油彩 存藏處:聖彼得堡 艾爾米塔什博物館藏

 



這是一個西方藝術家眼中的東方場景。近東地區司空見慣的奴隸拍賣,引起了畫家的注意。被剝去衣衫的女奴,裸體站在台上被拍賣,台下是爭相競價的商人,他們伸出手指--暗喻買奴隸的價格,女奴們茫然地望著這一切,聽憑命運擺布……。可以看出,熱羅姆是懷著同情與憐憫之心創作這件作品的,表明了他的良知與對奴隸制的不滿。





埃斯特雷姐妹,創作於16世紀,但作者已不得而知,現存巴黎盧浮宮



《埃絲特蕾姐妹》是法國楓丹白露畫派的重要代表作品,描繪的是法國國王亨利四世的寵姬卡芭利埃爾、埃絲特蕾傑兩姐妹妹沐浴時相互戲玩的情景。兩姐妹正在大床的帷幕之中梳妝打扮,房間深處一位衣著華麗的婦女正在大壁爐前縫紉。人物手捏乳房的動作暗示著貴妃期望懷孕得子。埃絲特蕾後於1599年難產身亡。畫面沒有使用太多色彩,背景以暗粉色帷幕為基調,突顯人體的亮膚色。畫家對細部描繪的熱衷,以及遠近人物大小懸殊的誇張手法,都極好地體現了寫實傳統。同時,畫家又巧妙地運用當時在解剖和透視上的成就,人物的手畫得尤其精彩,富有變化並極具神情。人體雖無劇烈動作,卻塑造得結實充分,細緻動人,堪稱傑作。 比利時皇家博物館將此畫正式收藏,成為世界藝術寶庫中的無價之寶 。





畫家與女兒像 1789年 伊麗莎白·路易絲·維瑞 法國 布上油畫 巴黎盧浮宮藏





《畫家和她的女兒》是作者最出色的代表作,也是她的自我寫照。女畫家裝束樸素典雅,端莊秀麗,目光溫柔而深情。她俯身坐著, 十分瀟洒優雅,雙臂圍抱著女兒的臉。女兒天真可愛,把臉緊貼母親,摟著媽媽的脖子,顯得無限嫵媚。作品將母女之愛、親子之情畫得十分動人,也表現了畫家自己的溫婉多情。構圖採用了穩定勻稱的三角形,色彩雅緻和諧,線條優美洗鍊,背景不加任何陪襯,更突出了主題。





命運女神與乞丐 馬爾科夫 俄國 1836年  布 油彩 聖彼得堡 俄羅斯博物館藏




畫面充滿了古典主義的魅力,裸體的命運女神婀娜多姿,向衰老的乞丐傾撒著金錢,老乞丐正在用袋子接著。遠處是文藝復興式的背景,較強的透視增加了空間感。這幅作於19世紀上半葉的作品,體現了畫家對貧苦人民命運的同情與關注,反映了畫家的藝術觀與人生理想。





白人女奴 勒柯姆·杜·努伊 1888年 現藏法國南托美術館




"白奴"的作者雖然在美術史上名不見經傳,但他的這件作品卻反映了一種藝術趨勢。即儘力描繪令視覺愉快的、富有刺激性色彩表現力的生活畫面,讓人從畫中去聯想神秘的東方世界的美感與奧秘。"白奴"描繪的是土耳其宮中浴池內的白人女奴,她在池邊休息,邊抽煙邊喝酒,顯得放浪形骸;女奴裸體的色彩描繪,嬌艷有餘,結構不足,膚色呈粉潤之狀,解剖雖不合理,細節卻一絲不苟,環境渲染十分成功,體現了濃郁的東方特點。





月夜 1880 伊凡.尼古拉耶維奇.克拉姆斯柯依 俄國  現藏於特列恰柯夫美術館





這是一幅被人譽為「愛情詩」的油畫,它繼承了俄羅斯藝術的民族性與文學性,敘述了一個美麗的故事。畫家用銀灰色的調子,來渲染恬靜的夏夜,沒有微風,參天的菩提樹顯得神秘幽邃,夜色中的薔薇花散發出清香。這樣的時刻,一個穿白色衣裙的美麗少女,獨坐池塘邊的長椅上,她面前的池塘中漂浮著睡蓮和菖蒲。人物與環境處理得十分和諧,迷濛的月光灑滿林中,恍若仙境,令人嚮往,使人陶醉。與作者伊凡.尼古拉耶維奇.克拉姆斯柯依(1837.5-1887.3)9年前完成的《五月之夜》,可稱為姊妹篇。





出水芙蓉 波因特 1836-1919年,英國, 1900年, 布油彩 私人藏




這幅畫表現了兩個正在沐浴的青年女子,她們正在嬉鬧,展示出胴體的嬌美,也流露出天真無邪的品性。浴室內光線柔和,裝飾華麗,側光把側身斜坐女子的豐滿苗條渲染得淋漓盡致,而反光則將正在洗浴的女子豐滿的身體突出出來。畫面以寫實為主,強調了光色、冷暖的關係與對比,營造了一個溫馨的世界。





白樺林  阿爾希普.伊凡諾維奇.庫茵芝 (1842-1910) 俄國  現收藏於莫斯科特列恰柯夫美術館




庫茵芝在1880年舉辦了一次只展出一幅畫的展覽會,展出的作品是他的名作《第涅伯河上的月夜》,轟動了彼得堡城,每日參觀者擁擠不堪。一年後庫茵芝又舉辦了一次只展出獨幅作品的展覽會, 展出的作品就是下面這幅光影對比極其強烈的《白樺林》,那明亮耀眼的光線,濃烈鮮艷的色彩,比印象派畫家還要熱烈,套用句雷諾阿的話,那顏色,「響得像一個鍾一樣」。白樺樹不是什麼高貴品種,在俄羅斯大片大片到處都是,就像咱們國家北方的白楊一樣平常,然而那挺拔秀美,彷彿永無盡頭的白樺林卻是俄羅斯人的最愛,它寄託著俄羅斯人的情感和記憶,和祖國的命運緊緊相連,在人們心中也有著無可替代的魅力。





舞蹈課 德加 法國 1873--1876年 畫布油畫  巴黎奧賽博物館




《舞蹈課》是「把印象派畫家的繪畫生長在寫實主義的土壤之中」的最典型的畫作。在《舞蹈課》中,著色最多的是舞者們的黃、綠、紅、藍的帶子的,輕易地描繪出動態的造型美。一些舞蹈女演員在芭蕾舞教師佩羅的指導下練習跳舞,佩羅站在中央,手裡拄著一根長拐杖,另一些擠在盡頭的學生在一邊休息,一邊觀看。從畫中女孩們在背部向前看,在第一排,另一個坐在一架鋼琴上,扭動著身子,在背上抓癢,雖然看不清面部,但小女孩休息時調皮隨意的神態完全可以想像得出。正在跳舞的芭蕾舞女演員的魅力與等待跳舞的女演員的不雅動作形成對照。儘管她們都是側著身的,但從觀看者的角度來觀察這些舞者並不費力,這就是利用畫幅的空白的一個好例子。





肯特海灘 1827年 泰奧多爾·居丹 法國  布 油彩 巴黎 馬里內博物館藏




這是一個驚心動魄的場面,一個怵目驚心的瞬間:《肯特的海灘》描繪的是在狂風暴雨的海浪中即將傾複的帆船,人們紛紛逃離帆船,乘上救生船逃命,狂濤洶湧,人們在掙扎。在黑白兩色的對比中,表達的是生命與意志的不可戰勝。





第聶伯河上的月夜 庫因芝 俄國 1880年 麻布油畫  布 油彩 藏莫斯科特列恰科夫美術博物館




1880年,庫因芝在彼得堡舉辦了一個非常獨特的個人畫展,展覽會上只陳列一幅作品,就是這幅《第聶伯河上的月夜》。一幅油畫就能夠開一個美術展覽會,這確實是一個匪夷所思的創舉。這個史無前例的舉動一時間轟動社會,整個聖彼得堡都為之震動,人們都紛紛涌到展覽會來,排著長長的隊來爭相觀賞這幅非凡奇妙的夜景畫。人們帶著無限驚奇的眼光看著這無比熟悉卻又相當陌生的景緻,發出由衷的讚歎。在一般人的概念中,都已經熟悉了用黃色的或是銀白來畫月光,但在這幅畫中,庫因芝卻是選用了一種粉綠色來畫出月光,看上去似乎不可思議,但在整幅畫中這顏色卻無比地諧調,又無可替代,第聶伯河靜靜地躺在深暗色的河床中,閃耀著粼粼的光波,佇立在畫前的觀眾猶如聽到了隱隱的濤聲,嗅到了蒙蒙的水汽,它猶如一首抒情的詩篇,一下子就懾動了全體觀眾的心,這正是「人人心中所有,人人筆下所無」的情景。,《第聶伯河上的月夜》一畫為庫因芝贏得了非凡的榮譽。





伏爾加縴夫 1870-1873 伊里亞.葉菲莫維奇.列賓 (1844.7-1930.9) 俄國   聖彼得堡 俄羅斯博物館藏




《伏爾加縴夫》是伊里亞.葉菲莫維奇.列賓 (1844.7-1930.9)在19世紀80年代初創作的批判現實主義油畫中的傑作。這是畫家親眼目睹的情景,成為揮之不去的記憶,列賓決定把這一苦役般的勞動景象畫出來,狹長的畫幅展現了這群縴夫的隊伍,陽光酷烈,沙灘荒蕪,穿著破爛衣衫的縴夫拉著貨船,步履沉重地向前行進。縴夫共11人,分為三組,每個形象都來自於寫生,他們的年齡、性格、經歷、體力、精神氣質各不相同,畫家對此都予以充分體現,統一在主題之中。全畫以淡綠、淡紫、暗棕色描繪頭上的天空,使氣氛顯得慘淡,加強了全畫的悲劇性。





後宮露台  讓-萊昂·熱羅姆 法國  布 油彩  私人藏




畫家熱羅姆是浪漫派畫家德拉羅什的學生,卻又極善安格爾嚴謹的線條。1856年,他曾赴埃及與近東旅行,收集和紀錄了大量關於近東的風土人情,創作了一批極富東方情調的作品,轟動了整個法國畫壇。熱羅姆畫的這幅《後宮露台》,描繪了阿拉伯王宮最隱秘的後宮生活,描繪了生活於後宮的王妃、宮女等女眷的閨閣生活,有的在洗浴,有的在清談,有的在沉思……,幾乎都流露出一種惆悵與茫然的神情,華麗的露台,冰冷得象囚室,不見天日,只有露台外面才是晴朗的天空與清新的氣息。從構圖和色彩處理上,都遺留著古典主義原則的嚴謹性,注重細節的和諧對比,人物、服飾、建築尤重質感的表現,充滿異國情調。





海倫娜·弗爾曼肖像 魯本斯 1620-1625年  現存倫敦國立美術館





這幅肖像人物油畫是用漂亮和生動的色彩筆觸來描繪的,線條十分流暢。和他的主題性繪畫一樣,舉凡人體形象,都畫得骨質健壯,過於肉感,皮膚細嫩,扭捏作態。這是魯本斯筆下的婦女形象的特點,可能是他所處的上流社會環境,迎合上層貴族的審美要求,所以他筆下的人物,尤其是婦女幾乎都是貴婦人。在這裡畫家還刻畫了形象的性格特徵:她的眼神流露出一種樂觀幸福的樣子,構圖嚴謹,色彩對比強烈;服飾顯示了她的貴族身份,但不傲氣;從這幅肖像上,觀眾可以感覺到這位畫家所寄託的那種與禁欲主義完全絕緣的生活熱情。





紅衣男孩 勞倫斯 英國 1825年 油畫  私人收藏




這是畫家勞倫斯的代表作之一。作品以紅色為主色調,人物,衣飾,神情,色彩,渾然天成。

 





蘇姍娜出浴 丁托列托 1555年 布面油畫  現藏維也納藝術史博物館




在《聖經》故事中,蘇珊娜是一個年輕貌美、品性貞潔的女子。族中的兩個長老痴迷於蘇珊娜的美,常常伺機偷窺。有一天,蘇珊娜在自家花園準備沐浴時,兩個長老跳出來施暴,蘇珊娜堅拒不從。兩個長老怕蘇珊娜向丈夫揭發而敗露自己的醜行,便決意先發制人,誣告蘇珊娜不貞。糾紛一直鬧到埃及法老那裡,蘇珊娜終被判為死刑。此事被先知但以理獲悉,蘇珊娜的冤情得到伸張,兩個壞老頭也被判以烙刑。畫中的蘇珊娜是以細膩、嬌美的裸體形象展現的。熟練的油畫技法使丁托列托這件作品具有義大利古典美的風格,晦暗的棕褐色背景,加強了裸女身上的柔和色調,她那肌膚的銀灰、粉紅與天藍色使她那豐艷的凝脂般的肉體栩栩如生。她在夾道樹木的橄欖陰影里,一腳伸入平靜的小溪流里,對面樹叢的玫瑰花射出絳色與紫色光芒。畫家蓄意在為這個悠閑的美人低聲吟唱,用飽滿的筆觸與恬靜的感情讚美著這詩一樣的場面。畫家在左角樹叢下面畫出鬼鬼祟祟偷看美女的那老頭的禿頂,還在後景左邊的樹叢邊畫了一個暗覷的鬼頭鬼腦的老人站像。這兩個大煞風景的細部,沒有破壞蘇珊娜的驚人之美。

 





諸神的盛宴 喬凡尼·貝利尼 義大利 1514年  布 油彩 華盛頓國家美術館藏



統治天下的奧林匹斯山諸神在夏日的午後聚到了一起。這是一個慵懶的聚會,雖然沐浴著金光,但神祗們卻神性盡收:光明或陰暗的性格以及相互關係的曖昧都暴露無疑。貝利尼是文藝復興時期威尼斯「第一位」畫家,是喬爾喬內和提香的老師。十分有趣的是,在貝利尼描繪的諸神盛宴中同用的都是中國的青花瓷器。





瑪古拉達的瑪麗亞  佩魯基諾 油畫 1469-1500年  現藏佛羅倫薩皮蒂宮




有人認為瑪古拉大的瑪麗亞是蒙娜麗莎第二。這兩幅畫在構圖、色彩及人物處理上有些相似的地方。雖然瑪古拉達的瑪麗亞沒有神秘的微笑,但是嘴角同樣是以奇怪的角度微微上揚,這算是神秘的微笑嗎?





不相稱的婚姻 1862 普基寥夫 (1832-1890)俄國  現藏於特列恰柯夫美術館




在這幅作品中,畫家體現的是婦女命運的主題。特寫式的構圖,展示一個結婚場面:一個十六、七歲的少女正與一白髮老者舉行婚禮,神父為他們祝福,新娘低頭無奈地默認了悲慘的命運,而成為新郎的老者則一幅傲慢的神情。畫家抓住了這一病態的社會現象,用自己的藝術揭露了卑劣的社會交易和對女性的摧殘。





阿爾諾芬尼夫婦像 凡.艾克 1434年  現藏倫敦國立美術館




這幅畫的畫家真實地描繪了典型的資產者形象,不僅再現夫婦的外貌和個性特徵,而且對室內的環境什物作了極其逼真的描繪,顯示了畫家特殊的造型才能。阿爾諾芬尼,這個在1420年被菲力蒲公爵封為騎士真實人物,在畫上拘泥而彬彬有禮地正和他新婚妻子在洞房中迎接貴客:他舉起了右手,表示一種儀式,象徵矢志愛情;新娘則伸出右手,放在新郎的左手上,宣誓要永遠做丈夫的忠實伴侶。華貴臃腫的衣飾是尼德蘭市民階層中一種富有者的裝束。室內的所有細節,如蠟燭、刷子、掃帚、蘋果、念珠以及兩人之間的小狗,都帶有一定的象徵性,它們提示著對婚姻幸福的聯想。畫面上洋溢著虔誠與和平的氣氛,以表達對市民生活方式和道德規範的讚頌。在背景中央的牆壁上,有一面富於裝飾性的凸鏡,它是全畫尤其值得觀者注意的細節(見附圖局部);從這面小圓鏡里,不僅看得見這對新婚者的背影,還能看見站在他們對面的另一個人,即畫家本人。《阿爾諾芬尼夫婦像》不但是新型油畫深入表現的最早嘗試,也是後來發展起來的風俗畫和室內畫最早的先例。 





日落 1873年 克勞德.莫奈 法國  布油彩 巴黎 馬蒙達博物館藏




這是莫奈於1873年在阿弗爾港口畫的一幅寫生,他在同一地點還畫了一張膾炙人口的名畫《日出·印象》。這兩幅畫在1874年3月25日開幕的印象派畫家第一次聯合展覽會上展出,由於兩幅畫都沒有標題,一名新聞記者諷刺莫奈的畫是「對美與真實的否定, 只能給人一種印象」。於是「印象主義」就這樣誕生了。1891年5月5日,印象派畫家畢沙羅給兒子呂西安的信中,對這幅畫是這樣評價的:「 在迪朗畫廊舉行的莫奈畫展開幕。我一隻眼睛上了繃帶,所以只能用獨眼欣賞莫奈精彩的《日落》。他的畫在我看來非常光彩奪目,堪稱是大師的作品。但是,由於我們自身的訓練,我們應該看得更深刻一些;所以我問自己,這些作品還缺乏什麼。要找出缺陷很困難;準確與和諧都不成問題。我能提出些什麼意見的,大概就是畫面的統一,或者是某些地方怎麼畫的技術問題。色彩與其說是很強烈,還不如說很美。畫得很細膩,有浮動感,尤其是作品的背景。不管怎樣,這是一個偉大的藝術家!當然這是一次巨大的成功,他的作品實在是太誘人了,展出獲得成功乃是意料中的事。這些畫透露出心滿意足。」 





大浴女 1887年 皮耶爾·奧古斯特·雷諾阿 法國  布 油彩 費城藝術博物館藏




雷諾阿在這副畫中,描繪出河邊洗浴後休憩的裸女。近景三個浴女容光煥發,具有豐腴的官能美特色,她們的身體蕩漾著一種青春風韻,又顯得健康成熟。玫瑰色的膚色顯示了少女的壯實和健美,極細膩的筆觸繪製出女性豐滿柔嫩的皮膚表面,塑造了她們那富有彈性、充滿活力的肉體,賦予她們青春美和生命的歡樂。 





披紗巾的少女 拉斐爾·聖齊奧 義大利 約1516年  布 油彩 佛羅倫薩彼蒂宮藏




《披紗巾的少女》又名《冬娜·薇拉塔》,據傳是拉斐爾為意中人畫的肖像。畫家運用了極為豐富的繪畫預言,充分發揮色彩表現力,每一筆都流露出一絲不苟的認真態度:女郎閃光的眼睛,安祥而略含倩笑的臉龐……華貴衣裙的百褶紋採用淺絳和銀灰的調子來表現,與肌膚的色彩相輝映。這種大膽的用亮色來轉換色彩的手法,顯示了拉斐爾對繪畫語言的自如運用,在16世紀的西方油畫中實屬首創。由於以真實對象為基礎,作品刻劃的理想化女性成份減少,去掉了不必要的神秘色彩,增強了形象的真實感,塑造了一位平凡而又具審美理想的女性。





薩賓女人 達維特 1799年 油彩 




自從拿破崙征服義大利以來,這幅作品一直被人視為是希臘藝術的再現。正如大衛所有的歷史和神話題材的作品一樣,我們在這幅作品中看到了兩個場面。一個場面是在戰火之中,一個薩比諾女人站在畫面的中心,伸出雙臂把戰士分開;另一場面是,多年內戰之後,一封邀請和解的信,其意寓在敘述之中,因此這幅畫特別受新的政治團體的歡迎。這幅巨作不但結構宏偉、色彩的層次和引起的激情效果令人驚嘆不已,其繪畫之美和信件之嚴肅意義更超越了精雕細琢的技巧。1799 年,大衛把這幅畫在美術館陳列了出來,是第一次在法國展出風俗畫,他不僅想用這次展出來同官方的沙龍進行辯論,而且要經由這次展出來確定自己在現代派畫家中的地位。





黃金時代 老盧卡斯·克拉納赫 德國 約1530年  板 蛋彩 奧斯陸國家美術館藏




畫家以一貫運用的怪誕意味,表現了反對宗教禁欲主義的精神。畫中人物造型變形稚拙,令人玩味。而更引人矚目之處是:不僅人物都是以對偶的方式出現,連動物也是以雌雄對偶的方式出現。成雙成對的裸體男女、嬉戲的雌雄動物,與花草河流及巨大的圍牆構成了一個"樂園"式的天地。載歌載舞的男女們,雖然無拘無束、自由地袒露著自然的天性,但並無狂歡般的放蕩,顯示出有節制的反禁慾精神及對人類自由天性回歸的嚮往。





裸女和狗 庫爾貝 法國 1868年 油彩畫布




這幅畫中女主角的臉孔和軀體皆比不上傳統公認的標準美人,維納斯。庫爾貝是以他的朋友萊奧婷·雷諾為模特兒。庫爾貝用自己的方式詮釋女性氣息,長得勻稱具備農村女人的結實打破傳統浪漫主義審美觀,他執意為存在的對象找尋最完美的存在表現,而不是幻想堆砌浪漫。畫面上,紋理清晰的岩石,不遠處快隱匿的光線,一圈一圈往上堆積奔涌的潮水,在灰暗的冷色調中,坐著一個肥胖裸女,她正在逗弄獅子狗,她的左手挽著牠毛茸茸融的背,獗著嘴迎接狗兒的親吻。這個女人,細膩的筆法,自然的色彩描繪出嬌嫩潤滑的皮膚,身體彎曲優美成弧線,她褐色的頭髮蓬鬆散亂著,眼神專註,姿態優雅,手依附在大腿上,雙腿傾斜著,潔白高聳的乳房,豐滿的屁股,還有遮掩不住微微攏起的小腹,右腳的大拇指略微激動的上揚,整個人卻臃懶的軟軟靠在左腿,裸女翹起腳趾並亮出橘紅色的大腳底板。這隻憨厚可鞠的狗,溫順謙卑的半蹲在地上,前肢搭在裸體女人左膝蓋,用它靈敏度一向極高的鼻子企圖嗅出寧靜空氣中隱藏的味道,嘴緊閉卻不慌張,眼神與女人四目相對,狗的眼神顯示出特有地忠誠。





加拉的玻林娜·埃蓮諾爾 安格爾 1853年 油畫 紐約大都會博物館藏




埃蓮諾爾身著漂亮藍色綢裙,神態自如地靠在椅背邊。畫家以熟練的古典精緻寫實畫法,將這位公爵夫人恬淡的性格,十分含蓄而又抒情地表現出來:她神情專註,嘴角微露笑意,圓潤的脖頸上配戴著十字花紋的金項鏈,潔潤如玉的雙臂,纖柔的手腕上飾有晶瑩閃爍的珠翠珍寶以及透明花邊都被細膩極致地描繪如真,不同織物的質感展現在觀眾前面,令人驚嘆不已,畫家是女性美的崇拜者和表現者。此畫為安格爾73歲時所作。





雷卡米埃夫人 弗朗索瓦·熱拉爾 1805年 法國   布 油彩 巴黎 卡那瓦萊博物館藏




這是與達維德為同一題材的肖像畫。達維德所畫的是橫卧的雷卡米埃夫人,熱拉爾畫的是豎幅的。熱拉爾以清新的筆調和激情完成了此畫,為了突出夫人細潤的肌膚和潔白的衣裙,在背景上又加了一塊紅色布幕,夫人側身斜倚,姿態優雅,赤著的雙足,更顯出無比嫵媚和雅緻的氣質。肖像畫完後,受到夫人的稱讚。





阿卡迪亞的牧人 普桑 作於1638~1639年 油畫  現藏巴黎盧浮宮




《阿爾卡迪的牧人》是普桑的代表作。在這幅畫里,三男一女四位牧人正在辨認墓碑上的拉丁文:「Et in Arcadia ego」,不管ego是否死亡本身,整個畫面表現的確實是對「死亡」的討論和思索。天色有點暗,有三棵遠近不一的樹都傾向左邊,石墓線條端莊,四個人神態各異。畫面的右後方,在較暗的地方透出晚霞,這幾縷光線使整個畫面顯得特別優美,這種對幽暗的平衡,使人絲毫感覺不到死亡的可怕。的確,使我們害怕的不是死亡本身,而是它所代表的「分離」(至於說對「無意識」的恐慌,是荒唐可笑的,因為既是「無意識」,也就不會感覺到失望或痛苦的可能。)「分離」是我和別人的,甚至是我和自己的。但這種分離不獨死亡才具有。死亡只不過表示分離的不可逆轉,而其他類型的(「生的」)分離還可以給人一個幻想的機會。幻想的可能性在於其本人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路遇 庫爾貝 布面油畫 1854年





這幅畫實際上是群體肖像畫,畫中的畫家顯得高傲、自信自尊而受人尊敬,他有意將地平線壓得很低,使人物顯得高大,運用室外光照,色彩燦爛透明,這是一幅自我表現的傑作。畫中所描繪的是畫家庫爾貝自己背著畫箱外出寫生,途中相遇朋友勃呂阿及其僕人的情景。這幅畫的意圖是表現畫家那種孤高自傲的虛榮心。所以,畫中他那一小撮楔形鬍子,被人戲稱為「您好,庫爾貝先生」。





海邊少女 夏凡納 1880年 油畫



這是幅著名的人體肖像畫。畫中三個年輕姑娘在海邊,一位站著的姑娘面朝大海,手提長發,亭亭玉立,優雅飄逸。坐著的二位姑娘身心放鬆又若有所思。整幅畫給人以一種夢幻的、充滿詩意的意境。





羅馬婦女  約翰·威廉·格維得 英國 1909年  布 油彩 私人藏



畫家以「拉斐爾前派」的風格與技巧,描繪了這位豐腴健美的羅馬婦女,她赤裸上身,下著長裙,色彩沉穩,整個畫面顯示出一種對傳統的仰慕,古典的嚴謹與理性,充滿了冷靜的畫面。身材修長的羅馬婦女,面容端莊,風韻十足,長裙曳地,顯示優雅的風度。畫家強調了色彩與造型的視覺美感,在寫實的手法中融入了誇張與概括的形勢因素。





波浪  The Wave 布格羅 法國 1896年  布 油彩




畫面上,一位年輕裸女坐在海灘上,兩腳交叉,兩手後托,神情悠閑,回眸一笑百媚生,傾國傾城迷眾生。少女的表情和姿勢,以及海中的浪花,海灘上的水泡,都被表現得惟妙惟肖。 





夜間咖啡館 梵谷 荷蘭 1888年  布油彩 紐黑文耶魯大學美術館





梵谷由於工作過度緊張,身心疲乏,因此晚上經常光顧離他住所不遠的拉馬丁廣場的咖啡館,用酒或咖啡來提神解乏。那裡燈火的顏色和室內陳設的紅、黃色,像白天的陽光那樣明亮,激發了他創作的激情。他曾說過:「我試圖用紅色和綠色為手段,來表現人類可怕的激情。」這幅畫是由綠色的天花板、血紅色的牆壁與不和諧的綠色傢具組成的夢魘。金黃色的地板呈縱向深遠的透視,以難以阻擋的力量進入到紅色背景之中,反過來,紅色的牆壁背景也以均等的力量與之抗衡。而天花板的深重藍色壓迫下來令人窒息。他告訴提奧「我畫《夜間咖啡館》是想表現一種想法,即所謂的咖啡館就是讓人沉淪、發狂和犯罪的場所」。這幅畫,是透視空間和企圖破壞這個空間的逼人色彩之間的永不調和的鬥爭。結果是一種幽閉、恐怖和壓迫感的可怕體驗,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田園合奏    喬爾喬內和提香 義大利 1510-1511年 布 油彩 巴黎 盧浮宮藏



《田園合奏》又稱《鄉村音樂會》,是鄉土自然美和女性裸體美的繪畫結合,不僅表現了畫家對時代精神的探索,還反映了16世紀以來威尼斯繪畫風格的審美理想。這件作品先是由喬爾喬內繪製,後由提香繼續完成的。這件作品展示了一幕耽於幻想的神、人心靈交流的幻境,充滿神秘的詩意,體現了當時人們對美的夢幻般嚮往。


 


拿煙斗的男孩 1905年 畢加索 西班牙  布面油畫 德國猶太富商格奧爾格先生收藏




這幅畫創作於1905年,是畢加索「玫瑰色時期」的代表作之一。時年畢加索24歲,剛剛在法國巴黎附近的蒙馬特爾定居不久。畫中年輕的巴黎男孩被畢加索稱為「小路易」,他常到畢加索的畫室消磨時光,畢加索以他為模特創作了這幅《拿煙斗的男孩》。畫中的「小路易」穿著藍色的工作服,左手拿著煙斗,頭戴花環,背景是兩大束花,看上去頗有幾分中國畫的味道。這畫色彩清新明快,筆法細膩,人物和景緻都刻畫得非常生動逼真,是畢加索一生中很有代表性、也很經典的作品之一,畫面集中展現了一位表情有點憂鬱的青春期男孩。2004年5月5日,這幅畫在倫敦舉行的蘇富比拍賣會上以1.0416億美元的天價被德國的猶太富商格奧爾格先生收藏,在當時這個價位創造了世界名畫拍賣史的最高紀錄。





佈道後的幻象   高更 1888年 油畫 愛丁堡蘇格蘭國立畫廊藏



這幅油畫又稱《雅各與天使搏鬥》,是《聖經·創世紀》中的故事。畫中一群布列塔尼農婦在聽完佈道之後,眼前出現了《聖經》中「雅各與天使摔跤」的幻象。實際上,高更是要借這種宗教傳說與現實生活的結合,來表現他自己的幻想。高更以一根斜伸的樹榦將畫面分為兩部分。農婦們的形象被畫在左下方;她們戴著白色寬帽,在黑色衣裙襯托下,顯得尤為奪目。畫家有意誇張了前、後景人物在透視關係上的大小比例,使前排人物佔據大半個畫面,而與後景的形象形成強烈反差。畫的右上方,則描繪的是農婦們所產生的幻覺:帶翅膀的天使與雅各扭在一起,顯得難分難解。畫中所有形象都被大塊的紅色背景所襯托,既可代表田野,也可代表天空。畫中強烈的色彩,都是非自然主義的,完全是由畫家的主觀感情所決定,充分顯示了高更的綜合主義畫風。





生活的歡樂   馬蒂斯 1905年 油畫  美國賓夕法尼亞州梅里恩·巴恩斯基金會藏



《生活的歡樂》也許是馬蒂斯漫長的藝術生涯中最重要的作品。這幅畫,比他的其他作品更為清楚地體現出野獸派繪畫的特質。畫中平塗的色彩、彎曲起伏的線條以及那些富於原始稚趣的人體造型,顯示出高更的影響。這幅畫直接源於馬蒂斯1905年夏季在西班牙邊界附近的柯里歐爾漁村的生活,它同時也與多少世紀以來一直在歐洲人頭腦中縈繞的,擺脫塵世醜惡與煩惱的神秘樂園——阿爾卡迪亞樂土的古老夢想,有著極為密切的聯繫。畫面的遠景是深藍的大海,近景的海灘及草地上,點綴著各種姿勢和動態的人體。畫中人物的造型.讓人聯想起希臘瓶畫上的人物形象。畫中扭曲的形體與蜿蜒起伏的曲線,顯示出與新藝術運動的某種聯繫;在畫面的最左邊,那個被常春藤所纏繞的、水蛇形的女人體,看起來不象一個人而更象是一座新藝術風格的檯燈;而右邊前景的一對擁抱、熱吻的情人,則似乎是共有著一個頭部。畫中純凈而明亮的色彩,表現出畫家的精神世界與自然的內在和諧。





莫第西埃夫人    安格爾 法國 1856年 油畫 倫敦國家美術館藏



安格爾於1851年曾為莫第西埃夫人畫過一幅肖像。他在給朋友的信中說他為莫第西埃夫人畫像相當疲勞,想擺脫但不可能:「這倒霉的肖像置我於這般苦境,這是末了一次畫我那可愛的美人兒了,可現在我還得畫她的項鏈、戒指和手鐲,最後還要潤色補筆。這幅畫在整整七年中這樣沉重地壓著我的生活。」畫家作畫非常嚴謹而認真,這是古典主義畫家作畫的共同特點。安格爾的肖像成就是他的藝術豐碑。





織花邊的姑娘     維米爾 油畫 1665年   巴黎盧浮宮藏



《花邊女工》是維米爾的代表作,以詩意化的方式描述一個在編織蕾絲的女工那種專註平和的神情,以一種抒情情調給人美的享受。維米爾與同時代畫家的不同之處在於,他以極端、甚至顫抖的感光度來表現光線,喜歡用藍色和檸檬黃兩種色彩組成十分和諧的色調。他的作品中特別的光感,實際上是藉由一種新的技巧而達成的。這種技巧部分依靠光學實驗,但主要是依靠著觀察,以及對色彩微妙的滲透反映的直覺。他捕捉色彩光亮的方法相當特別,以微小的如珍珠的亮點構成物體輪廓,作品中的焦距平均分配,因此顯得平靜與客觀。





情書 維米爾 1669-1670年 油畫  藏阿姆斯特丹國立美術館



主婦在裡面的起居間坐著彈琴,悠閑中顯出一種百無聊賴的神情。這時,女傭給他送來一封她所切盼的書信,兩人面面相覷,雖無言語卻能意會。這是弗美爾描繪閨房婦女生活中最富典型意義的一幅畫。弗美爾比較喜歡運用檸檬色,形象也很鮮明,光線對比較柔和。在弗美爾的畫上,這種潔凈的特色是被他以細緻入微的色調再現出來的:檸檬黃、綠、紫色在和諧地、細緻地結合,於是,觀者眼前所見的一切便顯得一塵不染。





炮聲 費爾德 荷蘭 1672年 油彩  阿姆斯特丹國立美術館藏



在《炮聲》一畫中,明亮的色調錶達了一種清新的空氣感,而且厚塗的顏料層煥發出的是釉彩般的光澤。畫家通過對帆船與雲彩運動感的描繪,體現出了自己獨特的風景畫技巧。





埃塞的情人變成岩石  皮埃爾 法國 1763年 布油彩 巴黎盧浮宮




在這幅具有神話意境的畫幅中,畫家以極為細膩的筆觸和華麗的色彩描繪畫中人物形象和環境飾物,以古羅馬柱式作中景建築,使畫中增加莊重感。皮埃爾用虛幻和現實結合的手法創造了一個亦真亦幻、亦人亦神的藝術境界,在某種意義上又有浪漫情調。可以說這是由古典主義向浪漫主義過渡的一種藝術表現。


 


烏菲齊美術館收藏室 左法尼 英國 1772-1778年 布油彩   伊麗莎白二世收藏




佐法尼描繪風俗場面技巧是畫史上罕見的,在這幅美術館的收藏室里存放著大量的歷史名作,繪畫、雕塑、工藝品應有盡有,安放雜亂無序,空間里因透視而使名畫變形,各種人物穿插其間,有畫中人和現實的人,畫家以高超的造型技巧描繪得逼真,顯現出不同對象的空間質量感,可見畫家深厚的綜合藝術功力。





丁香花束 雅姆·蒂索 法國 1875年  布 油彩 倫敦理查德·格林美術館藏




這是一幅色調優美、充滿浪漫氣息的油畫。在綠色植物構成的背景前,身著白色長裙的女孩,手捧丁香花瓶,亭亭玉立。白色的長裙與繁茂的丁香花朵交相輝映,丁香花香溢滿畫面,使畫面充滿詩意與浪漫情調。





五感覺(The Five Senses) 奧地利  漢斯·馬卡特(1840-1884) 油畫

 




五感覺,是指眼、耳、鼻、舌、身,畫家畫了5個美女代表了5種感覺,左起:觸覺,聽覺,視覺,嗅覺,味覺。1893年,馬卡特去世9年後,在美國芝加哥世界哥倫布博覽會上,馬卡特的作品《五感覺》代表奧地利參展:五個完美女性裸體成為這屆世博會最吸引觀眾的美術作品。從此之後,對馬卡特作品的瘋狂追捧在歐美持續了至少20年。





風景與阿波羅看守艾德梅塔斯的牧群 洛蘭 法國 1645年 羅馬多利亞龐菲利畫廊




克勞德·洛蘭(Claude Lorraine)亦名克勞德·熱萊(Claude Gellee,1600-1682),就是一位長期居住在義大利的法國藝術家。他和普桑是同胞,其法國身份可以從他的名字中看出來,「洛蘭」是法國一個偏僻村莊的名字,那裡是畫家的出生地。大約1613年,13歲的洛蘭隨商船來到義大利,在這個藝術之都,少年的心沉醉了,他嚮往這片神奇土地上散發的令人著迷的氣質,於是毅然離開商船,獨自留在羅馬。他得到機會拜當地一個著名畫家為師,開始學習繪畫。同時,他還對古典藝術莊重和諧的底蘊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潛心研究這裡的歷史文化。他的作品充分展示了畫家對光線的高度敏感,加之注入人物細膩的描繪,使作品達到澄靜與和諧的境界,而物體造型刻意拉長,色彩帶有銀色光芒,流露出神秘且嚴肅的氣氛。19世紀英國畫家康斯泰博爾感嘆道:「迄今洛蘭仍被認為是目前最完美的風景畫家,我想他當之無愧!」 




END



梵高: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團火, 路過的人只看到煙。



竇唯:一個完全為自己內心而活的人



年度最佳負能量的50句話,讓你看完更明白人生。



[ 畫 の 詩 ]讓憂鬱化作詩意


536張經典作品詮釋世界攝影大師馬克.呂布的攝影傳奇



朴樹,你怎麼窮成了這樣?!



[ 攝 影 ] 你的背影像一個謎 || Emilie Ristevski






攝影

詩歌



我們用文藝對抗生活的平庸和瑣碎




攝影·詩歌·藝術·電影·音樂 | 微信·zzw-1028


《攝影與詩歌》 編輯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攝影與詩歌 的精彩文章:

上世紀末京城記憶

TAG:攝影與詩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