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口苦可能隱含重大疾病,一定要知道!
很多人早上起床後會感覺嘴巴里很苦,
不要以為很正常,
也許其中隱藏著大問題!
口苦可能隱含重大疾病!
1、肝膽疾病
中醫認為早晨起來口苦,主要是由於濕熱引起的。
若肝膽有濕熱,或肝臟或膽囊發炎時,
膽汁排泄容易失常,然後導致口發苦。
2、某些慢性疾病
如糖尿病常會出現口苦的情況;
另外,癌症病人因甜味閥升高,苦味閥降低,
也會感覺口腔發苦,應提高警惕。
3、口腔疾病
如牙疼、牙齦炎、牙齦出血,
舌頭、唾液腺感染等,
也是引起口苦的常見原因。
4、腸胃疾病
如食管炎、慢性胃炎,
因胃動力差、存在膽汁反流,
伴有燒心等癥狀,引起口苦。
飲食不當,其腸胃功能獃滯,
進食的食物在胃腸停留時間過長,
很容易產生濕熱,會引起口苦。
食用了過多的辛辣食品,也會引起口苦。
5、精神性口苦
由於工作精神壓力大,生活不規律,
睡眠休息不足、缺乏運動等,引起口苦。
6、其它原因
過度吸煙、酗酒,打呼嚕、張口睡覺等,
也易出現口乾、口苦。
首先要調理濕熱體質
從上文可以發現,除了口腔炎等疾病引起的口苦,各種濕熱是引起口苦的主要原因,所以我們要調理口苦,首先就是要祛除體內濕熱。(口腔炎艾灸穴位:頰車、地倉、下關、曲池、合谷、中脘、脾俞、胃俞、足三里)
而我們只用艾灸,就可以很好的蒸騰、運化、排出體內濕熱。那麼這樣的人是濕熱重呢?濕氣重的人常伴有精神萎靡、嗜睡、身體乏力、不想喝水、舌苔黃膩等癥狀,在中醫叫做「濕邪中阻」。
且濕性趨下而重濁,容易下注於下焦,於女性而言,盆腔的器官組織往往深受其害。常導致:盆腔炎、盆腔積液、白帶增多、子宮肌瘤等問題。經常艾灸以下穴位,讓你乾爽的度過這個秋天!
濕熱艾灸穴位:
1、脾俞:是脾的背俞穴,故脾俞穴是調理脾胃的要穴,除了可用於健脾祛濕外,還善於治療脾胃疾患如腹脹、腹瀉、嘔吐、納呆、水腫等。
2、中脘:位於腹部正中線,臍上4寸處,相當於五指寬度。能有效促進水谷的運化,祛除濕氣。
3、足三里:是「足陽明胃經」的主要穴位之一,位於外膝下3寸,脛骨外側約一橫指處,調理脾胃的明明星穴。
4、陰陵泉:位於人體的小腿內側,膝下脛骨內側凹陷中,與足三里相對。刺激陵泉穴的可起到清利濕熱、健脾理氣、益腎調經的作用。
5、承山:在小腿肚子下方正中,肌肉分成「人」字形的中間。承山穴是去除人體濕氣的最好穴位,承山穴可振奮膀胱經的經氣運轉,排出人體濕氣。
艾灸方法:用木艾灸盒或者懸灸,肢體每穴20分鐘,軀幹每穴40分鐘,以上穴位可以1天灸完,也可分2天灸完,一個禮拜休息1-2天。
肝膽疾病如何艾灸?
除了調理濕熱,要想預防和根治口苦,最好的辦法是醫治原發疾病,特別是對於上了年紀的灸友,應做有關的檢查,如口腔、血常規、血糖、腸胃與肝膽檢查等,以明確病因,針對病因來艾灸。下面主要介紹下肝膽疾病如何艾灸,這是我們討論的比較少卻又比較常見的問題。
用艾灸調理肝膽疾病,可以如下九日循環灸:一日: 中脘、足三里;二日:期門、太沖;三日:下脘、天樞、氣海;四日:肝俞、章門;五日:乳根、氣沖;六日:膈俞、膻中、巨闕;七日:脾俞、三陰交;八日:胃俞、不容;九日:腎俞、照海。
艾灸方法:每日一組穴位,循環灸九天,然後休息2-3天繼續灸,每穴15分鐘開始,慢慢延長時間,直到軀幹每穴30-50分鐘、肢體每穴20-30分鐘,溫度自己感覺溫熱為宜,可以用木質艾灸盒灸或者手持艾條懸灸。
腸胃問題如何艾灸?
此外,腸胃不和,消化不良,也是引起口苦的主要原因之一。脾胃為倉廩之官,脾主運化水谷和水液;胃主受納,腐熟水谷。
若飲食不節、食肥甘厚味、誤食餿腐不潔之物,傷及腸胃;或過食生冷,導致寒濕交阻等,皆可影響脾、腸、胃的運化功能,致使積食,引發口苦。
腸胃不和,艾灸穴位:
1、胃俞、大腸俞
2、神闕、天樞
3、足三里
艾灸方法:用木艾灸盒或者懸灸,肢體每穴20分鐘,軀幹每穴40分鐘,以上穴位可以1天灸完,也可分2天灸完,一個禮拜休息1-2天。
最後提醒,如果只是一般性的口苦,口含維生素C片,對任何原因的口苦症都有效。用法是每天三次,每次2~3片,放舌下含化。苦瓜也可治療口苦,也可試用。
關於艾灸名媛課堂
在中國,艾灸名媛課堂是首個專註於女性灸療養生的微信公眾號,是艾灸的忠實佈道者。服務大眾的同時,也致力於提升艾灸療法的市場競爭力。艾灸名媛課堂創始人黃老師,90年代末期就讀於中醫學院,現居上海, 專門服務於灸療事業,從不吝惜對女性的服務幫助。
《艾灸名媛課堂》使命:「幫助女性少吃藥、少打針、少開刀、少住院」,這不是一句口號,而是實實在在的行動。如果您有灸療方面的疑問,歡迎在對話框中留言與我們交流,也歡迎添加微信號:rsc778,進行諮詢。
TAG:艾灸名媛課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