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敦刻爾克》:大撤退不是希特勒敗著所致,而是聯軍創造的奇蹟

《敦刻爾克》:大撤退不是希特勒敗著所致,而是聯軍創造的奇蹟

(文/潤身)

《敦刻爾克》今天上映,這場著名的大撤退已經過去78年,前因後果居然還是眾說紛紜,其中一個經媒體的誤導宣傳,人們普遍認為希特勒錯誤的下達了停止攻擊的命令,致使英法聯軍從敦刻爾克逃離,成為德國最終失敗的一個原因。

但真相不是這樣的。

1940年5月10日,德國開始進攻。英國、法國、比利時、荷蘭、盧森堡擁有147個師,300多萬軍隊,兵力與德國實力相當。德軍繞過馬其諾防線從色當一帶渡河入法國。5月21日,德軍直趨英吉利海峽,把近40萬英、法聯軍圍逼在法國北部的狹小地帶,只剩下敦刻爾克這個僅有萬名居民的小港可以作為海上退路。

請注意,德軍裝甲部隊已經奔波了11天,作戰、行軍造成部隊的極度疲勞,此時發動攻擊,部隊將遭受過度的損失。英法聯軍沒有經過戰鬥,體力上沒有消耗,只是士氣上多少受些影響。以逸待勞,英法肯定略優。再看地點,狹長地帶利於守不利於攻,裝甲部隊正面只能排成蛇形進攻,將遭到炮火的重度殺傷;從包圍的側面進攻,坦克將開進沼澤,形成非戰鬥損失。最後看空中,這裡距英國已經非常近了,英國空軍即使與德國空軍打成平手,德國由於獲得不了制空權,無法對被堵在那裡的聯軍進行打擊,不能對裝甲部隊給予足夠的支持。

同時,法國政府是在1940年6月10日撤出巴黎,遷往圖爾的。同日,義大利趁火打劫,向法國宣戰。13日,巴黎被宣布為不設防城市。14日,法國政府再遷往波爾多時,德軍不費一槍一彈佔領了巴黎。兩者的時間相差20天,說明其他地區還有戰鬥,德軍不可能集中力量攻擊敦刻爾克。

5月24日,希特勒走訪了A集團軍群司令部,龍德施泰德建議在離敦刻爾克不遠的運河一線上的裝甲師應當停止前進,等候更多的步兵部隊的接應。因為裝甲部隊進展過快,步兵被落得很遠。沒有步兵的支持,裝甲部隊受到嚴重損失也不見得能突破防守。希特勒同意了這個建議,並且認為裝甲部隊應當進攻松姆河以南的法國軍隊時使用。

德國空軍司令戈林保證空軍可以擔當消滅包圍圈中聯軍的任務。他的意圖就是炸毀沿岸的港口,切斷英國的補給,迫使聯軍投降。

但是,早在5月19日,英國就預見到失敗已成定局,戰時內閣指示海軍部制定組織遠征軍撤退的計劃,代號「發電機行動」。該行動由伯特倫·拉姆齊全權指揮,計劃從法國沿岸的加來、布倫和敦刻爾克三個港口每天撤退一萬人,集中了30艘渡船、12艘掃雷艦。並有空中掩護。

加來和布倫提前陷落,撤退路線只剩敦刻爾克,英國調動了一切可調動的力量,在5月26日、6月2日和3日三個晚上,5月27日至6月1日五個全天,總共將338226人撤回英國,其中英軍約21.5萬人,法軍約9萬人,比利時軍約3.3萬人。德國空軍的阻撓沒起到應有的作用。

希特勒24日令B集團軍和空軍配合,儘快消滅包圍圈中的英法比荷軍隊。古德里安24日之後也開始攻擊,同樣沒有進展。由此可見,即使德軍21日就繼續進攻也無法打垮聯軍。

英法的將軍展示了他們高超的指揮技巧和軍事素養,蒙哥馬利也在其中,他們有效的防禦與反衝擊令德軍無法快速前進,裝甲兵團無從發揮他們摧枯拉朽的進攻,這是堅矛碰上了厚盾,聯軍重武器在被拋棄前,把所有的炸彈都「奉獻」給了德軍,他們為部隊撤離敦刻爾克贏得了充足的時間。聯軍在撤退過程中井然有序,說明這不是一隻潰軍,而是建制完整,指揮到位的正規軍隊,指望短時衝擊就打垮他們是不現實的。

所以,敦刻爾克大撤退不是希特勒的敗著造成,而是聯軍通過自己努力創造的奇蹟,這才是真相。

希特勒的失敗是思想的失敗,幻想整個社會優勝劣汰,儘快實現社會進步,形成少數人的世界,拋棄大多數普通人。這個理念被多數人無情的鎮壓,世上花萬千,朵朵都鮮艷,這才是人類的理想世界。違背這個理想的所有邪惡和所謂的好意都終將被消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Dreamers電影評論 的精彩文章:

培提爾貝里席——權力的遊戲第一權謀家兼攪屎棍是如何練成的?
看發哥、任達華、呂良偉、鄭則仕等人黃金歲月,回顧港片英雄時代
大叔文化、真實事件改編、內容深刻——談韓國電影有哪些套路?

TAG:Dreamers電影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