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先行組織者:為孩子學習打下「錨樁」

先行組織者:為孩子學習打下「錨樁」

【題記】

現在我們明白,任何具有永久用處的東西,必須費力得來才會持久,所謂「來的容易去得也容易」,是一句在財富和知識上同樣適用的話。——斯賓塞

「先行組織者」的設計是奧蘇伯爾關於有意義學習中認知結構同化理論的一項具體技術。「先行組織者」是等於學習任務本身而呈現給學生的引導性材料,它比一般學習任務本身有更高的抽象、概括、綜合水平,並能清晰地同化認知結構原有觀念,同新的學習任務相關聯。

同化理論認為:兒童的類屬學習(即下位學習)具有優勢,但類屬學習的效率決定於認知結構中原有的起類屬作用的觀念的形成和鞏固。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必須十分重視「先行組織者」的設計,以強化概括性、包攝性水平較高的觀念,增強原有觀念的穩定性和清晰性,促使學生有效地學習新知識。

一、重視每學期的「先行組織者」的設計

一切新的有意義學習都是原有學習基礎上(包括生活經驗)上進行,,因此,教師要重視每一學期起始課的教學。學生每拿到一冊新書時,可讓學生通過目錄建立起本冊教學內容的思維框架,儘早讓學生了解它的基本結構。如部編教材六年級第十一冊的起始課我是這樣設計的:

(1)出示本冊知識示意圖:分數乘法分數除法分數四則運算及應用題百分數、長方體和正方體,並在「數學知識樹」(系統圖)上找到所在位置;

(2)搞清它與相鄰、相關知識點的內在聯繫及其應用價值。如分數乘除法是在分數意義及加減法的基礎上進行的;長方體和正方體是首次接觸的立體圖形,但又是在平面圖形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

(3)舉生活中的一兩個實例揭示新舊知識的矛盾衝突,誘發懸念心理。如「五成」、「八折」是什麼意思?算不算,做一隻火柴匣需要多少材料(包括內匣與外匣)?等等。

(4)指出學習中應注意的問題,如告訴學生四則運算中多了分數、百分數運算會更加複雜些,但原來整數小數的運算定律還是可以運用的。因此,我們必須從學習新內容的第一課起,就要養成認真仔細的計算習慣;有的分數應用題還比較複雜,學習中要不怕困難,善思敢問,等等。

二、重視某階段「先行組織者」的設計

為了更好垢學習新知識,我們要力圖抓住知識在新知識在舊知識上的「固定點」或「生長點」,這就需要在學習新知之前花一節課來將前面的「散裝知識」主動引導學生加以消化與梳理,形成「組塊」,以保持舊有觀念的穩定性和清晰性。如20以內的進位加法是小學數學教學的重點,也是一個老大難的問題。一位老師在教學時,抓住了「11-20各數的認識、20以內進位加法」的兩個基本原理:計數的十進位,即計數時用湊十的方法;兩數相加,交換位置,得數不變。

設計階段學習的「先行組織者」——湊十計數課。它是通過下面的教學順序展開的:

(1)看圖列算式,看誰算得快。

(2)10的組成練習;

(3)閉眼對口令湊十法練習(我說8,你說2……);

(4)擺學具計數(如下圖)

先放10小貓,再放8隻小貓,一共放了幾隻小貓?

每人在第一行放9個紅圓片,第二行放6個藍圓片,請小朋友開動腦筋,怎麼搬動圓片,應能很快看出一共有幾個圓片?

第一行擺6個,第二行擺9個呢?

……

(5)不動手,在腦子時放小圓片,口述過程。出示:第一行放8個小圓片,第二行放5個小圓片。

(6)歸納總結上述兩個原理。

(7)試做:7+6、8+4、5+9、3+8

這樣,在以後的時,就可以把20以內的加法作為一個整體來考慮,再引導學生的思路由展開到壓縮,配以多種形式的練習,就可以大大壓縮課時,在極少的時間內取得較高的教學效益。

三、重視某節課的「先行組織者」的設計

一節課的「先行組織者」的設計,主要體現在新授課開始之前的複習階段。如第三冊「萬以內數的寫法」的複習階段,我是這樣安排的:

(1)讀數:437、1469、4700、5008。提問:是幾個數?最高位是什麼位?4700和5008為什麼這樣讀?

(2)指名背數位順序表,再提問:從個位起,第一、第三位是什麼?閉眼想:千位的左邊是什麼位?右邊是什麼位?

這樣就比較充分利用了學生原有的適當觀念這一重要的認知結構變數,為學習提供了「最佳關係」和「固定點」。

總之,設計「先行組織者」是一項非常有意義的教學技術,但它只是完成了整個數學教學工作的一部分。在此之後,我們還必須遵循「漸進分化」和「融匯貫通」的原則,將新舊知識比較辨析、以舊學新、遷移強化,不斷在拓展中前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繆不可言行知錄 的精彩文章:

物體有多重,是重量還是質量?

TAG:繆不可言行知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