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清代的俄羅斯旗人:後代都被歸入了滿族

清代的俄羅斯旗人:後代都被歸入了滿族

提起清代的八旗,稍有歷史常識的人,便會知道其中有滿八旗、漢八旗、蒙八旗之分。但卻很少有人知道,在駐守北京的滿八旗鑲黃旗中,還有一支特殊的人群,那就是俄羅斯旗人。他們是清代最早在北京定居的俄羅斯人。

清代的俄羅斯旗人:後代都被歸入了滿族

阿爾巴津人來京

1665年,原為流放犯,當時任俄國一個煮鹽場管事的尼基弗爾·羅曼諾維奇·切爾尼戈夫斯基在殺人劫財後,為了逃避俄國當局的追捕,夥同84個亡命徒,一起流竄到了當時屬於中國領土的阿爾巴津城。阿爾巴津,在中國文獻中稱「雅克薩」。雅克薩城,原是索倫部達斡爾人的居地。順治八年(1651年),沙俄哥薩克侵佔該城,並以城主阿爾巴西之名稱為「阿爾巴津」。

切爾尼戈夫斯基在阿爾巴津設立了彈藥庫和糧庫,隨後不久很多俄國的亡命徒便前來投奔。這伙亡命徒盤據雅克薩以後,四齣掠奪,騷擾地方。到了1676年(即康熙十五年),阿爾巴津人騷擾得越發厲害了。康熙二十四年,雙方展開了激戰。都統郎談三面燒城,最終瓦解了阿爾巴津人的軍心。經過統計,全城一共有 15重個俘虜。都統郎談開始詢問每一俘虜,問他們願意為哪國君主效忠。俘虜中有101人希望返回俄國,50個人願意效忠滿清。

郎談做出了如下處置:願意返回俄國的這部分人,全部跟隨他返回京城,而那些表示願意效忠清朝的人,則一律發往盛京。郎談對他們說,你們連服侍了這麼多年的君主都不效忠,那你們還會忠於誰。那101人跟隨郎談進了北京。

清代的俄羅斯旗人:後代都被歸入了滿族

脫胎換骨般的旗人生活

康熙年間,八旗滿洲佐領的標準丁額為100人。在北京的俄羅斯人達到百人,正好符合編設一個佐領的條件。公元1685年,清政府發布了命令,這些阿爾巴津人被編在了負責保衛京畿的八旗兵的鑲黃旗中,為滿洲第四參領第十七佐領,駐地在北京東直門外的胡家園衚衕。不僅如此,清政府對俘虜中的軍官分別賜予了四品至七品的官銜,同時像對其他滿人一樣,賜予了他們房屋、土地,並隔一定時間給予津貼補助,並且將步軍統領衙門裡的女犯賜予他們為妻。

清代的俄羅斯旗人:後代都被歸入了滿族

不管是從把這些俄羅斯人從俘虜提升為上三旗的旗人的角度,還是從政府對於他們吃穿用度特別照顧的角度,都可以看出,清政府並沒有把這些外族人當作外敵。甚至比對漢人要顯得親近得多。

阿爾巴津人在北京的迅速漢化,很大程度上是由於他們身邊女人的作用。配與他們為妻的,大部分是步軍統領衙門(掌管滿族人刑事案件的機構)的女犯。步軍統領衙門在清朝是比較高級的衙門,不會因為一點小事就拘捕人的,因此這些女人絕不是等閑之輩。而這些昔日的獵人雖然能征善戰,但是卻不知道應該怎麼處世。他們只能完全依賴自己的妻子了。這些女人不僅教他們漢語和中國習俗,而且還大力灌輸自己的宗教信仰,他們開始學習中國的生活方式。這樣一來,他們的第二代,就成了徹底的中國偶像崇拜者。不消三代,野性難馴的阿爾巴津人就徹底喪失了民族的特性,開始了安逸的旗人生活。

清代的俄羅斯旗人:後代都被歸入了滿族

中俄文化中轉站

清政府萬萬沒有想到,他們懷柔賜給阿爾巴津人的「聖索菲亞」教堂,最終成了俄國放人北京城中的「阿爾巴津木馬」,成為俄國刺探清朝的一個特務機構。

清政府尊重這些戰俘的消息傳到俄國以後,引起了俄國教會方面的高度重視,並於1695年千里迢迢地送來了承認「聖索菲亞?教堂的證書。傳播正教與沙皇的遠東戰略計劃不謀而合。「聖索菲亞」教堂正好可以作為窺探清政府的政治動向的窗口。沙俄隨後派出了俄羅斯正教駐北京傳道團。而「駐北京傳道團」采華傳道、學習的更像是具有政治任務的特工人員。

在1840年以後的外國列強瓜分中國領土的熱潮中,沙俄憑藉著對於我國領土情報的多年積累,在談判桌上可謂準備十足,一開口就頭頭是道地說出了非常具體的割讓土地的地理位置和要求。因此最終的談判結果應該說是被俄國人蒙走了大片的土地。

現在的北京城裡已經很難找到當年俄羅斯旗人的蹤跡了。漢化的俄羅斯旗人,大多改為羅、何、姚、杜、賀等姓。1951年新中國進行民族識別時,所有的阿爾巴津後代都被歸入了滿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上官婉婉 的精彩文章:

曾國藩的長公子曾紀澤冒險為華工爭權利
盛宣懷敗家的「頤」字輩兒女
魯迅祖父行賄經過
京劇大師馬連良十闖上海灘
戴季陶舌戰日本人

TAG:上官婉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