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身 > 真別這麼用泡沫軸了!不僅沒用還受傷

真別這麼用泡沫軸了!不僅沒用還受傷

Photo via heartyhosting.com

對跑者來說,最需要的輔助訓練工具,除了彈力帶,就是泡沫軸。

除了常規的肌肉按摩、酸痛緩解,泡沫軸還能瘦腿!簡直是大家的貼心小棉襖!(戳這看:想瘦腿?一根泡沫軸就能搞定!)

但是,如果你不會用泡沫軸,真的還不如不用。錯誤地使用泡沫軸,不僅沒辦法達到想要的結果,甚至還可能適得其反導致肌肉損傷。

今天,給大家介紹8種使用泡沫軸時的常見錯誤,下次千萬別犯了!

錯誤1

不按壓就開始滾動

Photo via Men s Fitness

>> 為啥錯?

如果用泡沫軸之前沒有進行適當的按壓,肌肉的粘連組織(俗稱「結」)就沒辦法舒展開來,泡沫軸的作用就會大打折扣。

>>你應該...

先把泡沫軸放置在壓力點,將你的整個體重壓在上面,直到感覺到肌肉緊張得到了緩解。如果肌肉緊張的區域非常小非常精細,可以先選擇一個有針對性的工具(按摩球, 網球)來按壓。一旦粘連組織疏通了, 就可以利用泡沫軸輕輕滾動拉伸肌肉組織。每次大概按壓需要30-90秒鐘。

錯誤2

使用泡沫軸超過20分鐘

Photo viaMen s Fitness?

>> 為啥錯?

如果用泡沫軸按壓滾動20分鐘之後,你的肌肉還沒放鬆到位,這時候也千萬別繼續了。這樣的情況意味著,這部分肌肉可能面臨一些更深層次的問題,需要通過放鬆和就醫來尋找下一步的解決方案。而過度滾動,卻會對肌肉組織造成傷害。在這裡,幾乎所有醫生的建議都會是:寧願不夠,也別過度。

>>你應該...

把每一個肌肉組的滾動限制在30 - 90秒,並在每組滾動之間做10秒鐘的肌肉伸展。每個肌肉組最多做3組這樣的練習。

錯誤3

用太硬的滾筒

Photo viaAskMen

>> 為啥錯?

不少喜歡一步到位的同學會覺得,選最硬的泡沫軸一定效果最好,這是一個非常普遍的誤區。在選擇泡沫軸這裡,原則也是適合自己。我們之前寫過一篇教你挑選自己適合的泡沫軸的文章,可以戳這查看:泡沫軸可不只一種!如何挑選適合自己的泡沫軸?

如果你剛開始用泡沫軸,非常硬+帶棱紋的泡沫軸會對肌肉帶來過多的壓力,造成不必要的疼痛甚至淤青。

>>你應該...

從一個軟一些、表面光滑的泡沫軸入手。當肌肉組織習慣了壓力後,你可以逐漸換成更硬實的泡沫軸。

錯誤4

用泡沫軸滾動腰部

Photo viaMen s Fitness?

>> 為啥錯?

人的腰部比背部更脆弱,滾動腰部可能會給脊柱施加太多壓力,最終不僅無法減輕背部疼痛,還有可能加劇。

>>你應該...

首先需要弄明白哪部分肌肉需要被按摩。如果你的背部已經疼了一段時間了,那麼很有可能是慢性背痛,這時的問題可能並不在於腰背部,而是在下肢的某個點,比如臀部、腘繩肌。你應該先用泡沫軸按摩這些部分的肌肉,並做一些有針對性的拉伸動作。

錯誤5

滾動髂脛束時雙腳懸空

>> 為啥錯?

大部分人都認為,用泡沫軸滾動放鬆髂脛束時應該雙腳懸空。側卧+雙腳併攏,然後開始滾動,就像這樣:

但事實上,這個動作會把髂脛束往髖部的骨頭上壓,說得更過分點,就是在用髖部的骨頭來擠壓肌肉。長此以往,會給整個大腿肌群帶來傷害和極端疼痛。

>>你應該...

正確的放鬆髂脛束的方法,是側卧並把腳支起時,把上面那條腿放在地板上,把重量放在那條腿上,就像這樣:

你也可以通過把手放在地板上來減輕壓力。

錯誤6

滾膝蓋

GIF/712K

>> 為啥錯?

直接從大腿前側肌肉滾動到小腿前側肌肉,中間一定會經過膝蓋。如果你習慣這樣使用泡沫軸,你的膝蓋應該已經快廢了。膝蓋部分的組織非常複雜,不僅有大關節,還有分布非常密集的軟骨組織,用泡沫軸滾動膝蓋,會給本來就容易產生壓力的部位增添不必要的人為負擔,加劇傷痛。

>>你應該...

用泡沫軸滾動時,注意千萬不要碰到膝蓋這樣的高危區域!

錯誤7

試圖用泡沫軸治療損傷

GIF/798K

Photo via Center

>> 為啥錯?

肌肉拉傷之後,不少人會想當然地認為用泡沫軸進行放鬆,可以達到恢復的效果。事實上,這種情況下,泡沫軸只能讓受傷的肌肉組織面臨不必要的壓力,加劇傷痛。

>>你應該...

使用泡沫軸放鬆肌肉,需要避開受傷區域。泡沫軸只是恢復過程中的一部分,而不是治療傷痛的最佳選擇。

錯誤8

只有跑步後才用泡沫軸

Photo viaMen s Fitness?

>> 為啥錯?

運動不是唯一會收緊你的肌肉的方式。我們大部分人在工作中長時間坐著,肌肉的靈活度會受到極大的影響。比如系鞋帶的時候,你會不會感覺有點緊繃?泡沫軸幫你鍛煉身體的柔韌性。

>>你應該...

不管今天跑不跑步,都可以滾一滾。

·

·

·

·

·

秋天,來跑步學院學跑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Z計劃 的精彩文章:

技術小腿前側的「成長痛」
找到屬於你自己的跑步姿勢,突破運動瓶頸
半馬選手按這個計劃訓練,上馬並非遙不可及!

TAG:Z計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