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就網路傳播中醫說幾句

就網路傳播中醫說幾句

微信里的朋友越來越多,真正的朋友卻少了,公眾號關注的也越來越多,真正的知識卻沒有多少,多是為吸引眼球的標題黨和嘩眾取寵的高論。

原來也做過一些分享,純純的醫案沒人看了,經不起考驗的小方小道確備受關注,假如能有一些拿來就可以用的「經驗分享」那就更完美了,絕對會被同道愛好者相互轉發。

自從十年前走出校門開始不間斷的自我學習,拜訪名師,觀書不敢言醫道已了。在很多愛好者來看,科班畢業加不放棄的學習,十幾年肯定很不錯了,其實在真正的大夫面前,十幾年相對來說還是太短,時間短,經驗不足,完全不能稱之為中醫的。

當然中醫學的好壞是不能拿時間來衡量的,不然那些老頭老太太豈不多是老中醫?那些老中醫都是高高手了?

不過話說回來,現在的圈啊,真的太浮躁,浮躁到我這麼一個算不得中醫的中醫都看不下去。

講中醫,更多的時候先講的營銷,等到講專業的時候,講的更多的是自以為的專業,經不起推敲的中醫。

他們慣用的手段就是不管講的是什麼,開口先加一句「古中醫」、「古經方」、「古法」之類的名頭(我不是針對誰,因為我發現這樣命名的在市場不少於十幾家了。),或者就說《黃帝內經》中說、《傷寒論》說、《四聖心源》說等等一類的話語來,讓愛好者不明覺厲。

其實中醫一直都是中醫,什麼時候又出現了「古」呢?還有那些經典,什麼時候像你說的這樣隨便和任意的斷章取義了?

很多中醫在講:「中醫會毀於這一代」,話有些危言聳聽了,當真是無病呻吟?「神醫」橫行於道,大夫奔忙於柴米油鹽,很多人指責現代醫學實在騙人,在干騙人的勾當,做斂財的事業;中醫院大夫無能,長期服用昂貴藥材卻不見起色,跟著潮流也開始靠名聲坐下來等魚兒上鉤了。

我們仔細的看一下,這些牛逼的「中醫」、「神醫」在幹什麼?偶治一例便謂此類疾病最是有經驗,醫院無望治病,只能使人小病花大錢,要想治好只能找他或她了。如果遇到棘手的問題,又馬上推給醫院,說建議到醫院看吧,不是很厲害嗎?為什麼又讓病人回到小病都看不了的醫院呢?

醫院治病十愈八九,剩下的就是話柄,就是醫院無能的鐵證;「神醫」看病,十愈一二,剩下的就是病人的不聽話,其他大夫或者醫院干涉的緣故,而這一二卻成了自己超神的說辭。

觀書本身就屬於民間中醫,更痛恨現代醫療只看病不看人的科技操作,不打擊民間中醫,更相信民間中醫高手如雲,可這些中醫根本沒時間去在網路上或者「著書」講法,他們精力有限,有限的生命需要投入到無限的中醫探索和育人之中。

當然你也可以舉例而一些中醫的大名,但他們不一定是頂尖的水準。他們只是恰好具備比較適合媒體傳播的性質,比如表達好,會講故事等等。

學問是要枯做十年冷板凳的,不是靠名聲傳播就能得來的,更不是靠點贊能得來的,既然這些都不能得來學問,那麼真正做學問的誰還會願意為了這些瑣碎之事而佔據自己寶貴的經驗呢?

我想不僅是中醫在網路的傳播如此,其他行業也一樣如此;不僅中國如此,全球也如此吧!

觀書奉勸各位同道和愛好者,真喜歡中醫完全可以自己買些經典來看,不要說看不懂文言文,都是中國人,都是中國字,只要你認識字就完全可以看得懂,看不懂的都是只用眼睛不動腦子的懶漢思維,改變一下方式,你會發現小學生的教科書里一樣在學文言文,閱讀文言文我們的能力絕對在小學生之上。

不信來段論語你聽聽「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都知道這話是什麼意思,為什麼說看不懂呢?

學習中醫,網路只能作為引導你愛好的一個途徑,不能作為你深入的工具,泛談做樂可以,信以為真就壞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公眾號 的精彩文章:

一生一代一世人
歡樂福利貼 家長們 這樣翻譯英語真的可以嗎?
「永久」辦起了小發電廠
愛,並非只有一種格式
對不起!寶貝兒,給不了你要的公主心

TAG: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