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107分鐘的電影,只有兩秒的停頓——《敦刻爾克》

107分鐘的電影,只有兩秒的停頓——《敦刻爾克》

(文/大卉)

上映一天,諾蘭新作《敦刻爾克》刷爆了整個朋友圈。比起以前的諾蘭電影來看,時長減少了許多的《敦刻爾克》不免讓人懷疑,真的能講述完這段讓英國人為之自豪的軍事傳奇嗎?而諾蘭正是用十秒解決了背景的鋪墊,直截了當地開始了他的「諾蘭式敘述」。

三條時間線分別從海陸空三個角度呈現大撤退中的小人物,作為一部戰爭片,全程幾乎沒有血腥的鏡頭,但卻緊緊揪心。戰爭的殘忍不僅僅是血肉模糊下的衝擊,更是人與人間對於生存的競爭。整部影片中沒有完美的英雄塑造,每個角色不足十句台詞的描寫根本無法讓你看清某個人,而是這樣殘缺不全的細節把控,讓旁觀者看到了人類對於求生的渴望,對於家的嚮往。

在讓人近乎窒息的緊張配樂中,不時地隱藏著秒錶的滴答聲,這樣被豆瓣少部分人評價為「不給人留下一絲空間」的音樂卻藏著兩秒的停頓,正是接近結尾時Tommy小兵坐在火車上,回家的路已平坦地行進著,戰爭在這一刻停止了。這兩秒鐘,飽含著的是只能喘一口氣的歇息,卻成為了無數士兵的釋然。只有兩秒鐘,竟有兩秒鐘。戰爭中怎能容許兩秒鐘的停頓呢?兩秒鐘可以在戰場上殺死一名敵軍,兩秒鐘可以中彈致死,戰爭中的兩秒鐘是無比沉重的。而諾蘭故意做出的留白,像是一次中場休息。大撤退結束了,但這並不是勝利。他們回家了,但可能明天又要出發。所以,靜靜享受這兩秒鐘的空隙,去迎接下一個兩秒鐘的災難或是意外或是驚喜。

戰爭本身是個很難用時間度量的東西。諾蘭卻用了無法匹配的三個時間段,度量了戰爭之中不同人經歷的時間。當四十萬士兵決定撤退時,他們不知道一周是多久,不知道下一輛船輪不輪得到自己,他們等待著,害怕著,堅持著。當Mr.Dawson拿起救生衣啟程時,他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堅持到海灘,不知道救生衣夠不夠用,他絕不回頭。當最後Farrier降落在德軍戰地,明亮的白天突然轉換到了夜幕前的傍晚,他知道,日不落帝國的太陽仍未墜落。

關於敦刻爾克大撤退事件本身,對於英方背叛法方先撤離的「不負責行為」眾說紛紜,質疑聲四起,然而諾蘭最後用上校的一句話「挽救」了歷史:我要去救法國人。即便或許是藝術形式的美化,那也是諾蘭留給法國的一份尊重了吧。

英國用敦刻爾克大撤退創造了一個奇蹟,諾蘭用70mm的膠捲重現了這個遺迹。時間拯救不了戰爭,也阻止不了鬥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Dreamers電影評論 的精彩文章:

《敦刻爾克》:大撤退不是希特勒敗著所致,而是聯軍創造的奇蹟
一部優秀的恐怖片,能使觀眾始終地沉浸在對未知的恐懼之中
這段並不被看好的師生戀,也是輸給了現實

TAG:Dreamers電影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