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在線問診:想像空間正在被放大

在線問診:想像空間正在被放大

近日,有調查報告稱,互聯網醫療企業的在線問診業務正從免費模式向付費模式轉型。從開始的資本熱捧,到發展「寒冬」,再到線上不得不與線下結合,在線問診被賦予了諸多可切入的窗口。資本不僅希望它能直接「變現」,而且視其為醫療服務的重要流量入口,對其想像空間也逐漸被放大。

醫生對在線問診態度不一

按照一般理解,在線問診是利用圖文信息、視頻、語音或者電話等方式,通過整合醫生與患者的碎片化時間,將現實門診場景複製到線上。

時間機動,方便患者,還能賺點外快,何樂而不為?大多數在線問診擁護者的理由簡單而直接。其中,較為豐厚的物質收入是很多醫生願意付出勞動的重要原因。據相關報告顯示,互聯網平台好大夫在線的問診醫生最高年收入可達百萬元;而另一平台丁香醫生的問診醫生月收入可以過萬元,超過5000元的也有70多位。

不過,被稱為「輕問診」的在線問診雖然形式靈動、經濟誘惑不小,但醫療畢竟具有極強的線下屬性。「你說肚子疼,具體哪裡疼?隔著屏幕,如何觸診?」一位醫生表示,「不敢輕易嘗試」。「協和很多內科系統的教授不願意線上看病,說不淸楚,會有麻煩。」北京協和醫院變態(過敏)反應科主任尹佳告訴記者。即便是面對面問診,患者自己有時候也說不清楚病情,更何況在虛擬空間里。因此,很多醫生不願意「冒險」。

據了解,雖然活躍在在線問診一線的醫生來源多樣,但最有市場的仍是三甲醫院的醫生,而且患者也普遍表示更願意選擇副主任醫師以上的專家為自己服務。視頻在線問診公司溫暖醫生因為將第二診療患者作為自己的目標客戶,選擇醫生的條件更為嚴苛,目前參與的1500多名醫生均為北上廣三甲醫院的主任醫師或副主任醫師。

監管不能弱化

「免費的東西你敢用嗎?」這是一位在線問診公司負責人跟記者見面時說的第一句話。在他看來,現在用戶對於免費的東西心存疑慮,也激發不了醫生的工作熱情,更重要的是企業無法持續。因此,如果「醫生自己定價,沒有級別之分,有些『爆款』醫生會按照市場規律自己動態調價,所以即便被認為是最費勁的視頻問診,醫生們還是動力十足」。這位負責人說。

健康點智庫調研顯示,對於患者的在線問診付費意願,37.50%的人傾向於免費問診,11.67%的人傾向於付費問診,超過五成的患者認為二者都可。也就是說,超過半數的用戶正在慢慢接受付費問診。「花50塊錢諮詢一下醫生,即便開不了葯,最起碼也能少跑一趟醫院,家裡人心裡也踏實點。」一位在線問診用戶說,「不過,在醫生的選擇上,副主任職稱以下的醫生我是不會選的,而且只會選擇知名三甲醫院的醫生,諮詢前也會去醫院網站核實他的信息。」 其實大部分用戶的心態都是如此,所以目前在線問診的用戶特徵也比較明顯。「主要有兩類:需要精準分診的首診用戶和已經建立線下關係的老病號。」國家衛生計生委衛生髮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員顧雪非說。事實上,在線問診企業一直都在布局付費問診。溫暖醫生於2014年9月註冊之初提供的就是付費服務,2016年7月,丁香園也推出了付費問答產品——來問醫生。

但是,「一旦付費,老百姓對在線問診的期望值也會相應增加,如果諮詢導致用戶出現不良後果,誰來擔責?」一位患者表示。確實,「醫療與諮詢的界限很模糊,哪些屬於醫療行為?哪些是諮詢?目前並沒有清晰的界定。」顧雪非強調,「醫院裡的諮詢要承擔法律責任,線上諮詢就不需要了嗎?一旦涉及處方,線上問診與線下醫生個人開診所的性質是一樣的,監管上不能弱化。」而且隨著在線問診整體向付費時代邁進,監管形勢會更加嚴峻。

北京市百瑞律師事務所合伙人龔楠認為,互聯網的優勢是透明化,它既可以放大優勢,也可以放大瑕疵,甚至放大到根本無法控制。因此,政府要加強監管,但是她也提醒,政府切記倉促出手。

線下環節必不可少

近年來,關於在線問診已經遭遇天花板的論斷一直都有。不過,在春雨醫生CEO張琨看來,這種質疑有點多餘。「輕問診業務仍舊有巨大的潛力,很多健康諮詢需求被壓抑了,市場還在快速成長過程中。」擁有超過10萬名用戶的小蘋果兒科醫生集團創始人路博對市場前景也很有信心,「用戶正在慢慢接受。」

「在互聯網醫療企業剛剛出現的時候,大多數都是從健康諮詢和網上挂號等服務切入的,現在,利用互聯網技術逐漸向醫學診療的核心領域發展,已經成為互聯網醫療企業發展的一個必然趨勢。」龔楠說。

因此,線下成為眾多企業布局必不可少的環節。「如果局限在線上業務,會給自己設置業務天花板,也失去了想像空間。僅僅開展健康諮詢明顯是不夠的,春雨需要醫院。」張琨說,輕問診業務的客單價比較低,不能完整地滿足患者的健康需求,因此一定要往醫療服務的核心發展,把春雨和藥品、醫療服務、保險業務打通,為用戶提供閉環服務。但是張琨也強調,春雨未來「不自建線下醫療機構」,但要賦能醫院,也就是說,企業要發揮自身互聯網技術、產品能力以及運營能力上的優勢。

在支付方面,微醫董事長兼CEO廖傑遠認為,隨著醫師多點執業和部分省區在線醫保政策的逐步放開,在線問診未來有更大的增長空間。「醫保是互聯網+醫療的最終買單方。但是,畢竟互聯網與線下醫療是兩種不同的業態,只把傳統健康險業務放到平台上售賣是沒有生命力的。因此,需要在險種上進行創新,設計出類似於飛機延誤險等適合在網上售賣的險種。」張琨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健康報新聞頻道 的精彩文章:

遼寧:健康信息化提升醫改含金量
教學質量評價指標由軟變硬
國務院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領導小組簡報
山西啟動多形式醫聯體建設

TAG:健康報新聞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