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這個警察的眼睛為什麼看不見孩子?

這個警察的眼睛為什麼看不見孩子?

趕個熱點,就上海的某個警察執法時無視孩子的存在導致孩子直接摔在地上的事件說說「同情秩序」的重要性。

從人性論的角度看,這種幾乎被所有人批評的傷害兒童的事件,分析起來,並不能採取比較的方式,比如說美國警察遇到這種情況會如何處理,也不必引用法律的條款來對事實加以判斷。因為事關嬰幼兒的保護問題,與國情的關係不大,類似美國警察如何文明執法的新聞,也早已不再陌生。而法律條款事實上明明白白寫著,如果警察執法遇到有嬰幼兒在場,應該首先照顧好嬰幼兒。作為當事警察,他不可能不知道這樣的法律條款。

在這種情況下,為什麼這位上海的警察依然在執法現場無視嬰幼兒的存在,在眾目睽睽之下,將嬰幼兒摔在地上。

我想首要的原因,是同情心的稀缺。說起同情心,其實我們中國人對這個名詞是陌生的,有些時候甚至誤讀為是一個人高高在上的對弱者的可憐之心。

這是一個巨大的觀念錯誤。事實上同情心在哲學家休謨的描述中,屬於人類的普遍情感,類似於今天我們中國人所說的心靈共鳴。彷彿吉他的六根琴弦,當其中的一根被彈響,其他五根也會同時發出某種聲音的回應和回應的聲音。

曾經有一個問卷調查:如果你的孩子對別人的孩子面帶不屑,甚至動手推搡,打人,作為父母,這個時候你應該怎麼教育你的孩子呢。

這是康德寫作《論教育》時的一個問卷。康德認為,孩子尚小,如果父母強行灌輸給孩子平等的概念,或者打罵孩子,意義都不大。合適的方法,應該是教育孩子建立起同情心,比如告訴孩子,打罵別人,別人會難過,會痛,會掉眼淚,因為別人也是人。

康德認為,一個人在兒童時代,最容易接受這種同情的心靈秩序,類似於一個人在兒童時代對語言的學習能力,總是非常容易入門。這是一種關於人性論的訓練,它高於對兒童的觀念灌輸與知識灌輸。

事實上,康德之所以提出這樣的教育方法,是受到了休謨《人性論》的影響,休謨認為,人類道德秩序之所以可能,正是每個人都有偉大的同情心。父母要儘早喚醒孩子的同情心,使之成為正常的人。

我說過,這種偉大的同情秩序,之所以變成一個人的人性特徵,必須從一個人的嬰幼兒時代開始訓練,從而形成一種觀念的習慣和習慣的觀念。一種行為方式之所以出現,乃是由於從小接受到的觀念秩序的影響。實話實說,我們中國人在孩提時代是缺乏這種同情秩序的訓練的。我們的家庭教育,是反覆告訴我么要努力學習,成績領先。我們的公共教育,某種意義上甚至是一種仇恨教育。當然,我們的確有惻隱之心,但這種惻隱之心似乎不是普遍的,人人適用的,而是停留在家人關係和熟人圈子裡,不構成一種觀念的習慣和同情的秩序。

事實就是這樣,當一個人從小就沒有關於同情秩序的觀念訓練,失去必要的同情心,當他身處某種特殊環境之下,比如當他處在公權力與私權利的對峙環境里,或者當他處在強勢和弱勢的關係差距中,他就會作出某些理直氣壯的反人類事件。

這是我的觀點,簡單明了:這個警察的眼睛裡為什麼看不見孩子,是因為他的觀念秩序里從小就缺少「同情秩序」的訓練。事實上這樣的訓練,是從母親的言傳身教開始的。這是排在第一位的原因。也是我們中國人最稀缺的教育課。

其他的原因,比如權力的傲慢,制度對警察權力的約束不夠,的確是一些很重要的原因,也值得分析。但在「同情秩序」的意義上,只有「同情秩序」的稀缺才是真正的原因,而其他的原因都應該是結果。

在馬太福音里,耶穌對他的門徒講道,說了一句很醒目的話:「我的心裡柔和謙卑,你們當負我的軛,學我的樣式。」看看吧,上帝之字在描述自己的時候,並沒有言說自己的超驗能力,而是說自己的心靈柔和謙卑。

是的,正是這種偉大的心靈秩序,才構成我們人之為人的品質。也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我們如果把一個人的同情秩序弄丟了,我們可能真的就只能像動物一樣在這個世界上四處覓食了。

所以,討論我們的同情秩序的缺失,事實上是一種人人參與的普遍的缺失啊。警察看不見嬰幼兒在場,這當然是同情秩序的缺失。可是這位當了母親的婦人啊,你的懷裡有你的弱小的孩子,為人之母,這個時候應該是拚命保護自己的孩子,免得讓他遇到傷害,似乎不應該一邊懷抱孩子,一邊和警察罵罵咧咧,推推搡搡吧。你對你的孩子的保護意識和同情秩序到哪裡去了呢。這麼性格激烈的婦人,能帶出柔和謙卑的孩子,可能性不大吧。

我知道人們遇到這樣的公共事件,都會一邊倒站在弱勢群體一邊,所謂石頭與雞蛋,總要站在雞蛋這邊。我說這些話似乎政治太不正確了,打住吧。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蘇小和商業評論 的精彩文章:

隨想錄:我勸憂慮症患者多多練習禱告
中國人接受基督信仰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功課
隨想錄:中國式「自律」是一種自欺欺人的傳統
蘇小和詩歌:後來的肉體
時刻都要思考,我的第三方制衡力量是什麼

TAG:蘇小和商業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