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日本人真的那麼勤奮嗎?

日本人真的那麼勤奮嗎?



日中新聞

微公眾

infochinanews

歡迎您關注日中新聞,請點擊下方菜單欄:


互助信息:

工作、轉讓、租房、簽證、其他


        日本投降一個半月後,昭和天皇去拜訪麥克阿瑟,翌日麥克阿瑟就對《芝加哥論壇報》記者說:「日本已淪為四流國家,不可能東山再起了。」面對日本戰後一片廢墟,《紐約時報》刊文說:「日本再想成為產業大國談何容易,將來頂多不過是自給自足的小國……」


        但日本僅用了僅僅十多年時間,就出現了經濟繁榮,所謂「神武景氣」(

意思是日本初代天皇神武天皇即位以來,從沒有過的好景氣

),出現了一批世界級的跨國公司。1956年7月17日經濟企劃廳發表《日本經濟成長與近代化》的經濟白皮書中,有了「已經不是戰後」的記載,日本宣布完成了戰後復興,經濟進入高速發展階段,成為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勤勉觀與宗教




        「過勞死」一詞就是日本人發明的。據《戰後日本經濟起飛》中調查,20世紀初,日本工人每日平均勞動時間為12至14小時,多時達到17至18小時。到了1960年,日本經濟已達到高度成長,即使每個工人平均勞動時間縮小到8.55小時,但平均每月加班卻達75小時,被西方人稱為「不可思議的勞動癖」和「勞動中毒」。而灌輸給日本人勤勉觀上,一些學者、宗教人士功不可沒,他們將勤勉觀與佛教、神道教聯繫在一起,日本國民不僅欣然接受,而且業精於勤、篤信前行,這大概也是世界上少有的。


        思想家鈴木正三認為「士農工商」要各就其位,人們要努力做符合自己身份的工作,「每個人在所做的工作上成為佛。」他說,人都有佛性,順著它自然生活就可以了,人犯有「貪嗔痴」三毒會得病,而佛是能給人們治病的「大醫王」,「佛法則世法」,也就是說,做工作、勞動是達到「安心立命」的修行。人們沒有了非分之想,就可以365天一心不亂地勞動了。現在的日本農村仍然有教授「農業就是修行」的學校。


        日本宗教評論家將基督教、伊斯蘭教、猶太教和佛教對勞動的看法做了比較,他認為基督教、伊斯蘭教和猶太教認為勞動是神的懲罰,佛教輕視勞動,而神道讚美勞動。懲罰說的依據來自舊約的「創世紀」中亞當和夏娃被放逐的神話, 伊甸園是和平富足的世外桃源,不需要勞動,但神知道他們偷吃禁果後,對亞當的懲罰是讓他流汗耕種荒野得到麵包,農耕就是勞動。佛教勞動觀來源於釋迦牟尼的生存方式。釋迦為釋迦國的太子,不需要勞動,但他出家後,為求悟性反覆苦行,當他發現苦行是愚鈍的,進而大徹大悟。他一生都沒有從事勞動,也禁止弟子勞動,通過托缽靠別人施捨生活,就是說佛教的根本是「遊離於勞動」,是輕視勞動的。讚美勞動的宗教是神道,其依據是「依さし」這個詞,是「委任」的意思,也就是說,神委任農民作業,稻種(勞動)是神的委任。因此,日本人喜歡勞動。



      表現忠誠的奇怪信仰


       


        人是靈魂和肉體的結合體,如果用靈魂帶動人們甘願付出自己的肉體快樂地勞動,就會使人產生巨大的能量或耐力。日本人在自己的工作上勤勤懇懇,認真細緻,並具有「各就其位」的意識。


        比如組織一個會議,日本人要對座椅上的名字標籤做多次試驗,因為客人穿的都是幾萬元的西服,不能因掉色而把衣服染了。有專門負責搬運裝服裝箱子的人,雖然他們身邊有人閑著,也不會去幫忙,認為這是他們的工作。日本人每次做完工作都要開會總結,開到很晚。」


          日本人冷泉彰彥說:在日本公司有這樣的想法,沒理由的忙忙乎乎是「善」的「空氣」。當能幹的人做完事匆匆回家時,一定要道歉說「先失禮了」,有以工作時間長短表現忠誠的奇怪信仰。人們討厭因個人問題「急著不斷看時間」的人,且許多人有以「忙」為榮的被害者意識。拒絕出差或加班的人得不到認可,被人看不起。在日本公司工作的中國朋友說,在日本感到最不舒服的是,到了下班時間不好意思走。




 辦事效率低


      


           日本人在時間利用率上很低,辦事程序化,缺少靈活性。比如:我曾住在橫濱參加一個學習項目,課程中有去東京參觀的內容。按我們的思路,東京的參觀項目集中在一起是很自然的事,但日方的安排是上午去東京參觀,下午回橫濱,第二天還是如此。雖然橫濱離東京只有30公里的路程,但東京交通比較擁堵,耽誤了時間,疲勞了身體。


       日本公司儀式性會議多,職員常常要聽經營幹部的演講,全是抽象論,沒有實質內容,但他們認為這是日本式經營,對經營有利,抽象性方針可以對市場微妙的變化隨機應變。他們在運營某一活動之前,一般在幾個月前就提交一個完整的計劃書,事無巨細,考慮周到,且嚴格按照計劃程序來辦,稍微改變一點程序,就會不知所措。這往往也是中日合作時容易產生的難點,中方常會有新的想法和要求,做一些臨時改變,雙方需要不斷地磨合。


        日本人有時太過於細膩,往往讓外國人失去耐心。一位在日本的中國報人說:「在接受手術前(眼科),我被不同的護士、助手、醫生分別問了12次:「您叫什麼名字?您今天哪隻眼睛做手術?」開始的時候,我被問得有些煩躁,以為日本人不長腦子。但是,聽著護士姐姐的柔聲細語,我也安靜下來。再一想,人家這叫不忽視細節啊!」我在日本時,一位男職員希望我寫一個小文,他竟然將非常簡單的一句話重複了好幾遍,我就對他說:「我懂日語,我當過對日播音員。」他才笑了笑,沉默了。當然,他是知道我會日語的。


   


  消除精神疲勞



       於是,在日本有一個經久不衰的詞「ストレス解消」,即消除精神疲勞。就是說,日本人在工作、生活中不斷產生精神疲勞,然後又想方設法地去消除它,這的確是日本這個國家的特異現象。


        泡溫泉是日本人日常消除身心疲勞的一大樂事,按他們的說法:已經非常習慣這種凈身交流了。對日本人來說,泡溫泉不僅是一種肉體享受,更是一種傳統和文化的享受。他們每年泡溫泉的次數,相當於1億多的總人口數。日本山地多,地震頻繁,溫泉種類多質量高,有「溫泉王國」的美稱。一位日本朋友曾帶我去泡溫泉,沿著山路就有幾種不同的溫泉,印象最深的是一個「黑森礦泉」,水黑得像墨汁,但泡完後皮膚如「出水芙蓉」一般。


        日語中有「賣油」一詞,意為「偷懶」,如記者去採訪,順便到別的地方逛一下;公司職員有間歇喝咖啡的時間,此時便慢慢悠悠地邊喝邊聊。公司下班後,大家湊在一起或去唱卡拉OK,或是公司領導和職員一起「二次會」或「三次會」(換兩三個地方)喝酒,這是日本獨特的風景。


        酒桌上沒有上下級關係,也沒有「酒後吐真言」的忌諱。日本清酒多為15至20度的米酒,釀造後11個月左右最好喝,超過這個時間會變味。因酒柔和,人們不知不覺中一杯接一杯,但後勁很大,晚上總能看到喝得爛醉如泥的人。據說,神道教上有個說法,神非常喜歡從酒這樣的液體中獲得安慰,所以,日本是個嗜酒的民族。妻子對丈夫喝醉酒也不介意,電視台有一檔娛樂節目,在路旁設置街心亭,專門為晚上路過的酒鬼給他的家人或朋友打電話撒酒瘋。

儘管日本和美國的實業家同樣忙,但他們心機梗塞的死亡率很少,肯定跟能在酒桌上胡侃有關,對日本人在序列嚴格的生活中消除精神疲勞做出了重大的精神衛生上的貢獻。


       日本每年有許多假日,包括春分、秋分在內,一到盛夏,全國各地舉行各種傳統節日活動。如京都八坂神社,在每年的7月17日至24日舉辦著名的「祗園節」;東北地區的青森縣,每年8月2日至7日有「燈籠節」,人們將色彩豐富的武者圖像畫在巨型燈籠上推著車走,多時能有60多台,人們頭戴花笠翩翩起舞,身著傳統浴衣(夏季薄和服)的男女老少隨時可以加入隊中,竟能達幾百萬人。日本的遊戲業發達,漫畫書盛行,國民喜歡旅遊,這些都成為了日本人消除精神疲勞的方法。


        總之,拚命工作,拚命掙錢,然後盡情享受,是日本人的生活觀。表面上看是大眾的生活和娛樂,實際上,是在支撐日本的經濟成長,所謂「大眾型消費社會」所需要的。




     貧富差別小

      


      1946年,美國制定了佔領初期的對日政策,主要以摧毀日本軍事力量的經濟基礎為主,解散財閥、支持勞工和農民組織、以及支持日本從事和平經濟活動和經濟重建等。


令人奇怪的是,美國當局堅持相信馬克思主義對問題的解釋,說日本帝國主義背後真正的罪惡根源是工業財富與權力過度集中於財閥之手的問題,因而不可避免地要實行侵略性的外交政策,雖然日本的戰前歷史很難證明這種理論,但它卻導致麥克阿瑟及工作人員表現出一種突出的社會主義積極性。在別人的國家裡實行革命性的改革,是一件比較容易、比較有趣的事。

 


       日本是一個人口密度高於中國的國家,但並沒有影響其人均GDP(國內生產總值),在「農工並舉」,即發展工業與重視農業並舉,在合理配置資源上做得比較好。


        我在日本東北部一個比較偏僻的町生活過,那裡的人們只要不刻意追求大城市的繁華,在生活上沒有什麼不便。山地多為了省錢不開山,採取挖隧道的方法建高速路。町里有凈水設備,自來水可直接飲用,還有溫泉旅館,老人保健中心等,每家都有汽車,去城裡很方便。町長由選舉產生,町政府開會也進行電視直播,町長出國也有人質問。町政府雖小,但部門分工明確,財務透明,所謂「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工作人員大多受過高等教育,也有研究生、博士。隨著跨國公司將目光投向海外,年青人失業到大城市去比拼,町中人口巨減,從二萬多人降到九千多人。町政府就鼓勵出生,生第3個孩子獎勵50萬日元,每月給每個孩子補貼1萬日元,6歲以下孩子得病全部免費醫療,有人竟然生了七個孩子。老人活到100歲獎勵100萬日元,既保護了老人,也鼓勵年青人敬老,家庭和睦。


       日本政府每年用大量稅收對町、村進行補貼,町、村政府每年也向國家貸款用來搞建設,如果貸款還不了,政府再補貼,年復一年,那裡的建設確實是一步步地向前走。他們也配合政府倡導的振興町、村政策,設有「地域振興部」,每年舉辦故鄉節等各項活動,名曰「中小商業的活性化事業」,町(村)民不僅能參與各項娛樂活動,還可以擺攤賣些自家的食品。町、村政府還將地區特產,如酒、水果等拿出去參加外省的展銷會。


        日本人口只是中國的1/10為1.26億,人均水平很高。日本並不像其政府故意打扮的是一個日益走向衰落的國家,儘管國內失去了高成長的動力,但自從上世紀80年代末,大型製造業就轉移到國外,海外總資產巨大,日本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債權國。一位日本教師說:「日本現在經濟不景氣,我們不著急,日本人總是在快不行的時候又站起來了。」也許這話代表了日本民族勤勞的天性。如果我們只看表面現象,就會走入對日本未來判斷的誤區。



本文來源自網路,版權歸原創者所有,如有侵權請作者及時聯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日中新聞 的精彩文章:

日本拿著中藥賺了全世界的錢
孫正義最新預言:我非常激動,感覺睡覺都是在浪費時間(附30張PPT)
2017全華聯國慶晚會盛大開鑼
印度撤軍 我國防部最新回應
七夕不是情人節的話,那日本情人節文化是什麼呢?

TAG:日中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