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浪費生命的一件事,很多人還在做
作者丨大風吹
來源丨思想精髓(sixiangjingsui)
讀書的時候,我們都學過魯迅的一篇課文《祝福》。
小說里,祥林嫂的一生無疑是可悲可嘆的,然而她逢人便訴說自己不幸遭遇的行為,卻令人在同情之餘,還多了幾分厭惡。
如今,人們更是用「祥林嫂」三個字,來形容那些總愛喋喋不休抱怨的人。
我想,魯迅對祥林嫂的塑造不僅旨在批判吃人的封建社會,還想告訴讀者們:
抱怨是世界上最浪費生命的一件事,像祥林嫂一樣反覆訴苦解決不了任何問題,你的不悅,在別人多次咀嚼後,只會成為食之無味的渣滓,讓人討厭和反感。
越抱怨越沒人幫
無論是工作上還是生活中,我們總會遇見一些滿腹牢騷的人。
天晴抱怨太熱,下雨抱怨太不方便,陰天抱怨太死氣沉沉。
愛抱怨的人,永遠都不會滿意,一點點小事都能讓他們說上半天。
我有一位同事便是如此。
她整天不是抱怨生活上不順,就是抱怨工作任務太重,要麼就說誰誰誰喜歡針對她。
反正只要她一開口,准沒啥好話。
在她的認知里,自己永遠都是受害者,這個世界對她充滿了惡意。
剛開始大家還會安慰她,勸解她,後來時間長了,所有人都躲著她,生怕她又拉著自己絮絮叨叨地說個不停。
原本挺熱鬧的聊天群,也因為她的負能量慢慢變得冷清起來。
她如同一個垃圾製造場,令所有人避之不及。
這是人情的淡薄和社會的冷漠嗎?
不,大家曾經試著幫過她,只是她猶如怨婦一般,把訴苦和哀怨視為常態,只想散播負能量,從未想過去改變。
沒有人喜歡怨婦,因為沒有人喜歡負能量。
負能量會讓人的心情長時間處於低落狀態,它就像病毒一樣,可以互相傳染,而抱怨則是產生負能量的最快方式。
沒有誰有義務去承擔你的負能量,抱怨就像口臭,次數越多,時間越長,別人越難以忍受。
越喜歡抱怨,別人越不想幫你。
越抱怨越倒霉
你是否有過這樣的體驗:一旦認定自己很倒霉,這段時間就會變得越來越倒霉。
心理學上認為,這是因為人們把注意力過多集中在了不幸的遭遇上,忽視了其它正常的生活部分,從而產生自己一直在走霉運的心理。
據心理學家統計,心態是影響成功的第一要素。
總覺得自己倒霉的人,心態往往很糟糕,做事情更容易失敗。失敗的次數多了,就免不了產生抱怨。
然而,抱怨看似讓人發泄了怨氣,實則只會強化人的負面心理,讓人行動時產生消極情緒,陷入失敗的惡循環,以致變得愈發地怨天尤人。
在風靡全球的《秘密》一書中,還提到了「吸引力法則」。
作者認為,你生命中所發生的一切,都是你吸引來的,吸引力法則和萬有引力一樣,是一種自然規律。
在宇宙中,人的思想是有磁性的,並帶著一定的頻率。同頻共振,同質相吸,你想著什麼,便會吸引到類似的事物。
當我們覺得自己很倒霉,不斷抱怨、不斷產生負能量時,我們所吸引的,也全都是負能量的東西,所以就會發生「越抱怨越倒霉」的現象。
不論哪一種說法,抱怨所帶來的後果都是糟糕的。
抱怨就像癌細胞,一點一點地吞噬掉你的信心,把你變成一個只會推卸責任、逃避現實、懶散而情緒化的怨婦。
一旦你習慣了抱怨,你的人生就完蛋了。
抱怨不如改變
王小波說過,你所有的憤怒都源自於自身的無能。同樣地,你所有的不滿都源自於自身的軟弱。
總不由自主抱怨的人,內心其實非常脆弱。
他們渴求利用訴苦來博得他人的關心和幫助,但事實上不管別人給了多少種解決方案,他們都不會積極執行,因為他們的內心深處覺得不該自己來承擔這份「苦難」。
習慣抱怨的人已經放棄了對自我的反省,把一切歸罪於外界,然而卻又對現實無能為力,只能通過口頭髮泄得到一種虛假的滿足。
抱怨,是這世界上最無用的一件事,即使你24小時不間斷地抱怨同一件事,它也不會改變一分一毫。
抱怨不如改變。
強者傾向於主動解決問題,弱者才愛站在原地淚流滿面。
強者不是不會流淚,而是一邊流淚,一邊迎著風雨堅定奔跑。
與其喋喋不休地展露自己的軟弱,渴望得到別人的同情和憐憫,不如閉上嘴,在泥濘中成長為強者,用實際行動去解決一切。
是人選擇了生活,而不是生活選擇了人。
是你創造了你的人生,而不是你的人生創造了你。
愛抱怨的人,終將在怨念中度過無趣的一生。
別讓抱怨成為你生活樂趣的殺手。
點擊展開全文
TAG:海峽微公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