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擁有3億元的盈收,500個員工的他,卻選擇在自然酒釀造的路上走了20年

擁有3億元的盈收,500個員工的他,卻選擇在自然酒釀造的路上走了20年

自然酒,注重「無為而治」

讓葡萄酒的風味更貼近葡萄本貌

六旬台灣釀酒師,用20年來述說自然酒的真諦

文 Vinson

對於自然酒,其實每個人的定義都不太一樣,在行業內的定義一直都很模糊,所以你想百度「自然酒」,很抱歉,自然酒是有爭議的,葡萄酒行業沒有明確針對自然酒的認證,而且每個地方的定義都不一樣,百度百科並沒有辦法給你解答。

「並不是什麼都不做就是自然酒,不添加二氧化硫反而必須做更多才行。」--Lina Venturi-Pieretti

「我一直相信,釀造不添加二氧化硫的葡萄酒並非自然酒的目的,而是讓葡萄酒的風味更貼近葡萄本貌的手段而已。」--林裕森(Yu-Sen LIN)

如果你一定要定義自然酒的話。

那麼它應該是:「無為而治」的,「順其自然」的,「毫不干預」的,「不受到任何化學製品或添加劑」的,就是什麼都不用,什麼都不加,什麼都全天然的方法,釀造出來的葡萄酒。當然Natural Wine不是bad winemaking和lazy viticulture的借口或推脫,市面上品質很差的自然酒也屢見不鮮,這顯然是對自然酒的不負責,對消費者的不負責。

NaturalWine,自然葡萄酒,又稱為天然葡萄酒或原生態酒。是繼「有機法」和「生物動力法」之後,葡萄酒界又一個追捧與爭議並存的、風口浪尖上的概念葡萄酒。簡單來說,自然葡萄酒是將有機法或生物動力法葡萄酒對土地生態的堅持精神,同樣延伸到葡萄酒的釀造過程中。再直接點,就是用有機或有機標準以上種植的葡萄,在釀製過程中也不添加人工酵母、糖、單寧、防腐劑等,完全依賴自身情況來釀成的葡萄酒

「沒酒喝了,我就自己學釀酒」

這位年過六旬的老爺子,就是今天的主人公。

郭啟祿,PETER KUO

台灣高雄人,現居住於番禺蓮花山

中國釀酒師認證,自然酒釀造專家

廣州彼得酒業有限公司總經理/高級釀酒師

台灣長春職業高爾夫協會職業選手

上述這些都郭老現在的身份,他熱衷於釀酒,喜愛高爾夫。從他身上自然流露的睿智和個人魅力,背後堆積著的是無數歲月痕迹與人生閱歷。

1.18歲,他初次遇見葡萄酒

「我接觸葡萄酒是從18歲開始,在一家造船廠里。」 郭老以前的專業是造船,所以年輕的時候在造船廠工作,偶然的機會和一位法國人接觸並認識了葡萄酒。

「因為會講英文,所以我作為船廠代表,和這位來自法國的船廠代表溝通接觸。」 因為郭老總是和這位法國船廠代表待在一起,恰巧他非常鍾愛喝葡萄酒。

「每天我們就在他開到台灣的小船上喝葡萄酒。」這位法國代表帶了許多葡萄酒在船上,那是郭老人生中第一次喝葡萄酒。

「怎麼這麼難喝?」郭老說第一次喝葡萄酒感覺很難喝,後來喝多了才發現葡萄酒越喝越好喝。

「那時候我並不懂葡萄酒,不了解什麼是好,什麼是不好。」於是郭老就跑去市面上買各式各樣的葡萄酒回來,一喝才知道什麼才是好喝的葡萄酒。

從那時開始,我一直喝葡萄酒,直到現在...

郭老這一喝就是45年。

2.97年從台灣移民澳洲,欲收購酒庄而學釀酒

1997年,43歲,郭老移民澳洲。

那時候的他,事業順風順水,用郭老的話來說就是,「我只想著怎麼花錢就對了」。

一次他從台灣乘坐飛機,飛機延誤了,乘務員過來想他表示歉意:「郭先生,抱歉飛機可能要延遲起飛,因為有些貨物要運,還在裝貨。」

「沒關係沒關係,你們慢慢裝,那些都是我的貨,不要緊的,慢慢來。」

原來郭老的公司是台灣DCS International,一家主營業務是國際物流快遞的企業,1995年-2005年期間員工多達500人,台港的年營收約三億人民幣

於是他選擇了移民澳洲,享受生活。

在澳洲生活居住的這段時間裡,郭老一直有收購酒庄的想法,但是考慮到個人對於釀酒並不是太了解,於是開始在澳洲學習葡萄酒釀造。

「教我釀酒的兩個釀酒師,一位是西班牙人,一位是義大利人,是一對夫婦。」

這是郭老第一次接觸釀酒,恰好這對夫婦教授的就是自然釀造法,他們推崇自然酒,熱愛自然酒,拒絕一切二氧化硫,一切防腐劑。

於是郭老的自然酒釀造生涯就這樣開始了。

3.釀酒才知杯中艱辛苦

「剛開始學釀酒的時候,在我嘗試過幾次之後,我覺得實在太麻煩了,買一瓶葡萄酒來喝就好了,幹嘛要這麼麻煩。」

郭老在那時候轉念就去釀啤酒了,放棄釀葡萄酒了。

一直到2005年,中國家裡的藏酒已經喝完了,那些都是郭老從國外酒庄直接帶回來的私藏酒。喝完了之後,市面上的酒郭老也不敢去買。

怎麼辦呢?

「買葡萄自己釀酒吧。」郭老下定決心。

彼德莊園里種了許多食用葡萄,它們也會用來釀酒

於是他開始買當地的葡萄品種開始釀酒,並不對外銷售,只是單純的釀給自己喝。直到2010年,郭老開始把自己釀造的葡萄酒帶上日常餐桌,朋友一起吃飯的餐桌。郭老告訴我,那時候他帶酒用的包裝就是喝剩下的可樂空瓶子,因為他認為,酒好喝就行了。結果不出所料,朋友們都非常喜歡他的自釀酒,受到一致好評,後來它成了朋友圈吃飯必帶的酒。

「自己釀酒,是很有成就感的事。」

所以郭老一直堅持釀酒至今。

4.天然釀酒法和郭老的故事

「natural wine的做法其實是很簡單的,在釀酒的整個過程中,都必須保證非常乾淨。」 自然酒中多少會摻雜著微生物,不好的微生物存在的話就需要二氧化硫,當然這就不是natural wine了。

natural wine不加任何防氧化劑,不加酸,不加糖,不過濾,總之干預葡萄酒釀造的外界物質一切都不加。

natural wine 就好比直接把葡萄捏成酒

「但是釀自然酒的這個過程是非常非常困難的,主要是因為它很複雜,其中要學習研究的問題太多。」 郭老曾經釀自然酒之初,每年總會有發霉的酒出現,後來自己做了車間酒廠之後,變得更加仔細,更加用心,希望在設備和環節上避免這種情況的出現。

5.郭老親自打造的釀酒車間

這裡是手工精選葡萄串的車間,一塵不染

挑選清洗葡萄,繁瑣的工作環節

清洗葡萄的機器

風乾葡萄,去掉葡萄表面的水分

這個車間的每一台機器,都是郭老自己親自設計,並交給工廠生產出來的,每一台機器都是獨一無二的,都是郭老的心血結晶。

車間里的功能布局井然有序,邏輯清晰,衛生可以說一塵不染,每一個進入車間的人都要消毒,郭老對車間的衛生要求是極為嚴苛的。

郭老在和我們介紹設備功能,這是一台壓榨機器

我們在車間里找到的這個壓酒帽的工具

發酵葡萄的桶用的是PE桶,其中的好處有很多

車間攝影

很多人懷疑我是做假酒的,也被許多相關部門來檢查過,我們的酒也被拿去做檢驗。」但是當人們走進這個車間的時候就會發現,這些設備,這乾淨有序的車間和「假酒」二字根本沾不上邊。

今年還未貼標的葡萄酒

「只要你有好的葡萄,好的設備,好的技術,不管你在高山還是在平地,你都可以做出好的natural wine。」 這是郭老對自然酒的執著。

6.為什麼會選擇在廣州番禺蓮花山?

「我喜歡溫暖的氣候,不太喜歡冷的天氣,加上我喜歡打高爾夫,這裡環境很好,周圍都是農田,沿著珠江,背後靠山,所以我選擇了這裡。」

莊園裡面種的葡萄都是有機種植的

莊園里的葡萄大都是食用葡萄:巨峰,夏黑等品種

這些食用葡萄品種種類繁多,在蓮花山腳下生長得很好,我也喝過用巨峰葡萄,夏黑葡萄釀造的自然酒,不得不說實在是太好喝了,以至於每一次郭老的甜酒都被一掃而光。

傳說中的「夏黑」,人人都愛的夏黑

帶皮發酵的霞多麗,有單寧的霞多麗

由簡入繁易,由繁入簡難

葡萄酒的釀造工藝從古法釀造,從手工採摘,從人工踩皮,從最原始最質樸的方法開始,一路隨著工業化進程的推進,葡萄酒的技術一代代革新,如今工業化生產一瓶廉價餐酒也許就是3分鐘的流水線時間。

在釀酒技術日益革新的大潮里,如何全身而退,解甲歸田,釀一杯natural wine,不得不有一番人生閱歷與感悟才能做到。

所以說,由簡至繁,是精;由繁入簡,是悟

在此,向每一位自然酒釀造者致敬。

7.《蘇嵐嵐對話郭啟祿》視頻專訪

00:00 / 00:00

重新播放

0:00:00

上次觀看至{$min}{$sec},正在為您續播

跳過廣告

應版權方的要求,好萊塢會員無法跳過該劇廣告 廣告剩餘: 10

【剩餘 則廣告】 您是尊貴的QQ會員 秒後可 跳過此廣告 詳情點擊

應版權方的要求,好萊塢會員無法免除該部電視劇的廣告,請您諒解!

我知道了! ?

分享

10廣告詳情

--

----

寫在最後

「存在即是合理的」,而葡萄酒世界是多樣的,是包容的,這恰恰也是葡萄酒的魅力所在。Natural Wine也是葡萄酒發展進程中的一部分,對於好的自然酒我們應該肯定,並不是一味非黑即白的去批判它們。關於Natural Wine其本身定義的缺乏、其沒有具體規範的監督也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文中彼德莊園的價值與魅力遠不止文章內所展現的內容,而年過六旬的郭老,對自然酒的見地和國內葡萄酒釀造現狀的觀點也遠不於此。在郭老從澳洲到中國開始做自然酒釀造的一路上,遇到過許許多多的阻礙,這都是我們所看不到的,其中對自然酒的執著與精神更是讓人欽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DG美酒通信 的精彩文章:

TAG:DG美酒通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