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王朝與大清議和為何「胎死腹中」
一直以來,皇太極都以議和為話題,與明王朝不斷周旋,在戰與和之間縱橫捭闔:議和是為了選擇更有利的時機發動戰爭,而戰爭又是為了能夠選擇一個合適的時機促成雙方的議和。
但皇太極屢次提出議和,並不完全是出於兵不厭詐的軍事考慮,可以說在特定的一段時間內,他的議和舉動還是具有相當的真誠成分的。
曾經努爾哈赤一直希望明廷封其為王,以號令東北各少數民族。皇太極的實力雖然比努爾哈赤大為增強,但也一直希望同明朝保持友好,發展貿易。即使在攻明戰爭屢次勝利時,他在議和文書上也低明皇帝一字書寫,並接受了明廷要其遵明正朔、取消「偽號」的要求—在尚未達成議和協議之時,不書天聰年號只寫干支。
當其羽翼已豐,多次攻入內地,明朝已無法招架之時,他仍然多次發布告示說,願與明友好、議和。皇太極還把征戰中搶奪來的原明朝發給海西女真四部及蒙古諸部的敕書(實即與明的貿易許可證),一直保存到崇禎十二年(清崇德四年1639年),表明了他要與明朝發展貿易的願望。由此可見,明清之間原本是存在著議和成功的可能性的。
當然將這種可能性變成現實,明朝需要付出必要的代價,即承認後金(清)實體的存在,划出地區讓其統治,封其為王。這雖然損害了明統治者的威望,但卻可以平息戰火,安定遼東,減少困擾,最重要的是可以確保明朝「天朝大國」的地位。
用款封王的做法,在明朝並不是沒有先例。嘉靖年間,蒙古俺答汗出於與明貿易、要求封王的目的攻掠明邊境,致使京師多次戒嚴。明統治者在吃盡了苦頭後終於清醒過來,於隆慶五年(1571年)封俺答為順義王,並封其下各部首領以相應的官職,從而結束了長達幾十年的戰亂,使邊塞安寧數十年。這是以和制叛、以和取勝的先例,對清議和完全可以參照辦理。
兵部右侍郎兼右僉都御史楊嗣昌就曾在上疏中指出,俺答犯塞時與今日邊峰「前後酷相類」,俺答受封之後,薊門宣大一帶男耕女織,百姓生活十分安定。他認為「我朝撫賞為弱敵之第一策」,是為國家「久遠真切之計」。無奈滿朝文武之中,持這種見解的人少之又少,而且還不敢公開說出來。
皇太極的成熟與穩健,也促使他思考問題比群臣深入一層,比崇禎皇帝高出一籌。皇太極感到,目前內部的穩定局面是因為有明朝這一大敵才形成的,一旦失去這一大敵,清廷內部的穩定和諧將會隨之瓦解。只有在取得一些勝利之後,加強內部的整頓和對周邊勢力的馴服,才能維護自己的統治。
明崇禎十五年農曆五月,基於對敵我形勢的分析,儘管崇禎皇帝不倫不類的「議和信」讓皇太極看了很不爽,但皇太極還是委曲求全,熱情地接待了馬紹愉等來使,給予他們優厚的賞賜。經過半個多月的談判磋商後,農曆六月三日,在馬紹愉等人離開盛京時,皇太極派官將他們送到15里之外設宴餞別,並命軍士將使團護送到明朝控制的連山(今連山區)境內。
皇太極給崇禎皇帝寫了一封長信,托馬紹愉轉呈。信中,皇太極在追溯了後金(清)與明朝開戰的歷史淵源後,又談到儘管清兵已處勝勢,但仍願議和通好。
這封信的內容後來被收入《清太宗實錄》得以保存。從行文來看,皇太極的態度比較謙恭,在一番客套話之後,皇太極提出了不算苛刻的停戰四項條件,字裡行間完全沒有威脅的意味。
儘管如此,皇太極對明朝的誠意並沒有信心,他在信的末尾發出了最後通牒:「若不願和好,再勿遣使致書……約九月不至則治兵。」言外之意,和談一旦無望,只有兵戎相見了。
※明朝英雄人物詳解之戚繼光:創立戚家軍,平寇英雄實至名歸
※遊戲地圖集-《華夏宏圖》大明劇本-《萬裏海疆》
※明朝究竟做了什麼,讓國人那麼去懷念
※明朝人的工資收入和生活水平——另眼看明朝
※假設!如果中國古代沒有清朝,只有明朝會是什麼樣?
TAG:明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