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崗岩反艦導彈具備領彈功能?只不過是俄羅斯吹的一個牛皮
在反艦導彈的發展歷史上,俄羅斯的花崗岩導彈總是無法繞開的話題,大量軍事愛好者和科技工作者都將該導彈作為智能反艦導彈的鼻祖,對其擁有的領彈功能大肆吹捧。由於這種神秘的導彈迄今為止都沒有被公布出具體的性能數據、世人也沒見到它擊沉哪怕一艘從水面艦艇,雲山霧罩之下更顯神秘無比,上回說到俄羅斯吹牛臭名昭著,各種武器裝備名不符實,今天筆者就來再分析下俄羅斯的花崗岩反艦導彈。
花崗岩導彈,北約代號SS-N-19、研製時間為上世紀70年代,據蘇聯宣稱,該導彈最大速度超過2馬赫,射程550千米,可攜帶750千克高爆戰鬥部。據說一枚就能將美軍現役主力艦艇送入海底,制導方式採取慣性、指令修正和主動雷達制導。其中最為蘇聯人吹噓的就是所謂的智能化能力,這些能力包括:
1、採用網路感測器獲取目標信息,自主控制導彈飛行。
2、武器系統里有美國各類艦艇的目標資料庫,可根據目標特性、可能遭遇的電子干擾戰術、戰術編隊實施任務規劃。
3、擁有一彈對一艦、多彈對多艦、組彈對目標群的攻擊方式,可以使用數據鏈技術對目實施重新選擇、對戰場實時評估
4、引入「領彈」概念,在攻擊對手時一枚裝備先進探測與抗干擾系統的導彈在高彈道飛行,承擔領彈任務,其他導彈在低彈道飛行,構成衛星——網路感測器——發射平台——導彈——目標——領彈之間的閉合網路。
花崗岩的攻擊過程如下:
近程攻擊時,艦艇雷達和聲吶先發現目標所在,將目標信息諸元傳輸給導彈控制系統,導彈發射後採用慣性制導模式,指令修正,末端以10-20米高的掠海方式攻擊目標。
遠程攻擊時,由飛機、監視衛星、艦載直升機上的探測裝置先發現目標,目標信息由衛星傳輸到發射平台,導彈先升高到20000米高空再轉入70米巡航,由衛星和艦載直升機中繼修正,雷達導引頭髮現目標後掠海或俯衝攻擊。
飽和攻擊時,首枚導彈作為領彈按照一定的高度飛向作戰目標,其他導彈在低高度飛行,高彈道飛行的領彈通過彈間數據鏈將數據傳輸給其他導彈,如果領彈被攔截,則另外一枚導彈馬上升空指揮,進入目標視界後,彈群散開,各自開啟導引頭攻擊,可選擇目標的弱點突擊。
光看這些內容不禁會驚呆,蘇聯技術真厲害,居然在70年代就造出了這樣一款導彈,就是現代防空系統也沒有把握攔住啊,可以仔細分析這些技術後就會發現,在70年代生產出這樣的導彈根本不可能。
花崗岩的第一點能力即是可利用網路感測器獲取信息,這些網路感測器可以是海洋偵查衛星、艦載雷達或者潛艇聲吶,但問題是這些感測器本身的探測目標體制、信息精度完全不一致,除了艦載雷達外,根本不具備給花崗岩導彈指示目標的能力。特別是聲吶和海洋偵察衛星的偵查結果虛警率高的驚人,時至今日也不能作為反艦導彈的目標數據。
花崗岩的第二點能力是根據建立了目標RCS和電子干擾戰術資料庫,可以針對性的實施任務規劃,提高突防效能。這一點更扯,艦艇在海上的RCS在各個方向都不同、環境影響之下也會發生極大的變化。以70年代的計算機水平,花崗岩發射系統還不能對這些複雜的RCS有效識別,電子干擾戰術建模目前也是世界性難題,蘇聯人敢在70年代這麼吹也是膽大,如何實施任務規劃?
第三點重新選擇目標和領彈能力涉及都數據鏈系統。這一點就更扯淡了,數據鏈之所以叫數據鏈就是使用了數字信號處理技術的數字信號傳輸鏈路,但這種技術在全世界上世紀60年代中期剛剛解決了理論問題,硬體上根本不能實現,70年代末期開始,計算機和集成電路的廣泛運用讓數字信號處理技術有了很大的發展。但當時全世界的電子元器件水平都不能滿足數字信號的實時處理要求,更別說能在以2.5馬赫飛行的一群花崗岩導彈上正常工作了,而且要注意的是,集成電路技術突破在美國實現,蘇聯根本沒發展,那時候蘇聯的電子設備還普遍是電子管和晶體管,所謂的用數據鏈實現領彈技術根本就是瞎扯。
蘇聯有句經典的名言,保密不但要保先進,更要保落後,讓對手不知道你有多厲害。該導彈服役了20年後,任何西方機構對無法獲取導彈的詳細資料,只能對其進行性能預估,最終在庫爾斯克潛艇沉沒後被西方人打撈上來後才發覺上當,這種當我們中國人不能再上了!
※中國正研製哈利波特隱身斗篷,士兵穿上以後敵人看不見
※魚叉導彈年世已高不堪重任?經過多次升級威力今非昔比
※台灣陶式反坦克導彈大規模故障,為何還說它此次表現不錯
※魚叉導彈年世已高不堪重用?升級版052D攔截都很費力
※埃及接收第一艘追風級護衛艦,單價高達近20億人民幣
TAG:雲上的空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