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放下傲慢心,事事才順遂

放下傲慢心,事事才順遂

日行一善,一年行三百善,積善成德,改變命運。各位善友同修,早上好。在這美好的清晨,讓鳥語花香叫醒我們的心靈,迎接這美好的一天。接下來,跟隨雲谷禪師,開啟美好的早晨!

要學習佛的慈悲喜舍的無量心,而不是執相成迷,生起貢高我慢的心。

中國四大名山,每年朝山的香客如雲涌至,尤其是南海普陀山觀世音菩薩的道場,更是香火鼎盛。

有一位善士,帶著七歲的兒子,到普陀山朝拜。他帶著一對一兩百斤的蠟燭,請人抬著,準備獻給觀世音菩薩。

普陀山的佛殿里,每天燒香、點燭、供花的信眾,如過江之鯽。這位善士帶來的大蜡燭,香燈師父替他點了一會兒,不久就把它吹熄,因為其他的人也等著燭台使用。

這位善士看香燈師父把他的大蜡燭吹滅,換上別人的小蠟燭,很生氣說:「喂!我這幾百斤的大蜡燭,是上等材料做的,可以點上幾天幾夜,為什麼要用那些又小又丑的蠟燭呢?」他心中怏怏不樂,也無心觀賞普陀山的勝境,就帶著孩子啟程回家。

返鄉的途中,兒子忽然生了急病,幾天就死了,他強忍悲痛,帶著孩子的靈柩回家。

當他垂頭喪氣的邁進家門前,聽到一陣清脆的孩童聲,喊著:「爸爸!您回來了。」他驚恐莫名,心想:孩子明明死去了,怎麼可能復活重生,難道是妖怪現形嗎?

小孩子看到父親奇怪的表情說:「爸爸,我們在廟裡拜佛,人好多好多,一下子我就找不到您了,還好有一個慈祥的老婆婆帶我回家。」

他為了解開這個疑團,就把那具棺材打開來看,他看到棺材裡躺著的竟然是那一對幾百斤的大蜡燭,燭身上面寫著:「來意不誠,退回原處。」這位善士才知道是觀世音菩薩慈悲的度化他的愚痴無明,深感慚愧,感恩的淚水沾滿他的衣襟。

拜佛,是要學習佛的慈悲喜舍的無量心,而不是執相成迷,生起貢高我慢的心。

故事中的善士,供奉幾百斤的香燭,執著自己的大布施,卻輕視那些又丑又小的蠟燭。不知拜佛,貴在真心誠意,所謂「貧女一燈,光照大千」。蠟燭的大小,不在相上,在我們的心中。

我的香燭,我的花果,我布施多少東西,我得到多少功德。處處有我的計較分別,和佛菩薩論斤論兩的買賣,就像故事中所說:「來意不誠,退回原處。」心到神知。一分布施,功不唐捐,經典上說:「財進山門,福德施主。」信仰的真諦,來自我們的一片誠意。

今天的早課暫時告一段落,歡迎大家積極轉發分享平台上的好文章、善知識給更多的人,分享是一種美德,轉發就是積德行善!明天我們不見不散!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禪境 的精彩文章:

季羨林:人生在世,難得糊塗
中國式悲哀:英雄枯骨無人問,戲子家事天下知
王陽明:好好吃飯,好好睡覺,就是好好做人
對父母,永遠都要輕聲柔語
明朝最悲慘的一場戰爭:三大營全軍覆沒,名將幾乎死絕!

TAG:禪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