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所有物質都是意識的主體,宇宙出現生命不僅僅是巧合

所有物質都是意識的主體,宇宙出現生命不僅僅是巧合

引言

所有的物質都是意識的主體,這一點與宇宙演化帶來的自相似性有關。連續性的意識,就是在亞宏觀結構上的物質(有可能是DNA里的複製酶等)具有了對微觀量子的雙向性感應能力。任意數學上的存在,包括各種悖論,都在宇宙中有真實存在,即使這種存在是局部的。

麥克斯韋妖到意識的起源,所有物質都是意識的主體

看到一個問題:宇宙出現生命是否本身就是一個巧合?我想可能根本就不是巧合,而是必然。

一是現在有一個人擇原理,很多頂級科學家都認可的,溫伯格還用人擇原理作為「基本假設」推導出宇宙常數,和後來觀測數據較接近,這個接近已經很了不起了。

二是,或許自然界就是這樣,自相似性原理決定了必然在亞宏觀尺度上出現與微觀量子相似的某種「能力」,即量子的自由意志這種「能力」。這種能力也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物質演化的結果。

現在有一種觀點認為所有物質都是意識主體,即泛靈論,其實很多學者還真的這樣認為。物質之所以不具有我們理解的那種「意識」,但我想真的是這樣的,只不過物質,分子結構層面上的,也在演化中。物質從無機物到有機物,到高分子有機物。物質在演化中,逐漸的,在某個臨界點,出現了一種能力,即在亞宏觀結構上具有了和微觀量子能力屬性相似性的特徵,就是自由意志。

1871年物理學家麥克斯韋設計的一個頭腦實驗—麥克斯韋妖,如圖所示。起初兩側溫度相同,當高速分子由A向B運動或慢速分子由B向A運動時,妖魔就打開閥門令其通過,反之,當高速分子由B向A運動或慢速分子由A向B運動時,妖魔就關閉閥門。久而久之,高速分子都跑到了B區,慢速分子都跑到了A區,於是這個封閉系統的有序性大大增加,而熵就大大減少了。這是一個思想實驗,後來的科學家發現,即使找到了「麥克斯韋妖」,但無一例外的這個封閉系統都參與了與外界的能量交換。也就是說在更廣義上,還是擺脫不了熱力學第二定律。

法國物理學家L.布里淵(L.Brillouin)1956年發表《科學與資訊理論》專著,從熱力學和生命等許多方面探討資訊理論,把熱力學熵與信息熵直接聯繫起來:由於容器是密閉的孤立系統,妖處於絕對黑體中,它是不可能看清任何東西的,當然也就無法分辨分子運動的速度和方向,系統只能繼續處於原來的平衡態中。除非外面提供光亮,它才有可能看清楚並正確控制閥門,從而增加系統的有序性並使熵減少,即熵減過程必須伴隨著能量的消耗。

注意,布里淵提出的信息熵理論,麥克斯韋妖就是藉助外界的光,同時熵減過程伴隨能量消耗。

俄羅斯量子生物學家普普寧和格瑞爾菲曾經做了一個實驗,發現DNA可以影響光量子,也就是說DNA不僅可以接受光量子,還可以影響光量子,這就是「意識」,具有量子力學上的意識特徵,是雙向的互為影響才能稱之為意識。在地球很早起,或許就是某種特殊的高分子物質,有可能就是複製酶(replicase),這是一種具有自我複製能力的分子具有了對光量子的雙向感應能力。有充足的理由表明,現代人RNA中的複製酶可能類似於地球生命伊始就開始存在的複製酶。如果有人可以用實驗證明RNA複製酶可以影響光量子,那麼就可以說明這就是最早期具有「意識」的高分子物質,也可以說最早期的生命。

當今世界上幾種主流的意識理論,如彭羅斯的Orch OR模型,該模型指客觀還原(Objective Reduction,OR)發生在神經細胞微管(microtubule)中並由此產生意識的一種量子意識模型,其核心思想是:意識是微管中量子引力效應的結果。彭羅斯認為,微管中存在著「精心編製」的量子計算,微管蛋白(tubulin)的自身振蕩會使得其表面形成量子效應的疊加態(superposition state)。而當各態的質量和能量分布不均時,會影響各自的時空幾何曲率,在量子引力達到一定的臨界值時,疊加態的波函數就會坍塌。在坍塌的那一時刻,微管中就產生了意識瞬間。而連續不斷的意識瞬間則彙集成了我們所稱之為的意識流(stream of consciousness)。不同於正統的哥本哈根詮釋中認為波函數坍塌是外界觀察所引起的(主觀還原),彭羅斯則認為量子波函數的坍塌是量子引力所導致的,是自行坍塌,所以是客觀還原。

但現在也有很多研究意識科學的人並不認同彭羅斯的Orch OR模型。因為彭羅斯認為意識是「浮現」出來的,是不連續的,是可分的。美國心理學之父威廉-詹姆斯已經論證了意識不可分,他通過嚴密的論證認為物質的現象屬性無法組合,還沒有人能從邏輯上找出他的漏洞。

有一個零點場理論,認為意識主體不可分,且認為所有意識主體為同一意識主體,為同一個零點場,即不同人的「屏幕」本質上是同一塊「屏幕」,只是投射的內容或體驗的內容不同而已,如果把意識比作一塊對外界產生映射的「屏幕」來理解意識的話。

我認為所有的物質都是意識的主體,這一點與宇宙演化具有的自相似性有關。具有我們通常理解上的「意識」,就是可以產生連續性的「屏幕」,不可分的。這個能力如同那個麥克斯韋妖具有的能力。最原始的意識,就是意識起源,總結一句話就是在亞宏觀結構上的物質(有可能是DNA里的複製酶等等)具有了對微觀量子的雙向性的感應能力。

這種直接感應到的意識我稱之為I類意識,也就是無條件反射意識;而貓狗經過訓練可以看到它們具有條件反射意識,我稱之為II類意識;像人不僅僅具有上述兩種意識,其實還具有了在此之上的意識固化基礎上的系統化和工具化,這種,我稱之為III類意識。這三種意識,都可以認為是某一個巨大「屏幕」的「子屏幕」,即如同零點場理論中說的所有意識主體為同一意識主體,為同一個零點場。

人類的意識包含了以上三種形態的全部,而III類意識是人類區別其他動植物的關鍵。人類智力的基礎是產生意識信息的量子比特存儲能力,以及建立在存儲能力之上的量子(比特)糾纏網路,這個糾纏網路具有腦全息特徵,這是腦全息理論起作用的深層次機制。III類意識是思維處理的能力,包括邏輯鏈條、記憶整合等。每個人的第III類意識都是這個巨大屏幕的「子屏幕」。宇宙的糾纏時空網路和人的第III類意識,即意識量子糾纏網路具有相似性,這個糾纏網路具有無標度性,或許人類意識量子糾纏網路就是宇宙時空網路的部分和局部。

另外當今很多研究量子多體系統的,基本上都是從可結構化進行的。查爾默斯1994年對意識研究相關的問題進行了分類,認為存在簡單問題和困難問題。簡單問題可結構化,困難問題不可結構化。可結構化就是能夠用語言或用數字表達,不可結構化就是不能用語言或數字表達。另外,物質的物理屬性一般都可結構化,而物質的現象屬性或內在屬性不可結構化。對於意識,或者說具有意識的強人工智慧,將來的突破點就是如何找到一種方法,可以讓不可結構化模式「再現」,或者說能否「再現」需要證明。現在很多人研究說意識可以上傳存儲,這些如果真的可以做到,至少理論上證明可以做到,那麼不可結構化的方法也一定可以找到。

從芝諾悖論和托里拆利小號問題談物理的盡頭是數學

網上有一句話「物理的盡頭是數學,數學的盡頭是哲學,哲學的盡頭是神學」,突然有很多人討論。有人說這句話出自楊振寧的演講《美與物理》中的一段話,原視頻我也沒看過。也有人說是一個叫楊振華的人在佛教期刊上說的。

不知道這個盡頭是什麼意思?我想可能會讓人產生出有兩種完全不同的意思:一種是這個學科發展的時間上的盡頭;一種則是這個學科本身內涵上的源頭。

從第二種意思,內涵上的源頭來講,「數學的源頭是哲學,哲學的源頭是神學」倒是有道理的,因為數學的核心就是基本概念,數學上的基本概念,都可以認為與哲學上的概念相通的。就像前段時間一直爭論是0的概念一樣,最早一定是一個哲學上的抽象出來的概念,並不是現實中「可見」的抽象,而是通過可見再在思維上延伸後的概念。哲學的源頭是神學,哲學中的倫理學應該是從倫理宗教演變過來的;本體論也有神學的影子;方法論、邏輯學沒有神學的影子,是人的經驗總結。即使從內涵源頭上講,物理學的源頭也不是數學,而是人的經驗,如鐵球比羽毛下落速度快這樣的經驗。所以從第二種內涵的源頭上看,這句話是不對的。

那麼從第一種意識來看,這個學科發展的時間上的盡頭。從人的群體性進化角度講,人類主流認知體系(群體性意識形態)是人類意識從模糊化、隨機化(原始經驗)到固定化、系統化(宗教、哲學),再到意識工具化(近現代科學)的過程。群體性意識形態與作為人的個體從誕生、成長的意識進化走的是同樣的過程,個體的人就是群體性人類進化的濃縮版。人類意識的進化,是從模糊、隨機到固化、邏輯化的方向和趨勢的。未來有逐漸加重邏輯化的趨勢。所以,數學的盡頭是哲學,哲學的盡頭是神學,從時間箭頭看,肯定是錯誤的,我想原始人最早應該是產生了萬物有靈的觀念,這也算早期神學的話,這種觀念產生一定是比哲學要早。時間箭頭上看這樣的說法就有問題。

不過,物理的盡頭是數學,這句話要認真分析了。

人的感應能力會有極限,即使是藉助各種工具,仍然存在極限臨界點,在極限達不到的地方,允許邏輯上可行,不需要證偽的意識工具,或者說在極限達不到的地方,只能用數學方法。這就是物理的盡頭是數學。

在當今的世界上,有一些科學家認為數學是宇宙真實性的基礎,而非人類思維的工具。這種觀點進一步認為,在數學上可以發生的任何事情都會在各自獨立的宇宙中發生。或許數學上的存在就可以認為是真實的存在,而無需考慮感應(可證偽性的來源),我認為這本身也是根據不完全歸納法總結出來的「經驗」,方法論上的東西也是值得相信,即使它本身可能也是局部意義上的有效。

凡是符合邏輯的,就必定是存在的,即使是局部意義上的。因為人類感應有極限。

來看兩個數學上的悖論,這兩個悖論的內容都是網上複製粘貼過來的。現在主要重新討論、研究、理解悖論的結果。

芝諾悖論:「一個人從A點走到B點,要先走完路程的1/2,再走完剩下總路程的1/2,再走完剩下的1/2……」如此循環下去,永遠不能到終點。《莊子·天下篇》中也提到:「一尺之棰,日取其半,萬世不竭」。

義大利科學家托里拆利小號:將函數y=1/x,中 x≥1 的部分繞著 x 軸轉了一圈,變成下面的圖像(小號圖)

小號內表面積和體積如下:

這個結果是,一個體積有限的物體,但是它的表面積竟然是無限的。

芝諾悖論和托里拆利小號悖論都是數學邏輯上的悖論,我想即使是邏輯上的悖論,這種存在也一定是合理的。也就是說按照傳統的思維慣性認為可以無限的把路程分下去肯定不對,現實中時空可能就不是無限可分的,因為量子力學告訴我們存在普朗克時間和空間。

如果在19世紀以前,我們能從方法論上重新理解「凡是符合邏輯的,就必定是存在的,即使是局部意義上的。因為人類感應有極限。」這句話,或許很早的人類就能從邏輯上可以「提前」預知我們傳統思維概念中可能存在錯誤,即時空是不連續的。

任意數學上的存在,包括各種悖論,都在宇宙中有真實存在,即使這種存在是局部的。

實際上在今天,就已經有很多理論讓人左右為難了。

如多世界詮釋是一種假定存在無數個平行世界,並以此來解釋微觀世界各種奇特現象的量子論詮釋,其優點是不必考慮波的坍縮。這種思想「優點」就是剔除了人的主觀因素,繞過了「塌縮」和「觀測者」。而哥本哈根詮釋不認為波函數除了抽象的概念以外有任何真實的存在,我本人在今天以前是非常認可這一點,因為它同時還可以用量子原理較好的解釋意識的起源和機制。而多世界詮釋允許觀察不到的現象也有可能存在,在思想上就「先驗的」決定有觀察不到的存在,這一點和我們已知的哲學觀很像(如唯心或者唯物,都是先驗的設定某種存在,而把人的感應放在次要的位置)。

再說一個例子:超弦理論。當今可以說分成了兩大派別,一派是堅持不可證偽的理論不是科學理論,而另一派則說對手是波普爾的跟屁蟲。哈佛大學教授皮特·蓋里森(Peter Galison)指出雙方爭論的核心:「這是一場有關物理學本質的爭論。」宇宙學家喬治·埃利斯(George Ellis)批評弦理論說:「最讓我恐慌的是,若不能通過實驗檢驗的理論可以成為科學,那麼科學和裝神弄鬼的廢話,或者科幻小說也就沒了區別。」瑞典物理學家霍森菲爾德 (Sabine Hossenfelder)說:「『無需實驗證明的科學』,這個名詞本身就是自相矛盾的。」支持弦理論的一派不甘示弱,宇宙學家肖恩·卡羅爾(Sean Carroll)就在他的推特上寫道:「我們不可能提前預知什麼樣的理論可以正確描述世界。」緊接著,他又寫道:「只有缺乏哲學素養的科學家才會把可證偽性奉若聖經。」斯坦福大學的理論物理學家倫納德·薩斯坎德(Leonard Susskind)發明了一個新詞「Popperazzi」來諷刺扯著波普爾虎皮的科學家們(「Popperazzi」可譯為「波普爾的跟屁蟲」,「azzi」或「razzi」為表示「跟蹤者」的詞綴),依他來看,那些人都把科學想得太簡單了。前幾天有一位網友說翻譯成「波普仔」最適合,我看這個翻譯太有水平了。

所以,物理學的盡頭是數學,這句話我認可。

科學與互聯網、人工智慧之間的關係,到底誰推動了誰?

互聯網、人工智慧屬於科技層面的,而科學是與之不同的概念,狹義上的科學,我認為僅僅指科學理論,如牛頓力學、相對論等等,廣義上的科學應該講已經就是意識形態的一種,如今天常常所說的科學時代、這不科學等等,與歷史上的巫術、宗教、哲學都是一個範疇的概念。

科學(應該是科學理論,這裡按照習慣用語做縮寫),是群體性感應信息的意識工具化。這句話的意思有幾點特彆強調:群體性,感應信息,意識工具化,科學包含這三個關鍵詞,缺少任何一個關鍵詞,都不是科學。

這裡的意識工具化源於亞里士多德的《工具論》,亞里士多德的工具論是形式邏輯發展的基礎。對於科學,愛因斯坦說過「西方科學的發展是以兩個偉大的成就為基礎,那就是:希臘哲學家發明形式邏輯體系(在歐幾里得幾何學中)以及通過系統的實驗發現有可能找出因果關係(在文藝復興時期)。」(愛因斯坦文集),愛因斯坦的意思是:科學(因果關係)=實驗+形式邏輯。

互聯網、人工智慧等科技的發展,可以說為科學的三個層面都有提升:群體性,感應信息,意識工具化。群體性在科學時代主要表現為科學共同體,科學共同體的交流與認可在互聯網時代變得更加便捷和高效了;感應信息,互聯網技術如大數據等等與科學設備會有機結合,如各國天文觀測數據會匯總;意識工具化這塊,互聯網的升級版萬物互聯時代強人工智慧會製造出能夠進行形式邏輯的「機器」,即意識工具化也會逐步部分乃至全部交由人工智慧完成。

這是技術帶給人類認知的進步,而科學的發展也會反過來促進技術的發展。人類在腦科學直到意識科學如果有突破的話,那麼將來人工智慧技術也會帶來突破,現在達不到的具有「意識」的人工智慧將來或許都可以實現。

總的來說,科學和技術的進步,都是因為需求的刺激,現在的需求刺激都是由市場經濟引發的競爭和供需關係,而最猛烈的需求刺激則是多政治軍事勢力混戰下的最激烈的國家生存競爭,歷史上人類的思想大爆發都是發生在這種局部區域內的多勢力混戰中。

二戰結束至今,是人類思想認識上的休整期,主要是技術上的進步,而不是科學上的進步。

探索貓說:科學是人類群體性感應信息(即經驗認知)的意識工具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探索貓 的精彩文章:

月亮存在嗎?從符號化到奇點臨近談智力二次覺醒,新解李約瑟難題
很多終極理論或許都是不可證偽的理論
不能測量的存在是否存在?真空是一種存在嗎?
哲學與科學的相通與相悖 真的是宇宙創造了靈魂嗎
意識的起源:DNA感應光量子並影響光量子,具有感應的雙向性

TAG:探索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