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究竟有多少個大學排行榜?

中國究竟有多少個大學排行榜?

國人自古愛看榜 圖/南闈放榜圖

大學排行榜的實質是什麼,它的標準如何而來,它該給我們帶來怎樣的指向作用,這真是個大問題。

文/芝麻

打開度娘,輸入「大學排行榜」搜到的數字是12,900,000,和梁山伯聚義廳一樣,排名,尤其是大學排名簡直是人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人民群眾、各類機構動不動就愛給大學排名。

每年隨著高考臨近,各類大學榜單就開始粉墨登場,榜單一經發布,吃瓜群眾有的一笑置之,有的嗤之以鼻,更多的忙著在榜單上查找自己母校排名幾何。即使沒上過大學的,也不妨礙他們臨淵羨魚一番。

只是,大學排行榜的實質是什麼,它的標準如何而來,它該給我們帶來怎樣的指向作用,這真是個大問題。

在百度搜索「大學排行榜」

中國到底有多少個大學排行榜?

在全民高考的應試教育流水生產線上,隨之附生而來的各類高校排行榜多如牛毛。

中國人民大學高等教育研究室教育研究科科長舒穎崗認為:「大學排行榜有其存在的現實意義。學生可以通過它來擇校、選專業,民眾通過它來了解和認識大學,大學本身也通過排名來改進自身工作、調整發展方向。另外,任何一個排行榜都不能對大學進行全面無遺的評價,我們應該鼓勵更多的高質量排行榜的出爐。」

但是,目前中國大學排行榜之蕪雜豈是一個亂字了得。除了各種專門機構每年定期發布的中國最好大學排行榜,各大高校本身也有專設研究中心,不定期發布的大學榜單的習慣。

其他來自民間組織和網路的大學排行榜(如武書連版、中國校友網版本等)更是定期扎堆發布「中國大學最強前100名」等榜單。在此基礎上衍生出的二次榜單、分榜層出不窮。

各類榜單的評價體系基本是自說自話。因其背後的評價標準差異,各大高校在各大榜單上的排名各不相同。同樣是中山大學,在軟科《2017最好大學排行榜》上排名第9,而在艾瑞深中國校友會網發布的《2017中國大學評價研究報告》上則跌出前10,排在了第12位。

我有我的張良計,你有你的過牆梯,說得都很好,但還是不知道該相信誰。

ARWU世界大學排行榜評比標準

大學排行榜在排什麼?

首先一點,無論哪種排行,都是綜合院校,甚至理工院校排名前列,這個很好理解,所謂文無第一,武無第二。

在自然科學領域,學術是很容易分高下的,最高標準有獲得諾貝爾獎,以及費爾斯、craford等這樣的大獎,或者評上了各國科學院院士。而且,在《自然》、《科學》這樣的頂級雜誌上,以及影響因子從高到低的各種期刊(中科院貼cu心bao地分了區)發表了多少論文,被引用率如何,打開谷歌學術、百度學術這樣的軟體一看,一目了然。

相對而言,人文科學就更難以數據化衡量,雖然中國的歷史學科也有《歷史研究》、《近代史研究》這樣的頂級期刊坐鎮,但整體上沒有可數據化的評價體系。相比自然科學,語言文化差異更是構成中國人文學科研究成果跟國際接軌的隔閡。

與《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US NEWS世界大學排名》以及《QS世界大學排名》共同被稱為四大全球性大學排名的「世界大學學術排名」(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ARWU)是世界上影響力最大的大學排名之一,因其過分側重理工科而被詬病。

其次,理工科的科研成果更容易轉化為經濟效益,人文學科的價值更多時候是看不到摸不著的,以就業作為評價標準的高校學生就業收入排行榜,各專業收入排行榜,拋開學術水平,直指轉化變現(金)。如此一來,理工科、金融、經濟類的專業和學校又佔了先機。

在《自然》《科學》雜誌上發表論文是一些大學評比的加分項

具有參考意義的大學排行榜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了

學好數理化的確走遍天下都不怕,但人生不僅僅只有實用的科學技術,還有詩意和遠方,相比而言,人文科學帶來的更多是精神思想的美好。但在排行榜鋪天蓋地的功利思想指導下,當代大學生的精神世界一片荒蕪。

經過高考這場優勝劣汰的腦力選拔而進入高等教育學府的精英,在校園裡無所事事,正經事不做,只知道迷茫,畢業時只會說大學四年餵了狗,投身社會時競爭不過具備一技之長的職業專科學院學生。

錢理群教授 圖/百度百科

知名學者錢理群先生指出:「大學不僅僅使你成為一個有知識有技術有技能的人,更重要的是成為一個健全發展的現代公民。如果不著眼於這一點,只是按職業知識、技能的要求來設計自己的大學生活,那麼,你們中的許多人就很有可能在中學成了應試機器,到大學又成了就業機器,這樣來度過自己的青春時代,且不說會影響自己一生的長遠發展,單就個人生命而言,也太委屈自己了。」

無用之用還是有用只用,精神價值還是實用價值? 圖/Pixabay

追根溯源,這些把世俗成功定義為教育成功的大學排名,是惡性循環的淵藪。大學之美最主要的體現不在科研成果、經濟效益,也不僅僅是幾座老樓、綠樹、高山流水,更重要的衡量標準是人,以及從人的思想品質演化出來的學術精神和風氣。

離開了作為審美主體的人,客觀世界的美也只是空洞無物;離開了具有獨立思想和人文抱負的知識分子,大學校園蒼白而虛無。只有當我們綜合全面地從多維度去評判衡量一所大學,在冷冰冰的科研指數外補全人文價值溫度的時候,大學排行榜才真正具有了參考意義。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周刊 的精彩文章:

一位78歲的老人,在柏林的馬拉松賽道上重啟人生
《無證之罪》和《白夜追兇》好看到爆,國產懸疑劇要崛起了?
現代莎士比亞劇,一部英式男神製造機
當你追逐米其林的時候,到底在追求什麼?
因為「愛過」,所以拉黑!

TAG:新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