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普洱茶前發酵的真實實踐故事

普洱茶前發酵的真實實踐故事

往往當我們了解一個概念的時候,其實這個概念的產生已經被實踐了n多次,也就是說一個概念的形成,是由生產者多次反覆研製之後總結得出的,而不是憑空就會產生一個概念。 普洱茶前發酵這個概念,在普洱茶行業早期中一種存在,最常見的就是鮮葉被捂著,結果鮮葉紅化。僅這個工序的前發酵,對於品質的形成只是開始。 前段時間,一個茶山的制茶老闆到我店裡玩,不知不覺中就談到了他看到並且自己試製的前發酵普洱茶。整個普洱茶前發酵的大體操作流程是這樣的-茶山制茶老闆說。

捂鮮葉

如果你去過茶山並目睹鮮葉收購過程,那麼使用編織袋裝鮮葉應該有印象吧,這裡的捂鮮葉就是使用編織袋,裝上鮮葉把口子紮起。待到鮮葉葉片大部分紅熟化。具體用時為止,大多靠經驗。

拼配鮮葉

有了一批捂好的鮮葉後,就可以用新鮮的鮮葉和捂好的鮮葉拼配-摻和起來勻勻。接著就裝去殺青。

殺青

這個步驟跟現在正常的普洱茶工藝一樣,具體幾個參數是溫度、殺青鮮葉量、操作方式、殺青設備、殺青時間。

悶堆

殺青好之後,就進入悶堆,也叫渥黃。各地製作方法不一樣,而且時間長短也不一。

攤晾乾燥

這個步驟是制好的茶葉乾燥,乾燥方式多種,有太陽晒乾,有烘房烘乾,有自然晾陰乾(雨水期茶農小作坊一般是這種)。

製作緊壓茶

最後就壓制相應規格的緊壓茶(餅、沱、磚)之類的。而我那個茶山制茶老闆,只制到毛茶那步就沒繼續製作緊壓茶了。

制好之後,自然也對比著進行品評。相比而言,前發酵製作的毛茶湯色、滋味都比現代流行的曬青毛茶有更好表現。

而這種前發酵製作的毛茶,我印象中最早是在易武的一個村子裡喝到的。當時沒什麼深的印象。後面在勐海縣城一家茶企喝到,印象深刻。但這幾年茶山行走,發現技術一直在變。但唯一不變的就是樹還是那些樹,葉子還是那些葉子。 也許,雲南在捆綁了普洱茶之後,在大家印象中,什麼茶葉都是普洱茶。其實不是的,現在一群土豪們爭的老班章也好,冰島也好。大家都喝著的是曬青毛茶(雲南青茶-雲南綠茶的一種),卻偏偏要用普洱茶的名頭來炫耀,雲南人或者茶山的人更不用說,茶葉叫什麼不重要,重要的知道這是雲南的就足以驕傲,茶葉能夠換取更多別的東西就足以滿足。

我那個茶山制茶老闆,雖然只做到毛茶就沒做,但他偷師的那家茶企,則是做成緊壓茶(普洱茶)的。而且聽說做好之後並不直接投入消費市場,而是大規模的進行倉儲。或許,用不了多少年,這些倉儲的茶品就會在市場中出現,不知道出現的會是xx年代老茶還是某某新茶。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的精彩文章:

吳志斌:老火茶是中國茶界新晉「黑馬」
飲一杯茶,人生且悟了一半
在家自己做抹茶生巧,我才不羨慕他們出去玩oo!
醫書記載:韭菜籽加它泡茶,早晚一杯,粗了壯如牛,妥妥收藏
茶語,秋悟,禪思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