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俄語的默克爾遇到會德語的普京,為何總也擦不出火花?
當普京與默克爾對話的時候,用俄語的時候多,還是用德語的時候多?
外人還真難猜。
畢竟,普京年輕時就作為克格勃官員派駐前東德城市德累斯頓直至蘇聯解體,與當時的東德國家安全部密切合作,練就一口流利德語。
而從小在蘇聯管制下的東德長大、見證了柏林牆的建起和倒塌,默克爾的俄語水平足以讓她得到獎學金遊學蘇聯,她的舊日同窗還記得她借等公交車的時間抓緊學俄語的勤奮事迹。
論起對彼此國家文化的了解,這兩個領導人可謂不分伯仲;而論起在各自國家內掌握大權的長久度與牢固度,這兩個人也有得一拼。
當今世界,也許很難再找到另一對國家領導人如此「知己知彼」了。
然而,了解不等於理解,相知未必相親。在普京和默克爾近年互動不可謂不頻繁,卻很少是溫情脈脈的氣氛。
他們的分歧,不光是「愛不愛狗」
10年前的一場「狗狗風波」雖然在兩國外交史上只算得上是個花邊新聞,卻透出了普京與默克爾關係中的張力。
2007年,到訪俄羅斯索契的默克爾與普京會晤,談話間,普京的愛犬、黑毛閃亮的拉布拉多犬「科尼」突然闖進會場,默克爾當下神色有點發慌,雖然她很快恢復了自持風度。
普京對她說:「這狗沒嚇到您吧,它很乖的。」這狗繼續在默克爾面前逗留了好一會兒。
這件事當時被德國媒體廣泛討論,認為是普京為威懾默克爾而做的小把戲。
多年後在一次採訪中,普京解釋說他只是想活躍下氣氛,以為默克爾喜歡狗。
默克爾被狗咬過,所以怕狗。這件事德國人都知道,克格勃出身的普京不會不知道。
默克爾後來曾說,她看穿了普京的用意:「他想證實自己是個爺們兒……他害怕他自己的軟肋。」
2017年,德國《焦點》雜誌刊出《支持和反對默克爾的50個理由》一文,其中一條是「默克爾也許怕普京的狗,但不怕普京狗」。
「普京狗」這一稱呼招來俄羅斯政府的抗議。也許它是想形容普京的「兇猛」,但用「狗」來形容一國領導人無論如何是不恰當的,也透露出了德國人對普京普遍的戒備心理。
默克爾的政治導師科爾與戈爾巴喬夫一起洗過桑拿,她的前任施羅德常與普京勾肩搭背展示「哥倆好」情誼,退休後一直在俄羅斯財團掌控的北流天然氣管道公司里當高管。
普京的男性魅力在俄羅斯國內受追捧,在國際上也有一群擁躉。女科學家出身的默克爾卻明顯不吃這一套。
默克爾的執政風格向來是務實和理性。堅持與莫斯科對話,默克爾並非出於個人情感或任何價值觀信仰,而是深知德國及歐盟的利益與安全同俄羅斯息息相關。
2013年底爆發烏克蘭危機,默克爾始終堅持以非武力手段,通過外交和政治途徑解決,主張加強與俄羅斯在安全領域的合作。默克爾與普京為此至少通了幾十通電話,會談多次。
只是,德俄立場差別太大,難以彌合。在普京看來,歐盟東擴竟然想囊括近在俄羅斯門口、且歷史淵源甚深的烏克蘭,實在欺人太甚。
媒體曾報道,在澳大利亞布里斯班G20峰會期間,默克爾和普京就烏克蘭問題單獨會談了近4個小時。
兩人語言溝通無礙,沒有使用翻譯,卻最終不歡而散。一向冷靜的默克爾出來時「一臉慍怒」,對普京毫不讓步十分不滿。
靠不近,離不開
克里米亞很快併入俄羅斯,歐盟啟動對俄制裁。最近又一次延長制裁時間到2018年3月中旬。
上海外國語大學中德人文交流研究中心副主任毛小紅說,默克爾的對俄立場很明確,就是希望俄羅斯遵守德、俄、法、烏四方在2015年2月達成的《明斯克協議》。
目前烏克蘭東部衝突並沒有緩解跡象,地區衝突已經升級為內戰。烏克蘭東部民間武裝鬧獨立,提出建立"小俄羅斯國"。
德國認為這是俄羅斯軍事干涉在起作用,俄沒有遵守協議。從這個角度來看,俄德關係短期內修復的可能性不大。
自歐盟對俄實施制裁以來,俄德雙邊貿易一度持續走低,對德國的影響比對俄羅斯的影響小得多。
不過,今年上半年,德國企業的俄羅斯業務增長明顯。2017年1月至5月期,德國對俄出口額比去年同期增長超過28%,兩國貿易往來同期猛增32%。
德俄關係轉圜機會也許還有賴美國「助攻」。美國總統特朗普上台後,新一輪對俄制裁十分嚴厲,直接影響歐盟對俄投資企業的利益。尤其在能源領域,德國帶頭的歐盟國家尋求擴大使用綠色清潔能源的比例,德國已宣布放棄核能開發,對俄羅斯的天然氣需求大大增加。
美國的制裁會讓投資俄-歐天然氣管道建設項目的德國企業受損,而美國自己的小算盤是擴大美國頁岩氣的海外市場。德國和歐盟對於特朗普政府「美國利益優先」的種種做法非常不滿,公然嗆聲。
另外,特朗普退出歐盟積極促成的《巴黎協定》,還不斷明示暗示美國通過北約機制對歐盟提供安全保護「虧了」。默克爾因此多次告誡過歐盟:不能太指望美國,歐盟得靠自己前行了。從這個角度來看,德國政府也許會從德國切身利益出發,對俄做出一定的讓步。
這次聯邦議院選舉,德國各大政黨都在競選綱領中擺明對俄立場。默克爾領導的基民盟及其姐妹黨基社盟(合稱聯盟黨)立場是呼籲俄羅斯遵守明斯克協議,但強調願意繼續開展對話。
其他有望進入議院的黨派中,聯盟黨的主要競爭對手社民黨主張緩解對俄緊張關係,只要俄羅斯肯逐步兌現協議中的承諾,可逐步鬆綁對俄制裁。自民黨和綠黨對俄指責更多、更加強硬。
出乎外界意料的是,表面上最「親俄」的是極右翼的德國選擇黨,其競選綱領呼籲取消對俄制裁,加強對俄經貿合作。
今年8月,該黨還組織過「俄羅斯日」活動,主要是為了迎合德國境內約300萬的原德裔俄羅斯人及其後代選民。這些人本是基民盟的鐵杆粉絲,但他們作為「半個外來者」,對默克爾吸收大量中東難民的政策極為不滿,紛紛轉投以排外主義聞名的選擇黨。
毛小紅分析,與俄關係是否較快緩解,取決於大選後組閣方式。沒有意外的話,默克爾的基民盟仍是第一大黨,一個可能是聯盟黨繼續與社民黨組成「大聯盟」,那麼有望在施羅德等人的推動下使俄德關係趨向緩和;如果聯盟黨選擇與自民黨、綠黨組閣,德俄關係恐怕還會僵持一段時間。
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如果默克爾繼續在台上,德俄對話通道不會關閉。默克爾與普京也許「個性不合」,但雙方都是精明的領導人。
即使在2014年烏克蘭危機鬧得最凶的時,默克爾也曾說過這話:「我們知道歐洲中長期的安全只能通過和俄羅斯一起努力才能得到保障。」
-END-
監製:李大偉
記者:沈敏
編輯:唐志強
※默克爾雖贏了大選 但還有這些頭疼事兒要解決
※默克爾與背後的男人:他不姓默克爾,她也不姓紹爾
※天下人物:默克爾,「將歐洲扛在肩上的女人」
※德國新政府政策展望:民粹主義構成重大挑戰
※默克爾頭號對手舒爾茨:曾酗酒試圖自殺,無大學學歷
TAG:新華國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