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天下:學修身之道
書籍是人類的朋友,而讀書則是人類的親密朋友。在讀書的過程中,我們能培養文化修養;經常去研究,去讀,去思考,便能從中央到地方找到新的知識點,正所謂「溫故而知新」,還可以把知識點牢牢地記住,就像刻在腦海里一樣。「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只有多讀健康有益的書,努力地學習,才能為自己幸福的將來奠定良好的基礎。
《平天下》簡介
黨的十八大以來,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高度重視傳統文化,大力弘揚作為我們民族「根」和「魂」的中華文化,繼承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並賦予中華傳統經典以新的時代內涵。 為了讓廣大幹部群眾更好地吸取蘊含在中華傳統經典中的豐富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智慧,人民日報海外版精心編寫了《平天下》。全書從《大學》《中庸》《論語》《孟子》《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老子》《史記》等眾多典籍中精選了一百四十餘條古典名句,按中國古典的政治理路,分為修身、為學、民本、官德、治理、天下六個篇目。不僅對原文進行了精練的現代漢語解析,而且深入發掘和闡發了其富有時代意義的思想精髓,進行創造性轉化,使之具有當代價值,從而豐富我們的修身為學和治國理政智慧。
-第6期-
選段出處:《平天下》
修身篇(選段)
石可破也,而不可奪堅;丹可磨也,而不可奪赤。
【典出】《呂氏春秋·誠廉》
【原文】石可破也,而不可奪堅;丹可磨也,而不可奪赤。
【釋義】石頭再怎麼破碎,依然是堅硬的;丹砂無論怎麼磨損,依舊是紅色的。堅硬是石頭的本質,紅色是丹砂的本色,因此,它們不會因為外力而改變固有的本性。以物喻人,在全面深化改革的今天,面對複雜局勢和各種誘惑,領導幹部能否經受考驗,還是要先問問自己,什麼是共產黨員的本質。
毛羽不豐滿者,不可以高飛。
【典出】《戰國策》
【原文】秦王曰:「寡人聞之:毛羽不豐滿者,不可以高飛,文章不成者不可以誅罰,道德不厚者不可以使民,政教不順者不可以煩大臣。今先生儼然不遠千里而庭教之,願以異日。
【釋義】毛羽不夠豐滿的,不能展翅高飛。《易經》的首卦:乾,便講了從潛龍勿用、到飛龍在天的演進過程。這個基礎就是要學會「沉潛」,不斷積蓄能量,豐滿羽翼,以待時機到來。積累越厚,後勁越足。對個人成長來說,「沉潛」是必要的學習積累過程,「人不知而不慍」,耐得住寂寞,也是種磨礪。現在社會風氣浮躁,經商的想一夜暴富,為學的想夜成名,當官的想一夜騰達,但都不想扎紮實實做點基礎功課。有時看似一時得志,但基礎不牢,地動山搖,終究是夢幻泡影。
君子檢身,常若有過。
【典出】《亢倉子·訓道篇》
【原文】人有偏蔽,終身莫自知已乎?賢者見之寬恕而不言,小人暴愛而溢言,親戚憐嫉而貳言。人有偏蔽,惡平不自知哉?是故君子檢身常若有過。
【釋義】君子檢點自身,隨時反省,就像常有過失一樣。人貴有自知之明。(亢倉子》說,人們對自己的認識都會有」燈下黑」的時候。賢人因為性格寬容而不願意多提他人短處,小人因有求於你而多有吹捧,親戚因可憐你、愛護你所以常順從你的牌氣。久而久之,自己也容易產生完美的幻象。所以,修身要像面對鏡子一樣,時時反觀自身,檢視不足。這是反身而誠、反求諸已的修養功夫
團團心得
「人貴有自知之明」。這句話可以很準確的概括今天推送的這三句話。君子之所以被人們尊稱為君子,自然有比常人做得好的地方。君子知道修身養性,時刻反省自己,就好像有錯誤一樣。君子還知道厚積薄發。只有夯實了基礎,未來才有可能有施展的空間。君子更知道要有自知之明。自知之明不僅體現在要認識自己,還要了解自己,最終知道如何做到最好的自己,無論如何都不可以改變自己的心志。「千磨萬仞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說的就是不管遭遇何等的災難,只要初心還在,都要義無反顧的堅持著!作為黨和人民信任的領導幹部,要牢記自知之明的重要性,守自己應守之義,盡自己應盡之責。
團團期待與你共讀經典
在公眾號下方留言可入選精彩點評哦!
圖片 | 白昆冬
主播 | 魏鈺
後期 | 曲佳雨
編輯 | 曲佳雨 王子涵
責編 | 王子尖
審核 | 段佳慧
TAG:師大團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