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藝術沾邊》第107篇 楓丹白露之艷
大家好,觀復博物館是馬未都先生創辦的新中國第一家私立博物館。請關注我們的頭條號,我們不定期為粉絲贈送觀復博物館的文創產品。
靜篤君按:她身上的美,綴於三點:額頭上那一顆白珍珠,以及胸前那兩粒粉「珍珠」。
十六世紀法國文藝復興畫家克盧埃(Fran?ois Clouet,1510-1572)創作的名畫《沐浴中的貴婦》(約1571)主旨複雜,內容矛盾,為藝術史家的解讀展開了巨大的想像空間。同樣,從題材上來說,它也很難被歸類,研究者難以定論,它到底應該歸屬於肖像畫,還是風俗畫,抑或是情色畫。克盧埃在完成這幅作品之後一年就死於聖巴托洛繆大屠殺,從此無人知曉,這位半裸的貴婦到底是誰,她比維納斯還要神秘。
▲ 油畫《沐浴中的貴婦》(約1571)
克盧埃作
現藏於華盛頓國家美術館
畫中女主角那面具一般的臉龐更是令史家難以確認她的身份。而身為職業宮廷畫師的克盧埃是歷經了弗朗索瓦一世(1494-1547)、亨利二世(1519-1559)和查理九世(1550-1574)的三朝元老級畫家,加之女主角身上所顯示的那些高貴特質,使大部分藝術史專家都認為,這位沐浴的貴婦應是法王后宮中人。第一個疑似女主角,是亨利二世的「寵妃」——黛安·德·波迪耶(Diane de Poitiers,1499-1566),她不僅國色天香絕世獨立,更是能真正做到傾國傾城:亨利二世在位期間,黛安與比自己年輕二十歲的國王一起執政,權傾朝野,是當時法國最重要的女性政治家。
▲ 壁畫《亨利二世與黛安·德·波迪耶》(16-17世紀)
楓丹白露畫派
現藏於法國唐萊古堡
在法國唐萊古堡的壁畫上,這位赤裸的美白甜就是黛安,她一隻手扶著亨利二世的肩頭——這位法王衣甲冠胄,彷彿戰神馬爾斯守護著愛神維納斯。
▲ 蛋彩畫《黛安對鏡》(約1590)
楓丹白露畫派
現藏於瑞士巴塞爾藝術博物館
▲ 《黛安對鏡》(約1590)
楓丹白露畫派
現藏於法國第戎美術館
另外兩幅被藝術史家解讀為黛安·德·波迪耶的肖像畫,分別收藏於瑞士巴塞爾藝術博物館和法國第戎美術館。它們都是楓丹白露畫派的作品,為我們展現了法國十六世紀理想的女性美。畫中的黛安對鏡梳妝,展現著一個柔懶情婦所特有的魅力。她身上的美,依舊綴於三點:額頭上那一顆白珍珠,以及胸前那兩粒粉「珍珠」。同時黛安的眼神與表情卻又向觀者傳達了一種莫名的冷酷,如同那面會騙人的鏡子,折射出複雜的政治現實,提醒著觀者不要被感官的錯覺所迷惑;但當你正要反思愛之不合時宜時,你卻總會忍不住多看她一眼,黛安就又會用她那無常之美告訴你:正是她這樣的女人,才使得現實中那些無聊的政治遊戲變得讓人慾罷不能,騎虎難下。
▲ 畫琺琅牌飾《黛安馭獅輦》(約1600年)
利摩日出品
現藏於大英博物館
另一個被懷疑為克盧埃《沐浴中的貴婦》(約1571)畫中女主的是瑪麗·圖奢(Marie Touchet,1549-1638),她是法王查理九世(1550-1574)唯一的情人:
▲ 蝕刻畫《瑪麗·圖奢肖像》(十九世紀)
私人收藏
瑪麗是查理九世身邊唯一一位可以平息王之暴怒的人,一直到死這位年青的國王都對她保持著獨一無二的忠貞不渝,不過這也許只是因為他的生命太短暫,他畢竟只活到24歲,但卻用他那易逝的生命給了瑪麗巨大的自信——她在歐洲歷史上留下過一句名言:「這個德國女人可嚇不住我。」(L』Allemande ne me fait pas peur.)被出身平民家庭的瑪麗極度蔑視的「這個德國女人」就是查理九世的正宮娘娘——奧地利的伊麗莎白(Elisabeth von ?sterreich,1554-1592),來自血統高貴的哈布斯堡家族,神聖羅馬帝國皇帝馬克西米利安二世(1527-1576)的掌上明珠。
▲ 油畫《奧地利的伊麗莎白,法國王后》(約1571)
克盧埃作
現藏於巴黎盧浮宮
那麼,這位奧地利的伊麗莎白是否也可能是克盧埃畫中那位沐浴貴婦的原型呢?請見下文。
下期預告:最貞潔的王后
我們每天發表歷史藝術文物相關文章及馬未都錄製的視頻,同時發送館藏品照片,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請轉發到朋友圈和朋友們一起分享吧!謝謝你!
※令狐花初露頭角 觀二代單挑館長
※朱元璋到底有沒有搞水銀剝皮的酷刑?
※《與藝術沾邊》比維納斯還要神秘的她是誰?
※收藏馬未都:中秋放個假 吟詩品杯茶
※馬未都:南非行~背負殺戮的收藏
TAG:觀復博物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