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嚴經】二十五圓通之二十五 觀耳根(三)
子二、別明破陰
個別的說明破除五蘊的相貌。
分五:
丑一、
圓破色陰超劫濁。丑二、
圓破受蘊超見濁。丑三、
圓破想陰超煩惱濁。丑四、
圓破行陰超眾生濁。丑五、
圓破識陰超命濁。丑一、圓破色陰超劫濁
色陰就是我們的執礙,有執礙的的部分就是色陰,超越劫濁。
所入既寂,動靜二相瞭然不生。
所入,當我們耳根的根,面對聲塵的時候產生的一種執取,對聲塵的執取就是所入,就是我們所對治的煩惱。你念念的迴光返照,正念真如的功夫生起的時候,慢慢慢慢就把耳根攀緣聲塵的執取,慢慢慢慢既寂,寂就是慢慢的寂滅下來,把它消滅掉叫寂,所入既寂。有什麼功德呢?動靜二相瞭然不生。
它所破壞的有二種結,一個動結,一個靜結。
我們剛開始第一個結,最粗的就是動,有聲音的叫動,沒有聲音叫做靜。我們一開始會去攀緣動態的聲音,慢慢慢慢的你開始迴光返照,注意那個聞的功能,能聞是誰,安住在這個聞就好,這個時候動態的聲音對你已經不能產生干擾,我們可以說你脫離了動結,但是動結一脫離以後,靜結馬上現前,因為這六個結是一個消失,另外一個馬上現前,這時候靜結現前,就是那個沒有聲音的相狀現前。
當然這動靜二相都是同時存在,你看我們現在可以聽到二種聲音,一個是有聲音,一個是沒有聲音,沒有聲音也是一種聲音,只是我們平常感覺不出來。但有聲音的相狀被你脫離了以後,那無聲的相狀現前,我們還是對外產生執著,這個時候在入的功夫,迴光返照,再把那個沒有聲音的執著也消滅掉。
它是怎麼消滅的呢?瞭然不生,你一方面清清楚楚的了解它的存在,一方面我觀察它是緣起性空,它本是無生。
我想我們在修大乘法,我前面說過很多次,大乘佛法的空觀,它是即空、即假、即中,從假入空,它是在一種不破壞假相的角度之下修空觀,這叫瞭然,瞭然就是你不一定要把這聲音拿掉,你就在有聲音當中當下就能夠觀察它,它是因緣生,緣起無自性,它生它的,你那個明了的心本自無生,叫瞭然不生,了了分明,但是當下就是無生。
這地方是說明他當時的觀照是這樣子的。
※我們為什麼要念佛?
※佛教徒如何過合理合法的感情生活
※八種過失會讓我們不能生起智慧
※【楞嚴經】二十五圓通之二十五 觀耳根(二)
※佛以牧牛示比丘
TAG:小和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