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技巧 理論篇 終結你的選擇困難症 讀完這個就能愉快的買相機了
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越來越富,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往「窮三代」和「毀一生」的火坑裡跳。很多現代人的通病就是不懂裝懂,於是憑著自己的自信就去大膽的選購單反相機和鏡頭,買到家之後,發現使用的感覺和自己的購買預期怎麼不一樣。其實對於新手來說,選購單反相機和鏡頭有很多的誤區和坑,今天我們就給大家說道說道。
真的!小心這些坑!攝影新手如何選單反
像素越高就表示畫質越好嗎?
像素一直是相機廠商宣傳的一個重要指標,這幾年的相機像素大戰使得不論是入門單反還是高端單反的像素都普遍飆升。現在入門單反的也可以買到2400萬像素的機型,市面上超過3000萬像素的高端機型也越來越豐富。那麼像素越高就能代表畫質越好嗎?這其實是一個誤區。
大家都知道尼康上一代旗艦單反D4S的像素只有1600萬,而入門級產品D3400的像素達到了2400萬。售價上尼康D4S比D3400貴出幾十倍。你能說D3400的畫質比D4S更好嗎?
感測器尺寸是固定的大小
眾所周知不論是APS-C畫幅還是全畫幅的感測器尺寸都是固定的,在同樣尺寸的感測器上增加更多的像素點,勢必會對畫質、銳度等方面有一定影響。我們打個比方,把像素比做電視的尺寸,像素越高電視的尺寸越大。電視的尺寸不斷增大,我們覺得看著視覺感受越來越好,越大越清楚。但是電視尺寸增大到一定程度之後,比如40寸,我們如果還是以同樣的距離觀看,就會發現像素點的顆粒感越來越嚴重。如果變成60寸、80寸的電視,顆粒感就會特別明顯,所以越大越清楚這個概念就不再適用了。因為信號源的解析度不變,所以畫面放大以後畫質反而變差了,回到相機這邊的道理是一樣的。
用超高像素的機身時,千萬別手抖,抖動效果會被放大的
所以說像素越大畫質不一定越好。現在的入門單反相機和中端單反相機的像素已經普遍邁向2400萬級別,對於新手來說完全夠用,也比較好駕馭。比如新手購買佳能5DS R這種5000萬像素級別的單反,首先要練就的是一雙鐵手。原先較低像素單反拍攝後看不出來的輕微抖動的畫面,在高像素機器上就會被放大,畫面會虛掉,這樣對於新手來說,拍照的成功率會大幅度下降。
另外還有一個問題,新手購買高像素單反之後,還需要擴充自己的電腦硬碟空間,並且為相機配備一張大容量、高速度的存儲卡,這無形之中就又增加了巨大的花費。
每次當朋友問起小編,該如何去選擇相機的時候,我總是陷入深深的思考,我該如何回答才好呢……然後我請教了資深器材黨耕三於是有了這篇文章。
當手機越來越普及時,我們經常會遇到一些問題,那就是究竟我們是否還需要一台照相機?對於專業攝影師來說毋庸置疑,但對於初學者來說其實同等重要。手機能帶來最「傻瓜式」的拍攝體驗但卻不能讓你了解照相機的使用,所以如果你是一名攝影初學者,一台真正的「照相機」一定是必要的。
當然話說回來,沒錢談一切都是扯淡。所以請謹記在預算之下對器材的選擇做出決定,當你已經設定好了資金限額在進行以下幾點進行參考。
機身夠用就好
對初學者來說,具備手動擋(M)功能的相機必不可少,因為全自動相機可能並不會讓你全面的了解攝影原理。因此我們推薦微單和單反相機。至於畫幅的話,俗話說「底大一級壓死人」,全畫幅相機當然相對更加出色,所以資金充裕的話建議直接上全畫幅。可問題並不絕對,隨著感測器技術的成熟,APS-C甚至M4/3畫幅的單反或者微單相機也相當成熟。如果資金有限,佳能、尼康、索尼、富士、奧林巴斯等品牌的入門單反和微單相機都可以成為你學習攝影的工具。
總結一下,資金充裕可以考慮佳能5D4、5D3、佳能6D、尼康D850、尼康D810、尼康D750、索尼A7系列之類的全畫幅相機。如果資金有限,佳能750D、尼康D7200或者索尼A6000、奧林巴斯E-PL7之類的微單相機也都可以參考。
不要相信論壇上各家擁躉者的口水仗,那永遠都是誰也或不清楚的爛賬。對初學者,任何一家的機身差距都不會特別大。
合理選擇鏡頭配置
一枚定焦鏡頭還是必不可少的。那麼選擇哪個焦段的定焦鏡頭呢?對於初學者來說,建議50焦段的定焦比較適合入門。想想當年膠片時代的套機清一色用50mm做套機鏡頭便可知。有句話叫「任何攝影者都需要一枚50的定焦鏡頭」,此話非虛。
個人體會,定焦鏡頭最難出好作品的三個焦段依次是:28mm、35mm、50mm,但也是誕生最好作品的三個焦段。如果入門的話,建議先入手50mm定焦,到一定程度可選35定焦。
50mm f/1.8 這個鏡頭無論是佳能還是尼康,其價格都很便宜,才500-700元之間。喜歡拍人像的也可以考慮35mm或者85mm這個焦段, 35mm比較適合人文風景, 85mm更適合人像,可以拍出虛化的感覺。目前佳能或者尼康的85mm f/1.8 焦段鏡頭並不貴,價格在2000多元。
旅遊必備廣角鏡
廣角鏡頭是必備的,因為風光攝影是任何器材都避免不了的。你可以不買超廣角(一般是10mm至20mm之間),因為太廣了不容易控制,且畸變都相對較大。
24-35mm至50mm這個焦段的廣角是最常用的,旅遊也好,普通拍攝也好,你一般都會在這個焦段混。建議你購買一枚廣角鏡,覆蓋24-35mm焦端就可以。不用追求超廣,也不要追求「一鏡走天下」。
需要注意的是,在APS-C畫幅上有一定的鏡頭係數比(這也是稱它為截幅的原因)。佳能的是1:1.6(1D系列是1:1.3),尼康索尼賓得為1:1.5,也就是說你買了一枚10-22mm的鏡頭,10mm端是針對135全畫幅來說的,到了APS-C上你就要乘以1.6或者1.5,那麼就變成了16mm或15mm,10-22mm的鏡頭變成了16-35.2mm或15-33mm。
因此 24mm的焦段在APS-C上就變成了38.4mm,就不再是一般意義上的廣角了。理論不講了,提醒的就是APS-C上購買鏡頭的時候,不要忘了係數比。
推薦幾隻旅遊變焦鏡頭
18-200mm這個焦段,便宜實用,無論佳能、尼康還是副廠的騰龍、適馬都是很好的旅遊鏡頭。
微單相機套機鏡頭一般足夠使用,無論是索尼的16-50mm還是奧林巴斯的14-42mm,一般都覆蓋了廣角到中長焦的常用焦段,日常足矣。
長焦鏡頭謹慎選擇
初學者來說,長焦鏡頭不至於讓你很糾結(仔細看看某些論壇,糾結的人一般集中在中焦和廣角上),因為長焦你使用的機會實際不會太大。不過對於某些人來說,長焦卻是必備的。一方面長焦在景深控制上,都比中焦和廣角要好些,而是長焦能拍到距離相對較遠的位置。
對於掃街、打鳥、特寫、某些風光攝影上來說,長焦是不可替代的。建議是初學者不用把太多精力放在長焦上,以實惠性價比為主。70-300或70-200這些長焦變焦都足以應付大多數拍攝,超過300以上的長焦除了體積較大外,一般用途有限,所以謹慎選擇。
三腳架很重要
三腳架雖然很重要,但卻不是必需品。對於風光愛好者和經常拍攝長曝光以及夜景的愛好者來說,三腳架不可或缺。但是對於人文題材和人像拍攝的話,三腳架則是個可有可無的附件。
好的三腳架能提供穩定的拍攝環境,同時也是慢速快門或B門的必須的執行者。如果你覺得三腳架麻煩,獨腳架也是個選擇(據說還可以當拐杖,反正我捨不得),前提是你必須買這麼個東西。
至於品牌上,捷信當然不錯,主要是價格你受不受得了;日產的金鐘就不錯,價格也相對合理;國內的百諾算最好的了,佳鑫銳也大有趕超之勢。牌子意義不大,建議是能買碳纖維材質的,就別買鎂鋁合金的,因為你得考慮你出門時候的負載量。當然相對輕便的碳纖維價格也高。
H&Y偏光鏡
附件外設不能可有可無
UV鏡(保護鏡)?如果愛護你鏡頭就買一個無妨。閃光燈?機身自帶的話,沒必要花幾千去購置外閃,你也不會經常拍婚禮和室外模特特寫的。
CPL鏡?反差我們還是要的,不過如果你不是驢友或者不太去氣候特別不錯的地方,幾百甚至上千的B+W濾鏡沒必要,還那句話,以便宜為主。氣吹、鏡頭筆?一般都是賣相機商家贈送或者忽悠你購買的,用途當然有但是不必過分追求品牌,夠用即可。
點擊展開全文
※攝影技巧 理論篇 技術用到時方恨少 攝影師親身體驗並建議的九個攝影小秘訣
※攝影技巧 後期篇 純LR調色 森女風日系小清新Lightroom調色教程
※攝影技巧 理論篇 不比不知道 全畫幅和非全幅的差別有多大
※攝影技巧 創意篇 突出重點錦上添花 教你如何妙用前景支起作品架構
※攝影技巧 紀實篇 走在路上拍什麼 9招致勝的紀實攝影構圖法
TAG:行攝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