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師記錄下蘇聯解體前的樣子,看了這些照片,彷彿回到了那個年代
美蘇爭霸表面上是國家軍事較量,實際上也是國家策略能力的較量。當時蘇聯比美國落後的不光是自然科技(比如潛艇),還有被很多人忽略的另一種重要科技—戰略能力。美國不光研究潛艇的教授比蘇聯多,研究「戰略管理」的教授也比比蘇聯多很多。
紅場上排隊的少先隊員
其實,冷戰是美國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高棋,項莊舞劍意在沛公,沛公是誰,是大英帝國,蘇聯不過是個豎起來的靶子。
美國為了樹立美元霸權,需要瓦解英國殖民地內的英鎊自循環。一手策動老牌歐洲國家的殖民地的獨立運動,一手拿蘇聯的軍事威脅嚇唬歐洲列強。
街頭義務掃雪
通過美元霸權的樹立,美國可以整合世界絕大部分國家的資源為己用,蘇聯只能靠著社會主義共助圈子的國家輸血。 特別是70年代,美國對中國的一系列又拉又打,分化離間中蘇的手法收穫了成果,中國正式倒戈美國陣營,給蘇聯致命一擊。
街頭的乞討者
星球大戰只是美國下的這盤大棋當中將軍的一步,只是被大家注意到了而已。形成將軍之勢是需要很多鋪墊的。 蘇聯的倒下只是美國摟草打兔子。真正的勝利是把大英帝國從競爭對手收編為馬仔
蘇聯女工人
工廠女工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吧: 其實美國也差點被拖垮了。 整個70-80年代初,由於第一次石油危機和越南戰爭的影響,美國的經濟增長几乎陷於停滯,里根上台的1981年,美國GDP增長率0.1%,而失業率卻高達7.1%,消費品的物價上漲12.4%。里根和他的繼任者布希都是… 顯示全部 想從另一個角度來回答:就是其實美國也差點被拖垮了。整個70-80年代初,由於第一次石油危機和越南戰爭的影響,美國的經濟增長几乎陷於停滯,里根上台的1981年,美國GDP增長率0.1%,而失業率卻高達7.1%,消費品的物價上漲12.4%。里根和他的繼任者布希都是大規模提高國防預算,並且增加政府赤字減少社會福利,而且靠著中國開始改革開放開放市場,經濟才重新有了起色。老布希為什麼搞死了蘇聯還沒能連任,主要就是因為任內加稅的原因,柯林頓為什麼大家都很懷念他,因為他靠著蘇聯解體的餘利,搞好了經濟,政府開始有了盈餘。
博物館
少先隊隊日活動
也有這樣一種流行的觀點:1979至1987年間因蘇阿戰爭和星球大戰計劃而增加的軍費開支對於蘇聯經濟有很大的負面影響,甚至促成了蘇聯的解體。然而有關資料表明,儘管軍費開支過高確實導致蘇聯經濟增長放慢,但是其影響的程度很小,微不足道。據蘇聯防務問題專家Demitri Steinberg估計,增加的這筆軍費支出只相當於GDP的1.6個百分點,我們只能將1960至1987年間蘇聯增長率下降幅度的0.15個百分點歸因於軍費開支的增加。
慶祝十月革命紀念日
小區里的少年兒童
事實上,蘇聯軍費開支長期增長發生在1960年以前,即經濟增長下降期之前。也就是說蘇聯自己把自己累死了。
當時美國軍方分析了本國的優勢,發現美國在導彈精準度、潛艇靜音等軍事科技佔據優勢,而蘇聯這類技術起步晚而且相關資源少。 於是美國就大力宣傳和鼓吹這些技術的重要性,然後投入巨大的資源去研發這些技術。 而既然是軍備競賽,你得跟進啊,於是蘇聯也被逼投入資源研發這些技術。 但是蘇聯國內缺乏研發和生產這些科技響應的資源,不得不投入十倍於美國的成本來跟進這個的策略。 這樣的「跟進」導致蘇聯把本來就稀缺的資源不斷地投入到「潛艇靜音」等無底洞中,嚴重拖累經濟,卻還是在這些技術上趕不上美國—因為美國本身就擅長這些技術。 這是美國當時對蘇聯實行的眾多競爭策略的一個例子,不光這個方面,在很多方面美國都非常具備策略性。
十月革命紀念日的紅場。
女兵。
俄羅斯民間舞表演。
美容店的窗口。
勃列日涅夫和尼克松
農村集市。
車站。
女教師。
新的住宅在建設中。
幼兒園
手持國旗的蘇聯婦女
冬日街頭的母女
大學的教室。
公路
街景
地鐵
瞻仰列寧陵墓。
※美國導彈竟然對中國坦克束手無策,這其中的原理是什麼?聽專業人士怎麼說
※美國竟然向韓國提供這款武器,比薩德更具攻擊性
※俄羅斯推出能擊落隱形戰機的導彈,中國會引進么?
※中國VT4已經碾壓蘇式坦克,為何巴鐵還和烏克蘭簽合同
※小鬼子,真不傻,「獵豹」高炮給了它,對周邊國家危害大
TAG:劉曉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