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敘利亞上空米-35M裝備一反防空導彈利器,中國還沒有

敘利亞上空米-35M裝備一反防空導彈利器,中國還沒有

2017年9月15日,俄國防部公布了一張米-35M武裝直升機低空飛過敘利亞代爾祖爾省沙漠的照片。照片中的米-35M裝備了一個不同尋常的設備,那就是安裝在機身側面艙門下方的定向紅外干擾轉塔。這個設備是俄軍部署在敘利亞的米-35M所獨有的,在伊拉克和巴西等國的出口型上絕對看不到,屬於目前最先進的紅外製導導彈干擾設備。

米-35M安裝的定向干擾(DIRCM)轉塔屬於L370「維捷布斯克」機載綜合防禦系統的一部分,對於俄制武裝直升機來說,完整的「維捷布斯克」包括L150「粉彩」雷達告警接收機、L140「響應」激光告警機、L370-2-01紫外導彈逼近警告系統、L370定向紅外干擾轉塔和6個UV-26 32發乾擾彈發射器組成。

其中L370定向紅外干擾轉塔是「維捷布斯克」的重要組成部分,由頂點設計局研製,在2004年8月首次安裝在卡-50直升機上測試,2009年完成測試和評估後進入量產。在實彈測試中,一架安裝了L370E-8轉塔的米-8直升機成功干擾了一枚SA-16「針」使攜帶型防空導彈的引導頭,使導彈錯過目標。

L370定向紅外干擾轉塔的基本原理是:當導彈逼近感測器探測並跟蹤到導彈威脅後,轉塔會指嚮導彈來襲方向,對導彈引導頭髮射出強烈而集中的脈衝能量,這種能量來自高功率藍寶石氙燈。定向發射脈衝能量的好處是能把所有能量擊中於一點,對導彈引導頭實施干擾致眩。一旦這枚導彈已經失去威脅,系統可以在極短時間轉向另一枚導彈。

俄羅斯介入敘利亞內戰後,發現敘利亞境內的各派武裝手中都擁有數量眾多的攜帶型防空導彈,如「毒刺」、FN-6、SA-14/18,給直升機的近距空中支援和搜救任務帶來極大威脅。為此俄羅斯空軍一開始派出的大部分是飛行高度較高的固定翼飛機,武裝直升機只有少量用於執行基地防衛任務的米-24PN。直到2016年3月才派出了裝備了「維捷布斯克」的卡-52和米-35M武裝直升機。在這兩種直升機上,L370安裝於機腹兩側,覆蓋範圍達到360°×90°。

L370「維捷布斯克」機載綜合防禦系統就這樣在敘利亞戰場上開始了實戰測試。從俄羅斯武裝直升機的活躍身影看,這套系統的防護效果還是不錯的,讓機組不用過於擔心攜帶型防空導彈的威脅。

近年來,俄羅斯的機載定向紅外干擾系統發展迅速,除了用於武裝直升機和蘇-25攻擊機的L370「維捷布斯克」外,蘇霍伊設計局的蘇-57隱身戰鬥機也把該設備作為標配。該機在機頭下方和機背各安裝了一個101KS-O「防禦」定向紅外干擾轉塔,使該機成為首架裝備此類系統的戰鬥機。

101KS-O屬於101KS「環礁」光電系統的一部分,與「維捷布斯克」不同的是101KS-O使用激光直接照射紅外/紫外製導空空導彈的引導頭,由於能量更為集中,對紅外焦平面成像的先進近距空空導彈有更好的干擾效果。101KS-O的問世說明俄羅斯在機載激光定向紅外干擾系統的研製上已經超過西方,101KS-O轉塔的外露體積與機鼻的紅外搜索與跟蹤系統轉球差不多,不會產生太大阻力,而美軍標配的AAQ-24「復仇者」轉塔體型龐大,只能安裝在大型運輸機上。

目前我國機載定向紅外干擾系統還處於空白階段,新近服役的運-20、直-10、殲-20上都缺乏此類設備,在遭遇敵方紅外製導空空導彈的攻擊時唯一的對抗手段就是發射干擾彈。為了提高戰機的生存能力,必須大力發展定向紅外干擾系統。

作者:阿姆斯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空軍世界 的精彩文章:

阿拉伯半島上空的「鷹」 沙特空軍的F-15重型戰鬥機
尼米茲號航母阿拉伯灣秀肌肉 甲板艦載機密布展強大戰力
駐日美國空軍戰備演習 F-16戰機上演大象漫步秀肌肉
就是這個小玩意 能讓3萬噸大船以22節航速航行7年

TAG:空軍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