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省領導予以高度評價,這些返鄉農民企業家搗鼓出了什麼?

省領導予以高度評價,這些返鄉農民企業家搗鼓出了什麼?

近日,湖北省政協副主席許克振赴京山縣調研縣域經濟發展時,考察了該縣羅店鎮馬嶺村的發展情況。

在調研中,他對9名返鄉農民企業家摸索出的「村民股東化、居住集中化、管理公司化、發展產業化、養老福利化」的新農村建設模式給予高度評價,認為是深化農村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生動實踐,極具推廣價值

航拍馬嶺村

勞動力大多外出經商務工,村裡儘是低矮昏暗的危房、生活困難的獨居老人、零散的人工耕地、人均收入僅5985元……4年前,空心化、老年化、土地碎片化的荊門市京山縣馬嶺村,是個典型的落後村莊。

而今天,一排排整齊溫馨的別墅旁邊,是精心栽種的綠化草木,蔬菜大棚里的工人們鼓足勁忙碌著,養殖場里的黑山羊咩咩地叫喚著,村裡休養所的老人們曬著太陽嘮著嗑……馬嶺村的日子顯得格外愜意。

馬嶺村一角(黎家智 攝)

馬嶺村四年巨變的背後,源於一個「九馬回槽」的動人故事:2011年初,馬嶺村二組9名外出創業成功人士回村創設「幸福股份」,老黨員張立更是辭去在北京公司年收入數十萬的工作,回到村裡一心一意投身新農村建設。

《黨員生活·上》2017年第1期封面人物:張立

張立,1983年12月入黨,現任荊門市京山縣羅店鎮馬嶺村黨支部書記、京山馬嘉領農業科貿有限公司執行董事。

4年前,他一頭扎進家鄉的新農村建設中。如今,馬嶺村已形成了「村民股東化、管理公司化、發展產業化、養老福利化、黨建區域化」的「五化」新農村發展模式。 2015年,馬嶺村民人均純收入達到29650元。

在外奮鬥心眷故土

張立出生在馬嶺村一個普通農家,他教過書,當過兵,在財政機關勤勤懇懇工作了20年,無論在什麼崗位,「是金子總會發光」「付出總會有回報」兩句話,一直是他樸實的人生信條。

2005年,因兒子考上了大學,家庭負擔日重的張立辭去了公職,背起行囊北上「淘金」,加入了老鄉的布鞋公司。5年時間,他摸索著生意經,在經營中學經營,讓從零起步的公司成為銷售額過億的行業「領頭羊」,張立因此在老北京布鞋生意圈聲名鵲起。作為公司總經理,他自然再不用為錢發愁。

張立

日子越過越紅火,張立的心裡卻總不自在。

記得有一年,他們一家開著新車回到馬嶺老家,下雨之後路面泥濘不堪,車輪子陷在泥漿打了滑,只得到老鄉家借頭耕牛在前面拉,一家人在後面憋著勁推……這個場景在張立的腦海里揮之不去:自己眷念的故土,已然日漸落寞。年輕人已如候鳥般遷徙,唯有老人們留守著村落與夕陽。

「九馬回槽」反哺情深

「改變生我養我的村莊!」張立心裡,這個願景越來越清晰。

2011年清明節,帶著起草的《關於返鄉建設馬家嶺二組新農村的初步設想》,張立說動同村馬秋生、馬志強等8名老闆一起返回馬嶺村二組,規劃以股份制方式運作,推行農田耕種、村民居住、村民養老「三集中」。

「九馬」(部分)與村幹部共商發展大計

經過挨家挨戶的宣傳,鄉親們覺得這是件大好事,大多在文本上按下了手印。因為這九位老鄉多數姓馬,鄉親們親切地稱之為「九馬回槽」。

2012年大年初一,全組召開第三次村民大會,一致通過實施方案。馬嶺村二組成立農業股份公司和合作社,實行集中經營,村民以現金、土地入股,共募集股金1071萬元。張立被推選為執行董事,常年駐村;其餘8位老闆,每月輪流回村值班,並約定:前3年,9人不拿一分錢報酬,不參與分紅。

馬嶺村一角(鄭文凱 攝)

「人都有夢想,我給自己定個目標,用5年把夢想變成現實。」張立說。

「一根針」串起「千條線」

張立起初打算的是,把組裡的集中建設搞好後就返回北京。可是他很快發現,新農村的基礎建設、項目的落地實施、與村民們打交道……事事都需要親力親為。都說基層工作是「上面千根線,下面一根針」,張立開始體會到其間艱辛。

北京京山兩頭跑,不僅自己分身乏術,更是事倍功半,「馬嶺鄉親們的房子都拆了,我哪裡能丟得下,不然成了千古罪人了!」想到鄉親們期盼的眼神,張立辭去了北京公司經理一職,回家專心「挑起了土」。

張立聽取村中老人意見

從搭建班子、編製規劃、爭取支持、村民交流,到申請註冊、拆遷建設、產業運作,張立事無巨細,每天工作都在12小時以上,沒有午休,更沒有雙休。而根據當初的承諾,張立數年間不僅零工資、零報銷,反而倒貼了不少積蓄。「為鄉親們做事,但凡有一點私心,大家都不會聽你的!」這一點,張立很清楚。

張立與村民座談

2014年村「兩委」換屆,張立全票當選為馬嶺村黨支部書記。上任後,張立更忙了。隨著馬嶺二組新農村建設日新月異,村裡其他組的村民紛紛找到村「兩委」和公司要求入股。京山縣也整合支農資金800餘萬元,在水、電、路、綠化、醫療衛生等方面給予了配套,政策支持源源而來。

張立在馬嶺忙得不可開交。作為「九馬回槽」中的一員,馬煥元看到村裡的變化,受到張立的影響,也辭去了高薪工作,回到馬嶺村和張立搭檔,成為了馬嶺村的村主任。

我想為家鄉做點事情,想讓生我養我的地方變得更美,讓鄉親們過得更好

「我想為家鄉做點事情,想讓生我養我的地方變得更美,讓鄉親們過得更好。股東們信任我,我就要把事情做細、做實、做好。」 張立身體瘦弱,20年前的一場車禍導致他脾臟摘除,造成五級傷殘。可是為了馬嶺村的建設,瘦弱的他卯足了勁:「我如今有了能力,做的事情,就要對得起黨員的這個稱號!」

「幸福馬嶺」在路上

老年人休養所建起來了,別墅、小高層蓋起來了,社區道路鋪起來了,污水處理管道埋下了,泥濘不堪的路面成了歷史。如今的馬嶺,往日的落寞早已不見蹤影。

馬嶺村老年休養所。現在二組村民男性60歲以上,女性55歲以上的老人已全部入住

但是,「新房子不是新農村。」張立深知新農村的基礎建設僅僅是第一步,「得考慮如何把產業做起來,讓村民的腰包可持續地鼓起來。」

經過反覆的考察論證,研究試點,張立確立了「5+2+1」的生態產業發展模式,即黑山羊養殖加工、反季大棚蔬菜、CEB抗氧化有機營養米、泥鰍養殖、發展特色花卉苗木5個生態農業項目,秸稈飼料和生物燃料2個生態工業項目,以及1個健康養生文化產業園項目。同時,村裡還為有留村工作意願的村民就地安排工作,免費提供技能培訓,確保充分就業,除正常股份分紅外,還按照每月2400元-3200元標準發放工資。

馬嶺村大棚蔬菜(鄭文凱 攝)

無土花卉觀賞園

當前,馬嶺村多個項目已經開始逐步盈利,目前年利潤近百萬。2015年,公司拿出了67萬元,讓村民們拿到了第一次分紅。

現在的馬嶺,既是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設施農業示範基地、湖北省奧林匹克運動中心的戰略合作夥伴,還是湖北省宜居村莊、湖北省先進基層黨組織、湖北省綠色示範村,並被京山縣委、縣政府確定為全縣三個農村新社區建設示範點之一,「幸福馬嶺」名副其實。

馬嘉領公司與台一集團達成戰略合作夥伴

「農業觀光旅遊,將是馬嶺村未來的支柱產業。」張立自信地說道,目前,馬嶺村已開始與台灣台一集團合作,著力打造「三園」,即以休閑體驗為主題,建設觀光小花園;以大棚蔬菜為基礎,建設設施農業示範園;以農業原料為核心,建設馬嶺特色工業園。

張立的眼神里充滿了自信:「我們用四年的時間將馬嶺村搭成了最好的平台,現在要做的,就是讓平台開放,讓大家各顯神通!」

央視發現之旅頻道以《小村莊的大時代》為題關注馬嶺村的時代變革

END

來源 綜合 湖北日報 黨員生活

由湖北黨員生活雜誌社聯合網龍華漁教育推出的免費的互聯網黨員學習微課堂——「湖北手機黨課」已上線。特點顯著——

解決黨員學習開展難、組織難、展示難的核心問題;

權威平台展示您單位名稱的定製學習班;

創新黨員學習教育,數據化展示黨員學習培訓成果;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黨員生活 的精彩文章:

月入3萬的煎餅大媽,讓你憂傷了嗎?
剛剛,湖北發布了上半年經濟運行情況!
長江新城選址確定,武漢三鎮將變「四鎮」!
一周回顧:襄宜高鐵、荊荊城鐵明年開建
霸佔武漢人朋友圈的藍天白雲是怎麼來的?

TAG:黨員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