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登基便發了一個誓,六十年之後,腸子悔青了但絕不敢違背
雍正十三年(1735年)九月初三日,愛新覺羅·弘曆即皇帝位,以次年為乾隆元年。在登基大典舉行的時候,乾隆帝心血來潮,當著滿朝文武和天下臣民拍著胸脯發下一個誓言,其內容為:「昔皇祖御極六十一年,予不敢相比,若邀穹蒼眷佑,至乾隆六十年乙卯,予壽躋八十有五,即當傳位皇子,歸政退閑。」
乾隆帝發的這個誓,面子上看來是尊敬皇祖康熙,而里子上卻是人心不足蛇吞象。放眼整個古代封建社會,歷朝歷代皇帝能活過85歲的鳳毛麟角,要知道康熙帝登基時才8歲,而乾隆登基時卻已經是25歲了。因而,我們可以認為乾隆此舉只是為留下一個美名,自己並沒指望能在位六十年。
但是自從乾隆當上皇帝後,長期為君的政治生涯不但讓乾隆積累了豐富的統治經驗,而且還讓他嘗到了君臨天下的甜頭。如此一來,乾隆的禪位思想一度發生了轉變,在乾隆五十年以後,他不斷以各種理由對禪位表示了消極的態度。
隨著年紀的增長,70多歲的乾隆已經精力不濟,失眠且健忘,這種情況讓他重新把禪位的問題提上了日程。
在選擇繼位人乾隆可謂花盡心思,為了不再上演雍正朝的奪嫡大戰,他對皇子管束非常嚴格,對其地位、權勢嚴加限制。與此同時,乾隆還利用了二十多年的時間對所有皇子進行了全面的考察,以確定最終的繼承人。
在選立太子的路上,乾隆走的十分艱辛,他本想嘗試漢人的立嫡制度,但皇后富察氏的兩個兒子都沒福氣,早早夭亡,兩次秘密立儲均告失敗。後來那些年齡稍長的皇子也因各種原因被一一淘汰。對於此事,乾隆雖然對皇子過於求全責備,但有利之處在於維護了自己的專制統治和社會的安定。最後,乾隆在較小的一批皇子中選擇了十五子永琰作為儲君。
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以後,因為距離禪位之期越來越近,乾隆便下令舉行了一系列的活動,為禪位歸政作準備。乾隆六十年(1795年)九月初三日,在即位60周年之際,乾隆帝召集眾皇子、王公大臣,當眾取出「正大光明」匾後的秘密詔書,宣布立永琰為皇太子,並決定在次年正月舉行傳位大典。
嘉慶元年(1796年)正月初六日,乾隆在太和殿上親自將「皇帝之寶」授予皇太子,嘉慶帝御極殿登極,接受文武百官慶賀,乾隆則返回後宮,開始了太上皇的生活。
本來事情到了這裡算是完滿收場,乾隆帝也實現了當初的諾言,對得起九泉之下的康熙帝,而且還留下了堯舜禪位的美名。但是乾隆這個太上皇,卻始終操縱著朝政大權,在嘉慶即位之初便已決定,將那些因為自己年老而不能勝任的祭祀和禮儀活動交給嘉慶處理,而軍國大事和人事行政卻事必躬親,如此一來,嘉慶就是一個空架子,沒有任何的實權。
我們不難發現,乾隆的這種禪位僅僅是形式上的,他自己並沒有打算放棄權力,歸政後的乾隆在此後三年多時間裡依然是大清帝國的一把手,性質等同與皇帝。
禪位後的乾隆依然住在養心殿,理由便是長期居住已經習慣不便搬遷,而且大清朝還破天荒地同時出現了兩個年號,在皇宮之中,人們依然用乾隆年號,各地的鑄錢也是乾隆、嘉慶錢幣各半。
乾隆帝的禪位並不徹底,把一個沒有實權的皇帝寶座讓給了嘉慶,可以說乾隆貪戀權力到了極點,不過這也很好理解,一個封建帝王,權力就是生命,一旦失去對於乾隆這樣的強勢人物來說還不如死了拉倒。
※李世民杀兄屠弟后,为何不牵连余党,还重用魏征等人?
※一個英國人在日記中寫道:只要李鴻章稱帝,願意犧牲生命來支持
※此人無意間提拔了曾國藩,後家道中落,曾國藩上門贈銀報知遇之恩
※此女人去世靈柩沿長江而下,沿途官員個個跪拜,只因兒子名氣太大
※劉墉被逼受賄,和珅喜笑顏開,上朝時被乾隆看破,最終以喜劇收場
TAG:左都御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