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舌尖上的中國

舌尖上的中國

《舌尖上的中國》(以下簡稱《舌尖》)是知識性紀錄片的代表。改革開放後人們物質生活逐步改善,美食、「吃貨」等相關辭彙日益成為喜聞樂見的談資。專門介紹美食文化的紀錄片《舌尖》此刻「推波助瀾」,引發轟動自在情理之中。《舌尖》意在強調,美食是一種文化,我們中華民族的許多美食有著深厚的文化淵源。於是,享用美食之時,社會大眾亦可侃侃談論偉大祖國幾千年的文化底蘊,這是多麼令人歡欣鼓舞、滿載期許。

《舌尖》是面向大眾的文化傳播,伴隨著精美的畫面,畫外的解說以權威的口吻娓娓道來通俗、有趣的知識。紀錄片絕不是做研究,不同觀點的探討是不必要的,艱深的學術追尋也是不適合兜售給大眾的,紀錄片只是儘力普及公認的基礎性文化知識。然而事實上,所謂公認的基礎知識是個很可疑的辭彙。以牛頓的運動三定律為例,它們受到學術界的推崇而成為學術正統,這公認意為「公眾的認同」,本質上運動三定律仍是牛頓個人的學術觀點。這不得不讓我們想到在基礎性教育上,我們國家編選的教材極力展示公認的觀點,課本的作者被置於無足輕重的位置,而西方國家的教材是一個或多個學者的學術成果,內容偏重於學術探討。如今我們反思「填鴨式」的教育,痛心教出來的學生缺乏求索精神,這一因素似不可忽略。

打開《舌尖》,觀眾一邊欣賞如仙似畫的美食,一邊聆聽醉人的文化解說,《舌尖》優美的畫面流動著,觀眾的思緒跟著向前。沒有停滯,拒絕亂拍。平民化的《舌尖》打包權威的基礎文化,於潛心研究飲食文化的學者而言,他們完全可以無視《舌尖》而埋頭鑽研;於不了解美食文化的人民大眾而言,他們淺嘗輒止,打著文化的旗號擠進傳承《舌尖》美食的「文藝餐廳」,掀起聲勢浩大的飲食狂潮(我們已經看到,《舌尖》的熱播讓無數餐廳的相關美食千方百計地與文化勾搭,社會大眾披著文化食客的面具,一邊念叨著食物裡面的文化,一邊大肆消費。這種蘊含時尚邏輯的追尋熱點、膚淺地把消費與文化關聯真能傳播文化嗎?)。

讓我們再次回顧鮑德里亞的精闢論述:「我們所接觸的不是一個科學積累的理性過程,而是一個非理性且孤立於其他一切過程的消費的社會過程。...... 所有適應了新環境文化的人(而且在此範圍內,即使是有教養的人也例外 )並沒有權利參與到文化當中去,他們有權參與的是文化再循環 。他們有權做的是 「悉知內情」、 「了解目前的情形 」,每月或每年對自己的整套文化進行翻新」。每年出品的紀錄片隨機更換主題,決定著當年的文化潮流。大眾在熱門文化話題的牽引下披上文化假面,無盡狂歡。類似於《舌尖》中的飲食文化等各種隱居於古籍經典、躍動於寂靜沉思、知遇於寒窗苦讀的學術專題,被引頸期盼好戲的文化食客套上時尚舞衣忸怩作態,如此苟延殘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社會學與大眾文化研究 的精彩文章:

TAG:社會學與大眾文化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