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陽康姓
「戊戌變法」康氏兩兄弟
阿龍
佛山市南海區丹灶鎮銀河蘇村康有為故居。
康有為(1858~1927),廣東南海人,近代資產階級改良派代表人物之一。1895年聯合會試舉人上書朝廷,「公車上書」,要求變法,後依靠光緒帝發動「戊戌變法」,遭慈禧鎮壓。逃亡日本。民國六年(1917)7月和張勳擁清朝廢帝溥儀復辟,12天後失敗。著作有《新學偽經考》、《孔子改制考》、《孟子微》、《春秋筆修大義微言考》、《大同書》、《中庸注》等,頗受近代學術界的重視。
康
Kāng,潮音kang1(抗1)
小篆「康」。
康姓在揭陽有953人(2011),在各姓中排第117位,占揭陽人口的0.014%。
康姓在全國約有人口243萬,在各姓中排第106位,佔全國人口的0.19%。
尋根溯源
康姓來源有三:
1.出自姬姓,為周武王少弟康叔後裔,屬以祖上謚號(也為封邑)為氏。周武王建立周朝後,封同母幼弟姬叔於康(今河南省許昌禹州市西北),故稱康叔。周成王四年(前1039)平定「三監之亂」後,改封康叔為衛君,建立衛國(今河南省鶴壁市淇縣),故又稱衛康叔。衛康叔的後人有以其謚號也即其始封地為氏,稱康氏。
西周初年康國位置圖。
2.出自漢代西域康居國王子之後裔,屬以國名為氏。漢代,西域康居國(今烏茲別克撒馬爾干一帶)派遣他們的王子來到中國,以示臣服,後康居國王子定居河西(今甘肅省河西走廊與湟水流域一帶),其後人以國為氏。
3.出自匡姓,屬避帝王諱改姓。北宋初年,為避開國皇帝趙匡胤名諱,匡姓改姓為音近字康。
康姓還出自少數民族的漢姓:宋代,女真人納喇氏漢姓為康;清代,滿洲滿族赫舍里氏、達斡爾族華力提氏,均漢姓為康。
此外,今瑤、蒙、土、羌等民族也有康姓。
遷徙分布
魏晉南北朝時期,甘肅康姓為避戰亂,徙藍田(今屬陝西省西安市)西灞河西岸,後漸向東南遷移。史載,南朝宋時,設華山郡藍田縣,用以安置康穆(初仕後秦河南尹,後舉族眾三千餘人遷湖北襄陽之峴南)族人,並任命穆為秦、梁二州刺史,其子孫亦多仕宦,康穆一支遂枝繁葉茂,人丁興旺。
唐代,有寧夏靈武人康植之孫康日知被封會稽王,其子志睦因功封會稽郡公,後世子孫繁衍昌盛,發展成望族,其家族所在地浙江紹興則為南方各地康姓遷徙之主源。
宋代,因避帝諱而改姓的匡姓,成為康姓新的支脈。另有洛陽康再遇位居開國功臣之列,遂加官進爵,門庭榮耀,顯達當朝。北宋末年到元朝建立期間,改朝換代頻繁,北方多動蕩,故有康姓徙遷南方安居樂業。
明代,康姓作為大槐樹移民姓氏之一,分徙於河北、河南、山東、安徽、江蘇、湖北等地。其中山東、福建、廣東大部分是康子元的後裔!
佛山市南海區丹灶鎮銀河蘇村康氏宗祠。
從清代開始,閩、粵康姓陸續有人遷至台灣。
今康姓主要分布於安徽、四川、甘肅、山東、陝西等省,5省康姓約佔全國漢族康姓人口的63%。
廣東康姓居民主要分布於佛山南海、順德,汕頭潮南,潮州饒平等地。
歷史名人
康泰:三國東吳航海家,出使扶南等國,途中經歷和傳聞100多個國家,為中國早期遠行海外的旅行家之一,著有《吳時外國傳》。
康進之:元代戲曲家,有雜劇《李逵負荊》。
康廣仁:清末「戊戌六君子」之一,維新變法人士。
康有為:清末「戊戌六君子」之一,近代資產階級改良派代表人物之一。
康克清(1911~1992):當代中國婦女解放運動領導人,曾任全國婦聯主席、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第五屆全國政協副主席。
朱德和康克清。
如果我們推出的這些文章時能得到您的喜歡和點贊,將不勝榮幸。如果文章有些差錯,不管大小,請馬上聯繫我們,或者給我們留言,以便我們及時修改、更正。
如果您迫切需要您的姓的情況資料,也請你給我們留言,我們將儘快整理資料,儘快播出。如果您手頭有好資料,也請發給我們。我們將通過這個平台,及早跟大家共享。
如果你周圍的朋友姓了一個特別有意思的姓,也請告知我們,讓大家來分享他、她的姓氏故事。
TAG:揭陽百家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