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呂探三國:魏延到底死的冤不冤?
呂海峰
話說,《三國演義》對於我們每個中國人而言,都可以說是家喻戶曉。然而,其中的蜀國大將魏延儘管是文武雙全,才智過人。但最後,卻在與同事楊儀相互爭權的過程中,被誣陷為意圖謀反而被馬岱所追斬,結果,還被夷滅三族。那麼,如此一位名將,他死的到底冤不冤呢?老呂認為,冤!實在是太冤了!甚至,比竇娥還冤!
首先,我們先回首魏延其人。他字文長,義陽(今天的河南桐柏)人,曾經深受蜀國先帝劉備的器重。並且,由於在劉備入川時曾經屢立戰功,所以,先是被劉備任命為牙門將軍。緊跟著,又被劉備任命為鎮遠將軍,領漢中太守銜,鎮守漢中,成為了蜀漢王朝中獨當一面的大將。然而,此人雖有才能,但是卻相當不會處理人際關係,尤其是與同事之間的人際關係。然而,人際關係又是咱們中國人的一種傳統文化,即:無論你是否是一個真正有才能的人,也無論你是在給國家打工,或是給私企打工,如果處理不好人際關係,就一定會受到同事的排擠,甚至,被同事所陷害。也正因如此,我們如今再反觀魏延同志的遭遇,就可以理解了。儘管他很有才能,也屢立戰功,但是,由於很多同事,包括他的領導諸葛亮卻死活「看不上他」,結果,就導致雙方的矛盾日益激化。
同時,由於魏延在蜀國集團當中的定位其實十分尷尬,那就是,他本是一名劉備在平西川和荊南時候的一個降將,那麼,既然是降將,就必須面臨2個問題,第一,在投降後,是否能得到領導的真正信任?第二,在投降後,是否能夠成功得到諸多同事的認可?因為,無論任何人對降將天生就具有一種不信任感。所以,在魏延入伙以後,儘管通過他個人的努力,得到了劉備對他的信任與器重,但他卻和原來集團的老員工——楊儀成為了死對頭。加之,他們兩人還都把自己的人生理想指向了諸葛亮的位置,而這就使諸葛亮對魏延越來越忌憚。因為,雖然楊儀也有野心,但楊儀畢竟沒有才能啊!所以,諸葛亮面對如此蠢貨自然可以不用費神了。但在面對魏延時則不同,因為,他是既有才能又有野心,如果不認真對待,就可能會讓魏延真的如願以償。但是,如果這樣的話,諸葛亮首先就會100個不願意。換言之,諸葛亮死活就是看不上魏延,或許這就是命運,更何況,魏延本人還經常恃才傲物,在行事上是特立獨行,始終也不願向領導——諸葛亮低頭。而這種種緣故都為魏延日後的悲劇埋下了一個伏筆。
可以說,我們如果縱觀魏延的一生,就會不難發現,儘管他始終都是一個忠於蜀漢的大將,但就是因為他為人不愛拍馬屁,加上,他又有才能,結果,就老是被其他人所懷疑和猜忌。甚至,他的上司——諸葛亮還通過說他「腦後長反骨」而對他進行不斷的壓制。當然,如果,這句話擱到現在,純粹就是胡說八道,滿嘴放屁,根本也沒有人相信。然而,這句話放到了那個年代久遠的蜀漢,加上,又是臣相諸葛亮所言,所以,就硬是有人信。結果,搞得一代人傑——魏延在劉備死後始終都是鬱悶不堪。比如:曾經有一次,魏延多次請求諸葛亮給他一萬兵馬,另走一路去攻打關中,最後與諸葛亮再會師於潼關。然而,面對如此良策,臣相諸葛亮卻是死活不同意,結果,還搞得他們二人的關係是越來越糟。然而,後來的事實證明,魏延的想法是對的,諸葛亮的想法其實是錯的。也正因如此,才導致諸葛亮雖然六出祁山都以失敗而告終。
尤其是,此後,由於諸葛亮始終都不能放下對魏延的偏見,並偏執地認為,「自己死後魏延必反」,而提前在魏延身邊安插了一個卧底——馬岱,結果,當他被他的死對頭——楊儀誣陷他要謀反的時候,就被馬岱所斬殺。顯然,面對這個結局,我們想想就悲催。後來,魏延死後,蜀國再無大將,只好由廖化作先鋒了。結果,很快也就成為了三國當中第一個被消滅的國家。
所以說,在我們中國其實有很多人自古以來都有一個臭毛病,就是誰的官大誰就對,誰的官小誰就錯,如果他在權力鬥爭中失敗了,那就肯定更完蛋了。因而,某些時候,儘管魏延的本領或許還高於諸葛亮,但由於他在權力鬥爭中失敗了,所以,就導致其一直都被一些野史所黑,並成為了中國歷史上一個負面的角色。而諸葛亮呢?作為蜀國的臣相,即使放個屁也是香的,甚至,最後,還被演化成為了我們老百姓智慧的化身。
因而,大將魏延到底死的冤不冤?老呂認為:冤啊!真的冤。(呂海峰)
點擊展開全文
※再入歷史迷云:偽滿洲國為什麼會得到蘇聯的正式承認?
※歷史迷云:時為法西斯國家的義大利為何能夠逃脫正義的審判?
※這個彈丸小國為什麼從來沒有挨過打,還總是大發戰爭財?
※希特勒到底緣何失敗?
※這次叛亂為何反而促使契丹國開始由弱轉強?
TAG:教育文化一鍋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