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毛子留了一手!蘇27空戰絕招專殺身後目標,未傳授中國

毛子留了一手!蘇27空戰絕招專殺身後目標,未傳授中國

在相當長的歷史進程中,由於航空電子系統和武器性能的時代局限性,戰鬥機往往要穩定的在後方跟住目標才能發起致命的攻擊——代表近距離格鬥空戰的「狗斗」一詞,就是形容這種大家都儘力追求咬住對方尾部的情況。

很自然的,為戰鬥機安排專門射擊屁股後面目標的能力,就在東西方都開始被人提出理念、並加以嘗試。

GIF/1.1M

GIF/3.3M

GIF/1.4M

比如蘇俄還曾經在蘇27上安裝倒置的導彈掛架,進行過相關的發射試驗;但是這樣做的設計存在大量的負面因素——阻力增大很高,掛彈非常不便——特別是在戰機落地掛彈準備連續出動的情況下,發動機噴管溫度仍然非常高。

圖:蘇27的T-10-30號機,試飛中垂尾出現嚴重的結構損壞

而且發射時的燃氣衝擊對於垂尾影響很大,這在高速高機動的情況下,可能引發垂尾結構損壞、甚至解體,導致致命的後果。實際上在沒有燃氣衝擊的情況下,蘇27家族在早期試飛過程中,垂尾就多次出現過結構強度上的問題——這是蘇27過度減重引發的。

圖:蘇27翼下掛後向射擊導彈是不行的

圖:機翼上方掛導彈對飛機的飛行性能其實更好一些,但是掛裝拆卸的操作太麻煩、也比較危險

蘇俄設計師實際上是找不到更好的地方安置後嚮導彈,只能安置在這裡。後向射擊的導彈沒有被安置在機翼下方的原因,主要是考慮到導彈發射的安全性——避免載機被自己的導彈撞上水平尾翼給干下來。同理,裝在機翼上方也不行——極少數飛機確實有過機翼上方掛架的設計。

翼尖掛架受這方面的影響是最小的,但是飛機本身掛載的空空導彈數量非常有限;將翼尖位置的導彈倒置安裝,意味著正向射擊能力、或者說飛機的常規空戰能力被嚴重削弱了,這是非常得不償失的。

另一方面來說,戰機針對後向的射擊能力,最大的瓶頸還是在信息的獲取上;導彈要擊中目標,首先戰機得提供相關的火控信息,目標在哪個方向角度,離自己有多遠。

而戰鬥機後方難以安裝大尺寸的雷達等感測器,這使得後嚮導彈的使用上得不到有力的信息支撐,本身的性能(射程等等)根本無從發揮。

圖:如果能獲得足夠有力的火控信息支撐,實際上R-73導彈也能具備一定的後向射擊能力;但電子設備落後,一直是蘇俄戰機的最大短板

圖:格鬥導彈的能力分代

實際上在進入第四代近距格鬥導彈的時代以後,導彈本身捕獲目標的能力、機動性的增強都出現了一個很大的飛躍;只要提供足夠的火控信息支援,導彈本身是有能力完成越肩發射,直接掉頭去攻擊後方目標的。

當然在這個過程中,導彈損失的能量極大,因此後向的射程、特別是對於高速高機動目標的射程會大大縮短,遠小於正向攻擊的狀態。這個趨勢,實際在三代格鬥導彈上已經開始部分的體現了。

最終的結果是,這樣的設計沒有體現出足夠的價值,而且被認定是缺乏發展潛力和必要性的——不然的話今天就應該能在實際服役的蘇27家族戰機上大量看見了。

如果想第一時間獲取深度軍事分析文章、向作者提問互動、關注作者又在國內的專著文獻中挖掘到了哪些有意思的信息,請搜索並關注微信公眾號「候知健」或者「txzzhzj」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候知健 的精彩文章:

安倍割肉推銷、日本引以為傲,新幹線負責人卻曾備受冷遇
中國海軍9月18日抵達海參崴,對俄軍鳴放21響禮炮致最高敬意
美軍最悲慘空中加油:A10前臉屢被戳爛,每次還被射一臉燃油
潘家口遇難潛水員:技能裝備全球頂級,不輸水下特種部隊
北京航展:中國特種兵有一槍打出一發炸彈的激光手槍嗎?

TAG:候知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