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什麼?鄭和船隊是否真的航行了世界
永樂三年(1405),鄭和率領著一支龐大的船隊,從蘇州劉家河出發,沿江出海,經福建虎門,開始了中國歷史上著名的「鄭和下西洋」。
作為這起事件的發起者朱棣為什麼要安排下西洋的行動呢?這個問題後人一直都在尋找答案。《明史》中是這樣說的:
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蹤跡之,且耀兵異域,示中國富強。
顯然,《明史》中說了兩種目的。一是尋找建文帝(惠帝);二是耀兵異域,示中國中富強。如果這兩種目的都作為鄭和下西洋目的的話,不可能會有七下西洋。就為了找建文帝下落,找七次?用得著跑到非洲?宣德五年那一次暫且不說,就永樂年間的六次,那也不可能。也可能他第一次出使會有這樣的目地,但以後他就不會了;鄭和前幾次下西洋的路線基本都是一致的。示中國富強,你示了一遍,別人已經知道了,再示一遍、再示一遍……看起來並不是簡單的耀兵異域。
永樂皇帝朱棣
實際上,鄭和下西洋的目的應該是一種外交活動,或者明朝(朱棣)就是想讓海外知道有這麼一個國家,而且知道明朝已經進入了永樂時代。我覺得這是一個根本的目的。如果我們從這樣一個簡單的目標去考慮的話,那麼這個問題就好解釋了。我們先從明朝初期的政策說起:
朱元璋建立明朝的時候,他的外交政策是比較封閉的。朱元璋還專門開列了一批「不征之國」,比如朝鮮、日本、爪哇、等等,都是後世子孫不許去打的國家。朱元璋還真說到做到,最後他還下令把海外各國來朝貢的市舶司(接待處)給停廢了。朱允炆當了皇帝後,忠實執行了朱元璋的祖訓。中國跟海外各國也沒有太多來往。可是沒幾年工夫,朱棣起兵靖難當了皇帝後,那些話就不靈了,朱棣他不是一個安分守己的人,他的眼光不光局限於國內的發展。
起初,朱棣是要派人去海外各國宣布明朝改了皇帝,換了年號,讓各國來朝貢。他當時已經安排好了,有的人去日本、有的人去朝鮮、有的人去爪哇……可是這些人還沒走,就有人來報告,說日本使臣已經到了浙江寧波,而且這些日本人還帶了兵器跟民間私下交易。
官員就對朱棣說,應該派人沒收他們的違禁品,押送回京師,提醒朱棣按照朱元璋祖訓辦事。可是朱棣他有自己的想法。他說人家來朝貢,經歷了海路風險,花費也不少,帶點東西做生意賺錢補貼路費也可以理解。只要他們按照市價交易,就不要管了。
從此以後,什麼違禁品做兵器交易、白銀交易呀,朱棣下令一概不問,而且還不交納關稅。
不收關稅,這可真是自由貿易了。其實朱棣這麼做也不是沒有道理,那時候來中國做貿易的人根本就沒多少,還不值得下大工夫去徵稅。為了鼓勵外國人來中國,朱棣還把朱元璋廢掉的市舶司又恢復了。而且還在京師專門建了國賓館接待國賓。
當時從海外各國來的使團中,除了正式的官方使臣之外,還有不少商人隨團而來。有時候,一個使團就有大幾百人。這些人的入境手續極為簡單,直接清點一下人數就可以入關了。為了解決語言不通的問題,朱棣還建立了翻譯機構,培養翻譯人員。
這樣一來就熱鬧了,前來朝貢的國家和地區數以百計。像朝鮮、日本這些近鄰就更不用說了,還有許多距離中國跟遠的國家,也不遠萬里來到中國。而且還准他們在中國做生意賺錢,這樣一來,外國人當然願意來了。所以每次來的人,都不僅是使臣,還有不少的商人隨團而來,做起了國際貿易的生意。
對朝廷來說,起初是得不到實惠的。但從長遠來看就不一樣了。
鄭和下西洋的壯舉,就是在這樣的一種形式之下,在朱棣這番指導思想之下開始的。
鄭和
我們可以肯定地說,朱棣當時的想法是不能光等著外國人自己上門,而是要派人出海,通過這樣主動的行動,讓海外了解大明王朝,了解朱棣的時代已經隆重開啟了。
鄭和下西洋之前,明朝周邊環境不容樂觀,其主要體現在東南亞地區各國相互猜疑,互相爭奪。當時,瓜哇、暹(xian)羅(今泰國)是東南亞兩個最大的國家,他們為了增強自己的國力而一直對外征戰,欺壓周邊的一些小國家。此外,他們竟然明目張胆的殺掉明朝使臣,攔截向明朝朝貢的使團;再一個海盜猖獗,橫行東南亞、南亞海上,十分囂張,海上交通線得不到安全保障。這些不穩定的因素,一方面直接影響中國南部的安全,一方面極大影響了明朝的國際形象,不利於明朝的穩定和發展。在這種形勢下,朱棣採取了「內安華夏,外撫四夷,一視同仁,共享太平」和平的外交政策,派遣鄭和率領船隊下西洋通過各種手段,調解、緩和各國之間矛盾。所以,雖然鄭和的船隊有著超強的軍事實力,但是其實際目的並不是為了侵略擴張,而是用於實現和平目的。在當時國際環境條件下,沒有強大軍事實力做後盾,是難以實現和平的。
明永樂領土最南端,舊港宣蔚司
鄭和下西洋是帶有政治目的,也是帶有經濟目的的,明朝能夠實行這麼大規模的航海活動,也是經過深思熟慮的,它是多方面考慮的。在鄭和船隊下西洋過程中展開許多貿易活動,主要有三種形式:
第一種朝貢貿易。這種貿易是鄭和下西洋貿易活動的基本形式,帶有封建宗主國的性質。通過這樣,來獲得周邊小國對於明朝廷的絕對統治地位,這是朝貢貿易的政治目的。那個時候,各個國家都前來中國朝貢,一方面是想要受到明王朝的保護,另一方面則是想要得到的豐厚賞賜。
第二種官方貿易。這是鄭和下西洋的重要內容,它是在雙方國家掌權者的主持下,和當地商人之間的交易,這也是明朝擴大海外貿易的重要途徑。船隊除了裝載賞賜用的禮品外,還有一些中國的貨物,比如絲綢、瓷器、銅錢、鐵器等,這種貨物可以用明代銅錢買賣,不過大部分的情況下都是用貨換貨。最有影響的是擊掌定價法。在印度古里,明朝船隊到達後,由當地的代理人負責交易事宜,將貨物帶到交易場所,雙方在官員主持下當面議價定價,一旦拍定,就沒有反悔的餘地,最後雙方相互擊掌,表示成交。這種友好的貿易方式,在當地傳為美談。鄭和下西洋期間,特別是最後幾次的航海活動,大大擴大了中國的貿易規模,遵循的平等自願,等價交換,具備了國際貿易的一些基本原則。
第三種民間貿易。這種貿易是受了鄭和下西洋貿易活動的影響,才出現的。這種貿易活動不涉及官方,而是由商人或者是民間自發展開的。鄭和下西洋消除了海盜,維護了海上安全,開闢了航線,促進、刺激了民間貿易。鄭和使團不禁止下西洋官兵帶一些中國貨物在沿途進行交換。中國的絲綢、瓷器、工具都深受東南亞百姓的喜愛,鄭和船隊也爭先恐後的划船或到碼頭交易,有的還請官兵到當地的集市設攤交易。
鄭和下西洋進行的貿易活動有政治行為的貿易,也存在經濟行為的貿易。
朱棣為什麼選中鄭和下西洋呢?首先,鄭和是在朱棣眼皮子底下長大的,他是跟隨朱棣「靖難」的有功人員,他的名字就是因為在鄭村壩作戰有功,由朱棣親賜的,算是朱棣的親信。其次,鄭和信奉伊斯蘭教,朱棣最初讓他下西洋的母的地是地中海、中亞一帶,那裡的國家大都信奉伊斯蘭教,鄭和出使這些國家,與他們有共同信仰。第三,鄭和有航海知識,有組織能力和戰鬥能力。派這樣一個綜合素質很高的親信出使,朱棣當然最為放心。
結果鄭和下西洋的活動一發不可收拾,從永樂三年起,先後一共七下西洋。這七次的時間分別是 :
第一次:永樂三年,至永樂九年返回;
第二次:永樂五年,至永樂六年;
第三次:發布下西洋的命令是在永樂六年,可是由於鄭和當時還沒有回來,正式出發時永樂七年,至永樂九年返回;
第四次:永樂十一年,至永樂十三年返;
第五次:永樂十五年;至永樂十七年返;
第六次:永樂十九年,鄭和於永樂二十年返回,部分船隊仍在海外,至洪熙元年返回;
鄭和在朱棣時代的下西洋活動就是這六次。第七次是宣德五年,這時候明朝皇帝已經是朱棣的孫子朱瞻基了。
鄭和下西洋的船都是木製的。分成五個種類:寶船、座船、馬船、戰船、糧船。其中最大的寶船有九個桅杆,長達150米,寬達57米,乘坐的船員超過1000名。鄭和下西洋的時候,每一次的大中小船隻大概都有二百多艘。而比鄭和大約晚90年的哥倫布船隊最多也就十幾,不到二十艘。假如我們把哥倫布的船放到鄭和的寶船旁邊相比較,簡直是小巫見大巫,就像是海船後面拖了一隻救生艇。
鄭和下西洋
鄭和第一次和第二次下西洋,到達了印度。第三次穿過了印度洋,到達了東非。以後的四次也都到達了非洲東海岸。
當年鄭和率領的船隊,每一次都會多達二百多艘。就是在這樣一個巨大的船隊,他們也能保證協調。船上的水手兵士,都有明確分工。有負責指南針的、有負責飲食的、有負責通訊的、還有負責翻譯的等等。那時候沒有通訊工具,白天靠旗語,夜晚就只能靠火光互相聯繫,保證這個龐大的船隊統一行動。
我們都知道,很多歐洲人在海上航行一段時間後,因缺乏維生素C而得敗血症的人很多。但是這種情況沒有發生在鄭和的船隊上,因為鄭和每次出海都會帶一些豆子發豆芽,這些豆芽中就含有維生素C。另外中國人也有喝茶的習慣。所以當時鄭和的船隊什麼營養都不缺,當然航行比較順利了。
朱棣去世後,明仁宗朱高熾停止了鄭和下西洋的活動。儘管宣德五年明宣宗派遣鄭和進行了一次下西洋活動,去告訴西洋諸國,明朝已有新皇帝登極改元。但那只是整個下西洋的尾聲。曇花一現的明朝海上盛況永遠結束了。下西洋甚至很快被視為弊政。似乎下西洋的壯舉就這樣永遠定位弊政了。然而這耗資巨大的航海活動,對當時的東方文化交流,對中國手工業和海上貿易的發展及科學技術的貢獻難道不是舉世無雙嗎?
鄭和下西洋開闢了亞非的洲際航線,也鋪平了西方人航海的道路。當葡萄牙的航海家達伽馬沿著非洲西海岸繞過好望角,到達東非海岸的時候,當地人便告訴他們,在幾十年前,中國人就已經來過了這裡,而且不止一次。他們在阿拉伯領航員的幫助下,沿著鄭和船隊開闢的航線順利到達了印度。
2002年一位名叫孟席斯的英國海軍軍官在一次學術會議上發表了一個驚人的觀點,他經過十多年研究,發現鄭和的船隊曾經到達過美洲大陸,認為鄭和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環球航行的人。後來孟席斯還出版了著作《1421中國發現世界》。他的一個重要依據,就是哥倫布航行的時候有一張航海圖,這張航海圖上標明了去美洲的航線。可是此前誰也沒去過呀?那麼這張航海圖是誰畫的呢?孟席斯認為只有鄭和才有可能畫出這張航海圖,可惜的是鄭和的航海圖已經失傳,無法證明他的這個偉大猜測了。
英國海軍軍官孟席斯
在通常被認為中國人不可能到達的美洲東海岸,不僅發現了大量的青花,而且發掘了當地土著不可能製造的巨型鐵錨。 公元1421年註定會成為世界歷史上的重要年份。這一年,奧斯曼土耳其 帝國圍攻 拜占庭,切斷了西方通往中國的陸路通道——絲綢之路。七年後,葡萄牙太子伯多祿帶回一張世界地圖,上面不僅標註了好望角,而且標註了麥哲倫海峽。問題隨之而來——早在麥哲倫航海近一百年前,麥哲倫海峽(當時還沒有這個名)竟然被標註在1428年的世界地圖上。由於這幅地圖落到葡萄牙人手裡,世界史於是被改寫。1492年,哥倫布的航行,依靠的就是這幅地圖的抄本。在15世紀20年代,誰有能力進行如此規模的海上探險?誰是麥哲倫海峽的真正發現者?
《1421》倍受爭議,它顛覆了許多人的歷史知識,書中還有許多證據表明前哥倫布時代,美洲與中國已有了許多接觸,但由於沒有直接找到鄭和船隊在美洲或其他地方留下的足跡,所以學術界始終不肯承認中國人在哥倫布之前早已到過美洲甚至有過環球航行的經歷。
※明朝用這項活動震懾四方 外國使臣見到這個陣仗紛紛表示臣服
※崇禎曾有三次翻盤的機會,卻都被他白白錯過了
※李自成向崇禎皇帝提出一奇怪要求,崇禎如果同意明朝不會完
※歷史上皇帝上早朝是幾點?而明朝的這位皇帝實在是太強了
※明朝滅亡後,為何朝鮮要堅持反清復明248年?原因其實很簡單
TAG:明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