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十三式行功心解》淺釋及《十三式歌訣》淺釋

《十三式行功心解》淺釋及《十三式歌訣》淺釋

《十三式行功心解》淺釋

《十三式行功心解》淺釋

【武氏原作】

以心行氣,務令沉著,乃能收斂入骨。以氣運身,務令順隨,乃能便利從心。精神能提得起,則無遲重之虞;所謂頭頂懸也。意氣須換得靈,乃有圓活之趣;所謂變轉虛實也。發勁須沉著松靜,專註一方。立身須中正安舒,支撐八面。行氣如九曲珠,無微不至(氣遍身軀之謂)。運勁如百鍊鋼,何堅不摧。形如搏兔之鵠,神如捕鼠之貓。靜如山嶽,動如江河。蓄勁如開弓,發勁如放箭。曲中求直,蓄而後發。力由脊發,步隨身換。收即是放,放即是收。斷而復連,往複須有摺疊。進退須有轉換。極柔軟,然後極堅剛。能呼吸,然後能粘依。

氣以直養而無害,勁以曲蓄而有餘。心為令,氣為旗,腰為纛。先求開展,後求緊湊;乃可臻於縝密矣。

又曰:「彼不動,己不動。彼微動,己先動。」勁似松非松,將展未展,勁斷意不斷。又曰:「先在心,後在身。腹鬆氣斂入股。」神舒體靜,刻刻在心。切記一動無有不動,一靜無有不靜。牽動往來氣貼背,而斂入脊骨。內固精神,外示安逸。邁步如貓行,運勁如抽絲。全身意在精神,不在氣。在氣則滯,有氣者無力。無氣者純剛。氣若車輪。腰如車軸。

[洪公淺釋](行功是對坐功而言)

原文:以心行氣,務令沉著,乃能收斂入骨。以氣運身,務令順隨,乃能便利從心。

我國講養生的書,多以氣為主,現在亦叫氣功療法,可見氣血雖然並重,沒有氣是不行的,只要氣流通舒暢,血的新陳代謝機能自然健全。

以心行氣,就是用理想行氣,氣沉著,就是中氣,於人有益,氣浮了,就是橫氣,於人有害。氣常沉著,就能收斂到骨髓裡邊,人便健壯。

用氣運動身體,不用拙力,處處順遂,則身體骨骼全是柔和的,自能動作便利,從心所使。這裡講內里的氣如何運行,和外邊的形體如何運行,是內外的關係。

原文:精神能提得起,則無遲重之虞;所謂頭頂懸也。

人的精神在腦部,從外形來講,以百會穴為主,精神振作,則全身輕利,如同頂上有繩懸起來的一般,這是講頂勁的,是全身上下的關係。

原文:意氣須換得靈,乃有圓活之趣;所謂變化虛實也。

這是換襠勁的方法,人的腿經常在運動時要一個偏虛,一個偏實。在由虛到實,由實到虛的過程,必須轉換。即襠襠勁於身向右轉時,則右松左緊,緊松不太過了,才能靈,才有圓活之趣。一轉的偏了,就成直線,當然就不圓,而不活。所以這是講下盤變化的,也是講左右旋轉的。意氣是合理的勁,意動則氣動,氣動則形動。

原文:發勁須沉著松靜,專註一方。

凡是發勁,前手發勁,後手塌勁,兩手的勁和方向要成為一線,自然可以沉著松靜。試看射箭時,弓弦和箭桿,和弓的動作,可以體會此理。

這是講前後的配合手法。

原文:立身須中正安舒,支撐八面。

身要中正安舒,必須重心穩定,但在運動時,要求重心穩定,就必須腰轉時襠勁換的圓活,手勁配的相稱。能這樣,則四面八方如何來勁,全可旋轉應付。支撐二字嫌太死板,不可誤解,我們可以改為「周旋八面」,這是講身法。

原文:行氣如九曲珠,無微不到。運勁如百鍊鋼,無堅不摧。

九曲珠之行氣是纏勁,螺旋勁,是方向的變化;百鍊鋼之摧堅,是時間的速快。

原文:形如搏鳥之鶚,神如捕鼠之貓。靜如山嶽,動如江河。

外形動作如鶚之速靈,內神專靜如貓之安逸,山嶽江河是加倍形容。

(鶚è:性情兇猛的魚鷹——編者注)

原文:蓄勁如開弓,發勁如放箭。曲中求直,蓄而後發。

這是講發勁的。想發勁,須先蓄勁,比如想把箭射出去,必須先把弓拉開,使弓的兩端向後彎,弦也向後縮,放箭時一撒手,箭經弓弦中心的勁發出。但弦上的勁,還是仗著弓靶兩頭的勁,所以說「曲中求直,蓄而後發」。

但是這個地方,還不恰當,太極拳的發勁,完全是用螺旋推進發出的,公轉中還有自轉,我們用槍膛里的來複線來比方發勁,就更合式。

太極拳發勁有幾種:一種是像輪子邊上的勁,什麼東西碰上就打飛了,可是不至大傷損。二種是輪子裡邊的勁,當輪子飛轉時,如把棍子伸到裡邊,立刻攪折。三種是鑽頭的勁,鑽頭雖然小,因為轉的快,木頭、瓷器、鋼鐵全能鑽透了。這種勁,尖上是一種勁,鑽身上還有一種勁。四種是崩炸的勁,如同炮彈一樣,必須功夫很深,才能發出來,但全離不開螺旋形式。這樣曲中求直,沒有東西可以擋住、使他發不出來,弓的曲,還是可以制住的。

原文:力由脊發,步隨身換。

發勁是走螺旋形的,但是從哪裡推動呢?所以又告訴我們「力由脊發」,發時不是從脊背往前直推,而是旋轉推進。推動時,身的方向必須變化,如步子不變,勁就不一致,或至被牽掣,所以又說「步隨身換」。身向何方,步就換向何方。步的變換,也不必一定移動進退,足尖的方向,和身體一致就可以了。但是後足尖要衝前斜角,前足尖沖身的正前方,成為似丁為丁,似八非八的形式。

原文:收即是放,放中寓收。斷而復連。

這句話,很容易叫人糊塗,用輪子來講,來的勁,加到輪上,使輪子往右轉,右轉是收,但一面仍從左邊轉過來,左邊的勁,就是放。圓圈是相連不斷的,發勁時,有一虛線一拋線,也就是勁斷意不斷,所以放中也寓收。

原文:往複須有摺疊。進退須有轉換。

摺疊是來複線,不可認為是直的,轉換全是襠勁,一松一緊。

原文:極柔軟,而且極堅剛。

這又是句矛盾的話,叫人迷糊。凡是練太極拳的,全知道「柔能克剛」,「不丟不頂」,但是一逢人來按我,我就後退,做到不頂和柔了,怎麼克不了剛呢?

可見柔軟是轉的圓,堅剛是轉的快,圓則來勁到不了我身,轉回的快,則力無窮。

原文:能呼吸,然後能靈活。

呼吸固然是人人所能的,可不是人人全能靈活,所以這裡的「呼吸」二字,不可看的拘泥了。動作的旋轉,必然有進退,進退就等於呼吸。能做合乎規律的旋轉、進退就等於善於呼吸,又能全身調協,所以能靈活。到了功夫深時,呼吸可以配合動作,化勁是吸,發勁就是呼。

原文:氣以直養而無害,勁以曲蓄而有餘。

直應當作順字講,順則氣旺。曲當作螺旋解,旋則勁足。

以上是講勁的運用和氣勁的調養配合。

原文:心為令,氣為旗,腰為纛(dào,古時軍隊或儀仗隊的大旗,編者注)。

心發命令,令出氣為傳達,腰如大旗,不可搖擺,這是說內外的關係。

原文:先求開展,後求緊湊;乃可臻於縝密矣。

這是說練拳要求的程序,先上來求開展,是一個「松」字,全身骨節全要鬆開,動作時,不用一點拙力。第二步求緊湊,是一個「圓」字,任何動作,全是圓圈,公轉中還有自轉,處處連環,自然緊湊,最後越練越熟,經大圈到小圈,似乎無圈,就達到縝密的程度,這是一個「密」字。

原文:又曰:先在心,後在身。

心能支配形體,但要注意必須先明白太極拳的原理和運動規律,才能把形體運動,支配的恰當。

原文:腹鬆氣斂入骨髓。神舒體靜,刻刻在心。

腹中松,要使氣沉丹田而不浮,也就可以斂入骨髓。精神要安舒,身體雖動,還是靜的。中心穩定,則動中能靜,如一部機器,按的不松不緊,圓滑自如,開動時,雖轉而不搖擺。這個道理,要刻刻留心。這是講到內氣舒暢,精神安逸,雖動猶靜。

原文:切記一動無有不動,一靜無有不靜。牽動往來。

全身配合調協,可以作到這樣,牽動往來,如同機器輪子,用皮帶掛上,來迴旋轉。

原文:氣貼脊背,斂入脊骨。

脊骨是督脈,所以氣貼此處運行,仍收入此處。

原文:內固精神,外示安逸。

內中靜而動,外形動而靜。

原文:邁步如貓行,運勁如抽絲。

進步退步靈活,而勁走螺旋。

原文:全身意在精神,不在氣。在氣則滯,有氣者無力。無氣者純剛。

這句話又和次先講的有些矛盾,我們先要什麼是「用意不用力」,意是理想,有理,就有方法。所以說全身動作,用理想精神支配運動,不用橫氣,用橫氣則動作發生障礙,而致滯緩。氣橫,則力(勁)發不出來,不用橫氣才能柔中純剛。

原文:氣若車輪。腰如車軸。

腰是軸子,軸子轉,氣就支配手足也轉,如輪子一樣(這個氣是順的)

《十三式歌訣》淺釋

原文:十三總勢莫輕視,命意源頭在腰隙。變換虛實需留意,氣遍身軀不少滯。

腰是軸,須旋轉;膝是活塞,調節輪子轉的方向;襠部一松,則膝上提,襠部一緊,則膝下沉,重心永遠平衡,這就是變轉虛實的方法。得法則周身是圓的,沒有障礙之處,就不會少滯。

原文:靜中觸動動尤靜,因敵變化示神奇。勢勢存心揆(kúi)用意,得來不覺費功夫。

彼動我隨,是「靜中觸動」,動的圓,所以「雖動猶靜」,全是因對方來勁而變化。他的方向變化大小、時間快慢,我不但隨著變化,而且爭取主動,比他佔先一點,看似神奇,實緣一定規律。妙處全在一個「熟」字,平時練拳每式全要揣思它的道理、作用,日久,自然得悟其妙。

原文:刻刻留心在腰間,腹內松凈氣騰然。尾閭中正神貫頂,滿身輕利頂頭懸。

頭兩句是說中腹內氣,注意腰間旋轉時,腹中能松而靜,則內氣旺盛舒暢。後二句是說外形,下盤要求尾閭中正,尾閭俗名尾骨,即長強穴,要作到中正,須略使向後上翻,如正身端坐時狀態,尾骨上翻,則前邊小腹斜向後合,而氣舒松,精神直通到頭頂。這是和上盤的連繫。上盤則百會穴如同懸上一繩,把全身提起來,所以滿身輕利。

原文:仔細留心向推求,屈伸開合聽自由。入門引路需口授,功用無息法自修。

練拳時一個小動作也要耐心仔細推求原理,應當怎麼做,怎麼屈伸開合,這裡說「聽自由」不可誤解,不是隨便的自由屈伸開合,而是按照原理規律很自然的動作。所以又說:「入門引路需口授」,不但要求明師口講道理,並且要正確示範。然後根據所學的,仔細推求,長期鍛煉,則於拳法自然修進。這是學拳的程序,說明入門不經人講明道理不行,不自己仔細揣摩不行,不下工夫鍛煉也是不行。因此,我得到的規律是多聽(聽道理)、多看(看示範動作)、多想(揣摩道理和示範動作)、多練(照理照樣的練)。

原文:若言體用何為準,意氣君來骨肉臣。想推用意終何在,益壽延年不老春。

體是動作的形式,用是作用,不拘形式和作用,全是以合理的意氣為主,最後的結果是為了益壽延年、勞動生產。

原文:歌兮歌兮百四十,字字真切義無遺。若不向此推求去,枉費工夫貽嘆息。

這是講的道理,字字真實切要,已無保留,全在乎學者是否推求多練。如不用心推求,而盲目的練,等於白費了工夫,所以實踐必須結合理論。

註:高明的老師既要做到口授(口講道理),又要做到身傳(正確示範)。

加入微信群一起和我們交流分享!獲取海量太極拳教程、視頻資料(最新增加40張DVD資料),免費學習太極拳!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九五太極養生 的精彩文章:

如何做到正確開胯?
如何改掉聳肩的毛病?做這個動作時聳肩出現率40%以上!
劉子明先生所傳練通勁力心法「腰分兩節 順背通關」
輕柔靈活出真功!站得高一點,步伐小一點,身體直一點,手的動作幅度小一點,呼吸的氣輕一點,整體動作輕一點
太極拳靜心慢練是活樁!別說你慢不下來好嗎?給你一個慢的理由!

TAG:九五太極養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