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孩子為什麼不愛說話?

孩子為什麼不愛說話?

孩子為什麼不愛說話?

1

問孩子,家長答,孩子豈會再說話?一次,到泰安參加一個會議,地點是南關中學。我們幾個與會者都不知道南關中學在什麼地方。

車行南關,看到路邊狀似母子的一女士和一個中學生模樣的兩個人,便停車問路。

我走下車,朝向中學生問:「請問同學,南關中學怎麼走?」

小同學嘴唇剛想動,還未開口,旁邊的女士便湊了上來,「南關中學啊,從這向東走,向南有個衚衕,往裡一拐就到了!」一邊說,一邊還斜眼看看孩子。

我連忙說,「謝謝了啊!」

「不用謝!」女士說話熱情、乾淨、利落。

我在上車的時候,聽見女士在對他的兒子說:「南關中學你不知道?為啥不給人家說?」

車啟動了,我沒有聽到那個中學生的回答。

看來,這位女士是一個懂教育的媽媽,能及時抓住機會對孩子進行助人為樂的教育,真是難能可貴。

但可悲的是,她怎麼就能斷定她的兒子不會助人為樂呢?我以為,是她搶走了兒子助人為樂的機會,還反過來教育兒子。你說她的兒子在被教育時心裡會想些什麼呢?

2

孩子內向不說話,話讓家長說完了 這個家長,剝奪的不僅是孩子助人為樂的機會,更是孩子說話的權利。

這樣的家長,比比皆是,當然也包括我自已。我們總把孩子當孩子,不但包辦了孩子的吃飯、穿衣,還包辦了孩子的說話。

在家長眼裡,孩子什麼都不懂,什麼都不會做,什麼都不知道,什麼話都不會說。

平日里,不但不給孩子創造說話的機會,就是該孩子自己想說話的時候,家長都會搶過去。

下面這樣的場景大家都不陌生:

家長帶著孩子見了人,對方(面向孩子)問:「叫什麼名字?多大了?上幾年級了?」

不等孩子回答,家長就會接上,「XX問你話呢,你怎麼不回答啊?」這時,孩子會面紅耳赤,把頭低下或扭向旁邊。這時家長會接著向問者表達歉意:「你看這孩子內向,從小就不愛說話!」然後替孩子一一問答。

家長如此,孩子會是什麼感覺:「誰不愛說話呢?我還沒回答呢,你先搶了!既然你那麼認為,我也懶得說,反正我內向,不愛說話,以後乾脆就不說了!」

很多時候,所謂的孩子性格內向、不愛說話就是大人定義的結果!

3

小時不說話,大時話不停和我接觸過的人都知道,我是一個愛說話的人。不過,據說我小時候特內向,特不愛說話。

不少看著我長大的老人,現在經常對我說:「你現在當老師當的,咋這麼能說話呢?嘟嘟囔囔說個不停,你現在一天說的話啊,比你小時候一年說得都要多!」老人們說我小時候不愛說話是不是事實,我自己不記得。至於我什麼時候變得「愛」說話的,我也記不起來。是不是當老師當的,我不清楚,反正我沒有專門練過!

我這個人,生性愛面子,不好強,不但自己要面子,也特別注意維護別人的面子。現在回憶起小時候來,好像有這樣的印象:只要有「生人」的場合,熟悉我的大人都會說:「他不太愛說話!」哎,大人都那樣說了,你再去推翻大人的話,那讓大人多沒面子!大人不是也常說,一時半會不說話,又沒人把我當啞巴!

4

話多非是性格定 家長需要創語境 心理學上,把人的性格分成了多血質、膽汁質、粘液質、抑鬱質四種性格。其中抑鬱質性格人的特點之一就是「情緒不容易表露」,有不少人把此認為是「不愛說話」。

但我以為,「不易表露」和「不愛說話」本就是兩個概念。因為一個有心計、愛說話的人,雖然說得話多,但卻輕易不會表達自己「真情實感」;一個「情緒不易表露」只要找到了自己,會毫無保留地將自己的「老底」全都會翻底給對方。

CCTV著名主持人崔永元,不是也抑鬱過嗎?作為央視主持人,你能說他不愛說話嗎?

我的理解是,人的性格和說話有一定的關聯,某種性格的人可能說話多一些,另一種性格的人可能說話少一些,但是,作為人正常的交流,該說得話都是要說的,小孩子更是如此。

小孩子的「性格內向」「不愛說話」完全是大人定義的結果。大人怕孩子不會說,說不對,因而,總是替孩子說。你想,孩子是有大腦的,是會思考的。大人都替他說了,他們自然無話可說了!時間長了,孩子就懶得說了!

上天給我們一張嘴,就是用來說話的!孩子也不例外!作為家長,別以為孩子性格內向、不愛說話,第一是你剝奪了孩子說話的權利;第二你沒給孩子說話的機會;第三,說不定那是孩子為了證明你說話的「正確性」給你留的面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