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金本位、看不見的手——一些市場經濟相關概念的釐清

金本位、看不見的手——一些市場經濟相關概念的釐清

所謂金本位(gold standard),指的是參與國將國內貨幣的價格固定並換算為某一重量的黃金這樣一種義務和約定(a commitment by participating countries to fix the prices of their domestic currencies in terms of a specified amount of gold)。這樣做的結果簡而言之就是為貨幣指定了一個固定的價格。真正的金本位是在1900年隨著金本位法案的通過而開花結果的(come to fruition:fruit-水果,fruition-結成果實、成就,名詞),後來在經濟大蕭條時期羅斯福總統又取締了私人黃金所有權(取締:outlaw),金本位隨之廢止。

1946年,布雷頓森林體系(the Bretton Woods System)得以頒布,體系規定了各國政府可以以固定的兌換率將黃金賣給美國政府財政部。這一體系持續了大約25年,之後被尼克松總統廢止。從此之後,貨幣的價值才與所交易的商品正式掛鉤。

而現在的貨幣已然是由供求決定的一種交換媒介(a medium of exchange:medium 是媒介的單數,複數就是熟知的media)。反倒過來即使金銀的貨幣價格也能隨著市場作用而波動(to fluctuate)。

那麼現在回想起來,金本位的作用到底是什麼?首先有一點是它保證了較低的通脹(inflation)。因為如果一國發行了大量的紙幣,而黃金的供給又是相對穩定的,那麼人們實際上就無法實現等值的兌換(因為黃金很快就會兌完),也就保證了該國政府無法靠通貨膨脹達到它的目的。而另一方面,由於各國貨幣價值都與黃金掛鉤,那麼就意味著匯率也是固定的。The stability the gold standard cause in the foreign exchange market is often cited as one of the benefits of the system(be cited as:被引用為).但這一點也正好經常為人所詬病,因為匯率無法反映和影響變換的局勢,所謂宏觀調控政策包括那些刺激就業相關的也就無法得以進行——這只是一種表面的穩定而已。

於是在拋棄掉金本位制後,我們就得以開始擁抱市場原則這一看不見的手(invisible hand)了。

然而「看不見的手」這一說法最初的意義並不是這樣的,而是由蘇格蘭經濟學家亞當斯密(Adam Smith)在它的經典著作《國富論》()中提出來的一種,用現在的話來說,類似於情懷的東西:A wealthy individual, by 「directing…industry in such a manner as its produce may be of the greatest value, intends only his own gain, and he is in this, as in many other cases, led by an invisible hand to promote an end which was no part of his intention」. 也就是說,一個人看似自私地最大化自身利益實際上卻做出了對宏觀經濟格局的貢獻,而不論窮人富人都可以因此而受益。也因為這個邏輯,亞當斯密的理論被看作是對於規範自由市場的完全抵制,and it will do so much more rationally, fairly and efficiently than any 「top-down」(自上而下)regulations imposed (to impose:施加)by government.

跳出理論本身回顧其產生的歷史背景,那時候英國通過工業革命經歷著世界歷史上最龐大的經濟擴張(on the brink of:在…邊緣、發軔),該理論為經濟繁榮帶來了解釋,但其他諸如科技創新、人口爆炸(explosion:爆炸)等方面的影響卻未被考慮進去。而更有意思的是,具體到實施這一「看不見的手」的策略,又總是與複雜的廣告技巧、金融產品相關,而它們都會或多或少地利用人性中非理性(irrational side of human nature:注意另一個表反義的構詞法:ir-rational)的一面。這不是與「看不見的手」一開始的假設人類行為都是在絕對理性的驅使下相矛盾的么?而如果說金本位從誕生之初到衰落為止都與美國的國家利益緊密相關,那麼「看不見的手」就正是英國資本主義上升階段這一過程的一種理性反應而非解釋。——一種理論能否流行毫無遮掩地說與一個國家的國力息息相關。

而現在,接替金本位,全世界只有美國在運用純粹的「看不見的手」——It is one of the basic tenets(教條、信條)of the Republican party(共和黨)。而我們一直以為的與美國「沆瀣一氣」的英國,其實也早就脫離了在經濟上的這種共同關係。

然而它到底管用么?簡單試想如果沒有對食物供給的監管、禁止污染排放的法律被廢除(be repealed:英語里有很多詞是專門對應於特殊行業的,比如法律術語repeal, stipulate等等),thousands would suffer and die。「看不見的手」可能長期確實能發揮作用,但我們等不到那一天。

所以經濟理論對現實的指導意義總是有所差距的,國力再強也是如此。

————

每天免費旁聽課程,大量私存的英語乾貨,更有各種歐美趣談。

請記住:沒有什麼英語問題是樂小知解決不了的。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樂知英語 的精彩文章:

學會擁抱孤獨Learn to Embrace Solitude
如何搞定那些不得不做又必須去做的事情
交際英語——禮貌出沒的細節:Conversation and Handshake

TAG:樂知英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