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捍衛者》後傳:淞滬會戰硝煙散盡,中國改寫國運,日軍不敗而敗

《捍衛者》後傳:淞滬會戰硝煙散盡,中國改寫國運,日軍不敗而敗

作者:蘇智良 1956年生於上海,祖籍浙江嵊州。上海師範大學教授、博導,專門史博士點帶頭人,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基地上海師範大學都市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人文與傳播學院院長,兼任上海歷史學會副會長、中華日本學會常務理事、中國社會史學會常務理事、中國現代人物研究委員會主任、上海市初中歷史教科書主編等。

(此篇接上篇《此戰中國軍隊曾主動出擊日軍,日軍損兵折將達6萬》)

八一三淞滬抗戰,中國方面喪師失地,但也是有所得的。

日軍大舉進攻中國後,在全國人民抗日救國高潮的促進下,國民黨在淞滬戰役期間,與中國共產黨正式實行第二次合作。早在1936年,毛澤東就指出:中國戰勝日本侵略的第一條件是中國抗日統一戰線的完成。以後又說:假如沒有國民黨政策的轉變,要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是不可能的。八一三戰役則促進了這種條件、這種轉變的成熟和到來。從1937年2月開始,中共代表與國民黨就國共重新合作多次進行談判,由於國民黨堅持「先安內後攘外」,進展不大。八一三戰役爆發後,國共第二次合作的進程大大加快。8月22日,國民黨軍事委員會宣布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朱德、彭德懷為正副總指揮。9月6日,陝甘寧蘇維埃政府正式改稱陝甘寧邊區政府,由於淞滬戰爭的緊迫,加上中國共產黨對國民黨的批評、推動和督促,9月22日,國民黨中央通訊社發表《中國共產黨為國共合作宣言》。次日,蔣介石發表承認共產黨合法地位的談話。10月2日,根據兩黨談判協議,南方的紅軍游擊隊改編為國民革命軍新編陸軍第四軍。淞滬戰役的展開,對國共第二次合作起了一種微妙的推動作用,正如周恩來所說的:「要不是『八一三』打響了,就不會允許我們建立八路軍總指揮部和十八集團軍總司令部的組織。朱總司令和我同葉劍英參謀長到南京,開始蔣介石還沒有決定給八路軍的名義,但是到上海打響了,他從廬山跑過來,覺得這是全面戰爭了,才發表了八路軍的番號,要我們的軍隊去打仗。」以國共合作為基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正式形成,宣告了國民黨「攘外必先安內」政策的徹底失敗,從此中國民族解放戰爭進入了一個新的時期。

淞滬戰役開始後,國民黨政府對淞滬戰局盲目樂觀,除了部分各地兵工廠內遷川湘外,對工礦企業、文化單位和政府機關的搬遷工作並沒有積極進行。直到戰局有變,國民黨政府才有所行動。到10月中旬,已在武漢建立軍事指揮和政府行政系統,以及外交事務機構,武漢成為事實上的首都。內遷過程中,意義最為深遠的是上海部分工廠的內遷。早在抗戰爆發前,社會輿論就建議:「可於戰爭未爆發前,須依原料生產、貨物銷路情況將各種新式工廠,分移於各省。」在上海各界人士的呼籲下,8月12日,國民黨組織上海工廠遷移監督委員會, 22日起,上海民營工廠開始內遷,到淪陷前共遷出民營廠148家,工人2100多名,機器物資1240噸。內遷廠中,機器業廠家約佔上海內遷廠的一半,它們成為後方民族工業的主力軍,成為後方軍用、民用工業產品的主要製造者,從而大大促進了西南內地民族工業的發展。重慶機器業戰前僅十餘家,且多以修理為主,當上海內遷廠來到後,很快發生變化,到1940年增至122家。上海遷往陝西的利用五金廠則對陝甘寧邊區的工業發展和根據地建設,發揮了重要的推動作用。由於上海軍民在淞滬奮戰三個月,贏得了時間,才爭取了這次有組織的戰略大轉移,它對於保存中華民族的文化傳統、爭取中國抗日戰爭的勝利,具有重要意義。

淞滬戰役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和聲望,鼓舞了全國人民抗日的信心和勇氣,並提供了深刻的經驗教訓。在從8月13日起的110天里,中國軍隊在上海人民的支援下,雲集淞滬與日本侵略軍展開了殊死的搏鬥。前後參戰的總兵力為70萬人。參戰的陸軍是中國陸軍總量的三分之一,中國海、空軍幾乎全部投入了戰鬥。淞滬戰役在事實上廢除了《淞滬停戰協定》,結束了國民黨自七七以來徘徊觀望的局面,成為國民黨對日政策變化的轉折點。

戰前,外人對於中國是否有力量抵抗日本的入侵頗有疑慮,淞滬一戰使國際輿論大為改觀,倫敦《泰晤士報》10月28日社論指出:「中外人士認為不能支持一周的陣地,而他們竟防守至十周之久,這就將使中國各地發生極大的精神影響。本報對這次在上海作戰中國軍隊的英勇智謀,表示最大敬意。」世界各國人民和友好人士,通過淞滬抗戰,看到了中國的抗戰形勢,了解了中國戰勝日本帝國主義的強大武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從中得出這場正義戰爭必然勝利的結論,因此,中國的抗日戰爭得到了國際社會更多的支援。

淞滬戰役極大鼓舞了全中國人民抗擊日本侵略者的信心和勇氣,體現了全國上下共赴國難的愛國精神,這是地方部隊與中央軍在抗戰期間的第一次大規模並肩作戰,為以後的台兒庄、武漢戰役等開了先河。在淞滬戰役中,中國軍民所表現出來的為民族生存拋頭顱灑熱血的英勇精神為世人傳頌,與陣地共存亡的寶山守軍姚子青營、堅守閘北最後陣地的四行孤軍、寧死不受侮的閻海文、沈崇海烈士等等,成為當時青少年的楷模,許多青年從中汲取愛國主義精神,奔赴抗擊日本侵略者的最前線。

淞滬戰役在我國軍事發展史上留下了具有歷史意義的記錄:中國方面第一次大規模使用飛機作戰,第一次動用了坦克;在整體上雖仍處於線式戰術階段,但華軍初次運用了大縱深的面式防禦戰術。以後一些國民黨將領吸取淞滬戰役消極防禦的教訓,採取運動戰、陣地戰和游擊戰相結合的戰略方針,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台兒庄戰役即為一例。從這個意義上說,沒有八一三戰役,就沒有台兒庄戰役,就不可能有武漢保衛戰的成果;如果沒有這三個戰役,就不會很快出現中日雙方戰略對峙的態勢。

儘管八一三淞滬戰役最後失利了,但它在中國抗日戰爭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美國著名軍事評論家卡爾遜在考察了這次戰役後曾說:淞滬戰役已足證明兩點,「一,中國已下決心為她的獨立而戰,而且中國軍隊確有作戰的能力;二,日本的軍隊在日俄戰爭中,被世人視為可怕的軍隊,經中國一打,降到了第三等的地位。」這是較為客觀的評價。

(為方便公眾號平台排版,省去文中注釋)

編輯:南京師範大學15級近現代史方向碩士研究生 雷曉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康狄的朋友圈 的精彩文章:

此戰中國軍隊曾主動出擊日軍,日軍損兵折將達6萬,周恩來評價:日軍損失出乎意料之外
這場中國歷史上扭轉乾坤的一戰,為何從五萬人會戰變成百萬大軍廝殺的?
真實的「捍衛者」傳奇:淞滬會戰中的虯江碼頭反登陸戰
淞滬會戰最激烈的一次反登陸戰:中日精銳決戰虯江碼頭
《我的團長》中那棵神秘石化大榕樹,竟和中國駐印軍一場血戰有關!

TAG:康狄的朋友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