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蘇軾七歲時讀到兩句詞,四十年後續寫成篇,美翻了

蘇軾七歲時讀到兩句詞,四十年後續寫成篇,美翻了

蘇軾出生於四川的眉山,成年前幾乎沒有離開家鄉一步,家鄉的山和水給了他最初的滋養,也給了他一顆純凈的心,所謂人傑地靈誠非虛言。

7歲那年,蘇軾偶遇一位九十歲的老尼,看到蘇軾天資聰穎,就跟他聊起年輕時的經歷,曾經跟隨師父進入後蜀主孟昶的宮中。

回憶起那段經歷,最讓老尼難忘的是花蕊夫人。有一天,天氣大熱,孟昶和花蕊夫人納涼於摩訶池上,天清月朗,柔情繾綣,孟昶遂填了一首《洞仙歌令》。

由於年代過於久遠,老尼只記得開頭的兩句。然而,就是這兩句詞,卻深深的烙印在蘇軾的腦海里,直到四十年後依然不能忘懷。

時間來到1082年,蘇軾貶居於黃州,想起這段往事,他遺憾於孟昶的詞只余兩句,突發奇想將這兩句詞續寫完整,詞曰:

《洞仙歌》

冰肌玉骨,自清涼無汗。水殿風來暗香滿。綉簾開,一點明月窺人,人未寢,欹枕釵橫鬢亂。

起來攜素手,庭戶無聲,時見疏星渡河漢。試問夜如何?夜已三更,金波淡,玉繩低轉。但屈指西風幾時來,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換。

在這首詞里,蘇軾純靠想像描述了孟昶和花蕊夫人夏夜納涼的場景,全詞清空靈雋,語意高妙,想像奇特,波瀾起伏,讀來令人神往。

上片寫花蕊夫人簾內欹枕。首二句寫她的綽約風姿:麗質天生,有冰之肌、玉之骨,本自清涼無汗。接下來,又用水、風、香、月等清澈的環境烘托花蕊夫人的冰清玉潤。

其後,蘇軾借月亮以窺美人欹枕的情景,以美人不加修飾的殘妝——釵橫鬢亂,來反襯她旖旎的姿容,創造出境佳人美、人境雙絕的唯美意境。

下片直接描寫人物自身,「起來攜素手」寫花蕊夫人已由室內獨自倚枕,起而與愛侶戶外攜手納涼閑行。「庭戶無聲」製造出一個夜深人靜的氛圍,暗寓時光在不知不覺中流逝。

「時見疏星渡河漢」寫二人靜夜望星,以下四句寫月下徘徊的情意,為納涼人的細語溫存進行氣氛上的渲染。結尾三句是全詞點睛之筆,傳神地揭示出時光變換之速。

花蕊夫人本是孟昶的寵妃,後蜀滅亡之後,花蕊入宋,以「十四萬人齊解甲,更無一人是男兒」的詩句令趙匡胤大為傾倒。不久,孟昶暴亡,花蕊夫人就成了趙匡胤的貴妃。

對於這樣一個與兩朝皇帝有瓜葛的「亡國之妃」,蘇軾毫不避諱地寫她與孟昶的愛情,還沒有一個道學家敢跳出來說三道四,也沒有被納入敏感題材,實屬難能可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沉香藝文志 的精彩文章:

蘇軾的《水調歌頭》太過經典,他的大弟子一不小心就山寨了
古代宮廷必備的守宮砂,全靠這種常見的小動物大顯神通
朋友舉薦他做官他憤而絕交,但臨死之時卻將兒子託付給朋友
京兆尹說年底了該嚴打了,他問這個人你敢動嗎?京兆尹沉默不語
當了三年官家產翻了三倍,他的妻子毅然離家出走

TAG:沉香藝文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