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安般守意-凈慧長老禪七開示連載(九)

安般守意-凈慧長老禪七開示連載(九)

九、安般守意

(2011年11月15日晚)

各位禪友:

在佛教傳入中國的同時,禪法作為其重要修行法門亦隨之傳入中國,最早傳入的《四十二章經》里就有禪修的內容。最早傳入的禪經是《安般守意經》,專門介紹四禪八定的修法。此經由後漢時期的譯經大師安世高菩薩翻譯,三國時期著名的譯經家康僧會對此經加以註解,分為上下兩卷,註解和經文渾為一體無法區分,後人索性都當作原文來讀;兩晉時期的道安法師專為此經作序,並進一步弘揚此經,由此可見歷代諸大譯師和大禪師對此經的高度重視。

所謂安般守意者,「安般」是安那般那的略稱,「安那」指入息,「般那」指出息,利用觀察入息和出息的方法來守護生命當下的一念心,使這一念心與出入息緊密相隨,稱為安般守意。《安般守意經》可以說是禪修最基本的經典,是禪修方法比較系統的一部經典,也是中國佛教介紹禪修最古老的一部經典。這部經典把修習禪定分為數、隨、止、觀、還、凈六個階段,後來天台宗稱之為六妙門,就是進入心靈寶藏的微妙之門。康僧會在序文中說到:「夫安般者,諸佛之大乘,以濟群生之漂流也。」我們要進入到解脫的大道,安那般那就是一條路,我們要進入涅槃的境界,安那般那就是基礎,強調無禪不智,無智不禪。由此可知,佛教從傳入中國後,就非常重視禪修。

禪修是印度佛教一個古老的傳統,印度原始佛教的僧人每天只做兩件事,一是讀誦,二是禪思。我們出家唯一的任務就是要讀誦、禪思,由此二法將我們帶進解脫之門,帶進涅槃之門。在家佛教徒同樣如此,在完成社會和家庭的責任義務之後,修學佛法也要誦經、修禪。當時的修禪主要是五門禪,就是隨眾生根性不同而修相應的禪觀。若亂心多者,教以數息觀;若貪愛多者,教以不凈觀;若嗔恚多者,教以慈悲觀;若著我多者,教以因緣觀;若心沒障重者,教以念佛觀。此法又名五停心觀,使狂亂的妄想心停歇下來的五種法門。在家居士比較適宜修念佛觀、數息觀和因緣觀,出家眾著重修不凈觀和數息觀。門以能通為義,能通向解脫,通過這五門進入到禪的殿堂,進入到我們自心的寶藏,這是打開我們真如自性如來寶藏的五個門。五停心觀把次第禪、如來禪的基本方法都概括在內;以祖師禪的見地作指導,同樣可用五門禪來收攝身心。

中國佛教徒自古以來就有修禪的傳統,修禪的人也非常多。歷代的《高僧傳》以十科取僧,即把在十個方面成就特別突出的僧人錄入《高僧傳》,第一科是譯經,即翻譯經典的大師;第二科是義解,即以文字般若弘揚佛法的大德高僧;第三科就是禪觀,是歷代修習各種禪法的禪師。古人所謂「為僧不預於十科,事佛徒生於百載。」也就是每一個出家人要在這十科中取得突出成就,成為一代高僧,否則就是一個沒有志向的出家人,就是一個沒有願力的出家人。這並不是鼓勵出家人求名求利,而是希望每一個出家人能弘揚佛法,利益眾生,並非一定要選入《高僧傳》。

《高僧傳》歷朝以來都被看作是佛教界的信史,一向以嚴謹與真實著稱於世,這與撰述者在選人入傳時的謹慎態度及其擇人標準有關。如《梁高僧傳》的作者慧皎律師,《唐高僧傳》的作者道宣律師,都是以道德文章是否高尚作為錄取標準,並在選錄高僧入傳之前,多方考證其真實性,防止將一些名高無德者收入高僧傳。在慧皎律師前就有《名僧傳》,他認為用「高僧傳」更符合僧傳的意義,因為有名者未必高,高者隱逸山林,清修禪定,不一定有名,對於有名而不高的不錄取,無名而德高的人才是真正要錄取的對象。《梁高僧傳》中有一個非常典型的事例可以說明此點,慧皎律師在「神異」一科選錄了一位沙彌,這在歷代《高僧傳》中是非常罕見的,由此可見作者是以道德高尚作為選人的標準,而不在於名聲的高低。

《安般守意經》教我們數息一定是要從一數到十,不增不減,不多不少,特彆強調要從「入息」開始數。覺知出入息的目的就在於「守意」,使意念與息不相離,同在一念上,不是一前一後,不是呼吸歸呼吸,意念歸意念。能將意念放在呼吸上,就基本沒有妄想,沒有第二念。《安般守意經》描述我們的妄想生滅心在剎那間快速地生滅不停,在一彈指之間心念就有九百六十轉,心念生滅甚至超過了光音的速度,一日一夜有十三億意念的起滅。佛陀在禪定中觀察到心念起伏生滅的狀況,就是要告訴我們要利用這一呼一吸的辦法好好把守意城,淡化煩惱,開發智慧。

我們在此修行,切莫空過時光,人生短暫,國土危脆,無法預知我們的生命會在何時何地以什麼方式結束。我們對這樣重要的問題沒有一點把握,一點信息都不了解,從來就沒有關注過這十三億的念頭起從何處起,滅向何處滅。我們只有在禪堂里靜下心來,在數息用功的時候才知道妄想紛飛。知道自己妄想很多,這正是用功夫的好時節。就從這個地方下手,掌握方法,把斷要津,安住當下,把守意城,這就是修行的起點。

第一個七馬上就要結束了,大家經過了整整五天的訓練,要回顧一下這幾天的情況,看有沒有進步,哪些方面還需要改進,哪些習氣毛病還需要克服,哪些包袱還需要丟掉,如此等等要認真思考一下,要改進的立刻改進,要扔掉的立刻扔掉,使我們在今後的幾個禪七中輕裝上陣,每天不斷地有進步,有收穫。

【凈慧長老辛卯年老祖寺冬季禪七開示】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連觀海寺 的精彩文章:

怎樣來觀察我們這顆心?

TAG:大連觀海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