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人說他們曾經是日本宗主國 唐太宗李世民作證 這事真的可能有
韓國「歷史學家」發話了:端午節和屈原是韓國的這自不必說,就連跟黃帝打架的那個蚩尤也是韓國人,而且還說蚩尤就是他們古朝鮮桓雄國的第十四代國王慈烏智桓雄——這是一隻什麼鳥,筆者沒有查到。
GIF/425K
而且韓國人還說司馬遷的《史記》寫錯了,「歷史的真相」是他們的蚩尤天王打敗了軒轅黃帝。
這種腦洞大開的「歷史觀」,連日本人都看不下去了,他們在網上猛懟:「老老實實地當中國的屬國多好,韓國的歷史說實話不過是謊言罷了。」「韓國人把這種胡說八道當成為新聞不感到羞恥嗎?再這麼胡鬧,日本人可真的把你們當白痴對待了。這簡直是對司馬遷的褻瀆。」
可是韓國人也不是好惹的,他們馬上提出新的觀點:韓國(古朝鮮,為了下面行文方便,凡是半島上的事,咱們統統稱之為韓國)是日本的宗主國,幾千年來日本一直是跟著韓國混的。
一個是半島的一半,一個是四個小島,筆者雖然有空閑時間喝酒抽煙,但實在沒興趣研究他們的「歷史」——如果他們有歷史的話。
但是對「韓國是日本宗主國」這件事,還是有一點印象的。因為筆者在寫秦叔寶程咬金的時候,沒少翻看《新唐書》《舊唐書》,似乎記得日本真的曾經跟韓國混過,而且還是唐太宗李世民安排的。
在新舊唐書中,關於日本的記載大同小異,筆者將其翻譯融合起來,翻一翻在唐朝時期日本和韓國的關係。
史書記載:日本原先有兩個名字,分別是「倭國」、「倭奴國」,在韓國(新羅)東面的大海中的幾個島嶼上,這幾個島交通不大便利,從南走到北要三個月,從東走到西要五個月,住著草棚子,只有木柵欄而沒有城池,但即使這樣,那四面小島還分成了五十多個「國家」——其實也就是個小村子。
那裡女多男少,都光著腳,就用兩塊布前後各一塊,像門帘子一樣掛著遮羞。
但是就這樣的分成五十多個「國家」的四個小島,一直都跟中國有來往,而且也學習了文字,還研究起了佛法,認識了字的「倭國」或「倭奴國」人,才發現自己的「國名」含有貶義,於是就改成了「日本」,因為他們認為自己跟日出的地方很近——每天烤得穿不住衣服。
《舊唐書》還是很嚴謹的,除了上面的說法,書中還提出了另一種由來:「日本舊小國,並倭國之地。其人入朝者,多自矜大,不以實對,故中國疑焉。」意思是也不大相信日本人吹。
隋煬帝曾經賜給日本衣服,當然此前也賜給過韓國,所以史書才說日本「衣服之制,頗類新羅」。
有衣服穿的日本人還是很知道感恩的,於是在貞觀五年,他們派使者到唐太宗(還不知道中原已經易主)那裡朝貢,還帶了不少土特產。
看著被海水泡得皺皺巴巴黑矮乾瘦的使者,唐太宗李世民心中老大不忍:「你們那小船渡大海,別掉下去喂鯊魚,往後別年年來了,有這份孝心就行了。」
但是日本人不聽,還是經常往大唐跑,唐太宗更加不忍心,就派一個叫高表仁的新州刺史去安撫他們。但是新舊唐書異口同聲地指責高表仁態度不好「無綏遠之才」,覺得日本人對自己不夠恭順,連詔書都沒宣讀就跑回來了。
於是日本該朝貢還朝貢,該派留學生還派留學生,有的留學生乾脆申請了「大唐綠卡」,在李世民、李治乃至武則天李隆基手下當起官來了。
實事求是地說,大唐對日本的態度,遠不如對韓國好。當年高麗、百濟聯手欺負新羅,唐高宗李治還專門下令,讓日本出兵去幫助新羅。
但是新羅也是白眼狼,剛剛被大唐從高麗、百濟的暴揍中解救出來,居然就要大唐叫板,結果被薛仁貴狠很地教訓了一頓。而死灰復燃的高句麗又跟日本聯合起來挑戰大唐,在白江口(也叫白村江)之戰中,被劉仁軌用一萬三千人,把四萬多倭寇、一千多戰船(估計也就是小舢板)全部送進海底餵了王八。
這下子日本和韓國都老實了。
那麼韓國人說的「日本跟著韓國混」的說法是怎麼來的呢?
其實這件事在韓國還真能找到依據,這就是唐太宗那句「矜其道遠,敕所司無令歲貢」惹出來的——日本人被取消了獨自朝貢的資格,只好跟著韓國人一起朝貢,韓國人在上奏摺(當時確實是屬國,所以文書只能叫奏摺)的時候,順便也帶上日本一句:「附新羅奉表,以通起居。」意思是我們韓國給您磕頭了,後面還有一個小弟日本也在那兒跪著呢!
所以說,韓國人說日本人曾經跟著他們混,是有一點影兒的,但要說他們是日本宗主國,那就只能呵呵了:你們自己不也是別人的屬國嗎……
※宋江也配架空晁蓋?其實晁蓋根本沒瞧得起他 就是靜靜地看他作死
※劉備午夜夢回:我這輩子最對不起四個人 其中有兩個還救過我的命
※一個看似隨意的三字稱謂暴露了吳用真實想法:宋江死得越早越好!
※唐代奸臣榜上居然沒有楊國忠 笑裡藏刀口蜜腹劍那倆人倒是上榜了
※三國群雄逐鹿 諸葛亮家族的必贏賭局 被司馬懿領著兒子給攪黃了
TAG:半壺老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