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從陪嫁小侍女到御封外交官,她用40年把自己活成了大漢傳奇!

從陪嫁小侍女到御封外交官,她用40年把自己活成了大漢傳奇!


從陪嫁小侍女到御封外交官,她用40年把自己活成了大漢傳奇!

解憂公主劇照

公元前101年的一天清晨,微風習習,一輛輛裝飾喜慶的馬車從宮中緩緩駛出,沿著西去的路途蜿蜒逶迤。這本是喜慶的婚事,只因為是和親,所以到處瀰漫著悲傷的氣息……車上坐著的是奉命遠嫁西域烏孫國的解憂公主和十多個陪嫁女子,其中就包括一名叫馮嫽的侍女。

在未央宮的眾多宮女中,馮嫽原本是最尋常的一個,只因生性聰慧、性格開朗被挑選為公主陪嫁侍女之一,她的命運從此被改變了。

離開長安之前,她就聽說,這次和親的意義重大,要肩負起聯合烏孫、共擊匈奴的使命。只是,和親是一條不歸路,茫茫黃沙瀰漫,荒漠寸草不生,再加上飲食、語言不同,民族習慣迥異,並且從此離別父母親人,一生再沒有回來的希望……這樣的未來想想都讓人絕望,以至於西行的路上,公主和陪嫁侍女一直哭哭啼啼。她們的悲傷感染著整個和親隊伍,一路走來,無論是送親的大漢官兵還是迎親的烏孫使者,都不敢高聲談笑,只能壓抑地低頭前行。

馮嫽卻率先擦乾了眼淚。她輕輕掀開車帷,只見大漠蒼茫,一望無際,別有一番景緻,竟忍不住驚呼:「天地原來如此廣闊,關外也有這樣動人心魄的奇景。」她的心中頓時充滿了震撼與好奇。

既然命運已經註定,哭泣又有什麼用呢?看到別的侍女尚未從悲傷中恢復過來,馮嫽主動承擔起與迎親的烏孫使者交流的任務,告訴他們公主的需求,又饒有興趣地詢問烏孫和西域各國的風俗民情,甚至還主動跟他們學習烏孫語。

聰明熱情的馮嫽把聽來的奇聞逸事一一講給公主和夥伴們聽。公主原本不認識馮嫽,此刻卻被這個侍女的積極勇敢打動了。尤其是馮嫽的一番話說進了公主的心坎里:命運不能選擇,但人生是自己的,無論如何都要活好這一輩子。看著馮嫽清澈的目光,公主擦乾眼角的淚水,堅定地點點頭,兩個女孩的手握在了一起。

去西域的路陌生而蒼茫,前途未卜,她們發誓生死相依,患難相助,共同抵禦西域的風刀霜劍……


從陪嫁小侍女到御封外交官,她用40年把自己活成了大漢傳奇!

初到烏孫國,馮嫽始終陪伴在公主身旁,公主高興時,她也一同歡笑;公主思鄉時,她也陪著公主一起回憶在長安的美好。

在公主身邊,馮嫽有了更多開闊視野的機會,經常跟著公主出席不同的場合,豐富多彩的西域文化和越來越廣闊的見識讓這個女孩有了更多的自信與主張。這裡的風光蒼涼絕美,這裡的人坦誠奔放,她堅信,只要努力,一定可以成就屬於自己的非凡人生。

為了更好地適應烏孫國的生活,馮嫽很快學會了製作具有西域特色的抓飯。烏孫語早就學會了,她又開始學習大宛、月氏、匈奴等西域各國語言,積極和遇到的每一個烏孫人交朋友,了解他們的喜怒哀樂,給他們講大漢的富麗榮光。

馮嫽不僅能言善辯,又有著極強的親和力和感染力,很快就得到烏孫上下的喜歡。看到馮嫽這麼快就融入烏孫人中,公主無比欣慰,對自己的未來也更有信心:雖然到烏孫國沒多久,丈夫就去世了,公主嫁給了繼任的烏孫國王,但都努力與他們培養感情,儘可能與烏孫人和睦相處,不斷傳遞大漢堅持和平的態度,以影響烏孫王。

不過,大漢和西域之間的問題也無處不在。

在與烏孫國等西域人相處的過程中,馮嫽發現,他們對大漢太陌生了,只憑著來往商人的隻言片語去猜想,根本不了解大漢。於是,她向公主建議,應該派使者出訪臨近的西域各國,向他們闡述大漢的人物典章和外交態度,以聯絡感情,溝通有無,讓他們成為大漢的友好鄰邦。

公主欣然接納了這個建議,可是讓誰擔當這個使者呢?當然是自己最信任的姐妹馮嫽。

於是,茫茫戈壁上,刻下了一行行漢家女兒馮嫽的足跡,西域各國的人們紛紛見證了她的一顰一笑。

幾年間,馮嫽行走在大宛、龜茲、樓蘭等西域各國,向他們介紹漢朝的富裕強大,將精美的大漢物品賞賜給他們,與他們交朋友。她以自己的學識氣度在西域各國贏得了廣泛的尊重,被人們尊稱為「馮夫人」。

此時,那個命如草芥的侍女已經成為歷史,取而代之的是美麗自信、優雅雍容的馮夫人。誰說背井離鄉就一定要寂寞終老,誰說出身卑微就一定要聽天由命?勇敢努力的人在哪裡都能綻放光彩,都能走出自己的精彩人生。

馮嫽是這麼想的,也是這麼做的。

回報很快來了。馮嫽得到了眾多烏孫男子的愛慕。她最終選擇了曾護送自己出訪各國、與自己兩情相悅的烏孫國右大將。二人成婚後,志同道合,恩愛異常。

不僅贏得了西域各國的尊重,更收穫了美好的愛情,馮嫽似乎完全可以從此相夫教子、安享終老了。然而經過這些年的歷練,馮嫽已經成長為獨立的女子,她才不會回歸到小女人的狹窄閨房呢,她的心中裝著更廣闊的天地山河。

婚後,馮嫽依舊活躍在西域的外交舞台上,協助丈夫處理軍國大事,幫助公主排解糾紛,溝通大漢與西域各國的關係……

時光輾轉,幾十年過去了,少女馮嫽的青春與激情不再,取而代之的是成熟和睿智。

在馮嫽與公主的不懈努力下,烏孫與漢朝的關係進入了蜜月期。公元前72年,西漢與烏孫聯合進攻匈奴,大獲全勝。匈奴的勢力逐漸衰退,已經不能再對漢朝邊境造成威脅了。經過三十年的辛苦經營,兩個柔弱的女子攜手同心,完成了大漢王朝賦予她們的使命。


從陪嫁小侍女到御封外交官,她用40年把自己活成了大漢傳奇!

馮嫽劇照

然而,公元前53年,考驗馮嫽的時刻再次來臨。

幾年前,公主的第二任丈夫去世,按照烏孫習俗,她再嫁繼子狂王。狂王本來就與公主有隔膜,對大漢一直排斥。馮嫽雖然從中多次調解,卻收效甚微。不久烏孫國內亂,狂王也被其同母異父的弟弟烏就屠殺死,烏就屠自立為王。

然而狂王去世後,漢朝支持的是公主的長子當烏孫王。於是雙方互不相讓,漢朝不斷派兵進入烏孫國,劍拔弩張,大戰一觸即發,烏孫國百姓更是驚恐萬狀。

關鍵時刻,馮嫽比誰都憂慮。她深知大戰一開,不僅生靈塗炭,漢朝苦心經營了幾十年的和平局面也將化為泡影,所以此事只能談判,不能動武。這談何容易呢?明知此行艱難危險,馮嫽還是沒有絲毫猶豫,決定立刻動身。

得知馮嫽要孤身闖烏就屠大營,公主堅決反對。多年來,她和馮嫽在烏孫患難與共,她們早就不是主僕關係,而是生死與共的姐妹,她怎麼能眼睜睜看著馮嫽以身犯險?

可馮嫽的意志很堅決,她安慰公主:「烏就屠是我看著長大的,並且一向與我夫君右大將關係很好,他不會對我怎麼樣。我多年行走西域,了解他們的性格,完全能見機行事,保全自己。」

雖然這麼樣慰公主,但馮嫽深知,政治從來只問利害,不講感情,這一次談判實在是兇險萬狀。可為了西域的和平,為了百姓的安寧,馮嫽已將個人生死置之度外。在斧鉞林立的陣勢中,她從容走進了烏就屠的大營。

烏就屠高坐在大帳中,一邊擺弄著手中的大刀,一邊冷冷地對馮嫽說道:「我知道你是為了大漢公主而來,無論你說什麼,我都不會聽你的!」

馮嫽不理睬他的威脅,冷靜說道:「大王,你的實力在西域的確很強,也有很多烏孫人都歸附你,可你想想,公主代表的是大漢,你打敗了公主,漢朝又怎麼肯善罷甘休呢?現在漢朝已經在調兵遣將,你這點兒實力能打過他們嗎?再說公主的兒子也算你的弟弟,你們為什麼不能和平共處呢?」

馮嫽這一番話軟中有硬,情理兼備,著實打動了烏就屠。他撫刀沉思了半晌,說道:「我何嘗願意兵戎相見,生靈塗炭?不過是形勢所迫罷了。我願意與公主的長子分治烏孫,我當小王就行。但我想要漢朝皇帝的正式冊封,煩請馮夫人上奏朝廷。」

一場兵戎之災就這樣被馮嫽成功化解。她安撫了烏就屠後,回來向公主復命。看到馮嫽平安歸來,公主忍不住喜極而泣,兩個不再年輕的女子擁抱在一起。

當遠在長安的漢宣帝聽說「侍女」馮嫽深入敵營談判的結果,又驚訝又好奇,當即下詔要馮嫽火速回朝,當面稟報。


從陪嫁小侍女到御封外交官,她用40年把自己活成了大漢傳奇!

闊別40年,再回到輝煌壯麗的長安,已是滿面風霜的馮嫽無比感慨。

當年離開的時候,她還是一個湮沒於人群中的侍女,滿心不安,以為這一別再也不會回來了。那時候,誰能想到這一天,當年的侍女能坦然站在皇帝和百官的面前,從容鎮定,侃侃而談西域各國情況,烏孫的政局情勢……最後,她向漢宣帝建議接受烏就屠分治的意見:一個和平的烏孫不僅是西域百姓的願望,也符合大漢的國家利益。

馮嫽講得入情入理,漢宣帝聽得津津有味,也像西域各國君主一樣,無比折服於馮嫽的見解氣度。漢宣帝不僅完全同意馮嫽與烏就屠的談判結果,並且正式任命馮嫽為漢朝大使,另外派兩個名官員為她的副使,一起回烏孫傳達詔命。

漢使馮嫽乘坐五彩錦車,手持代表皇帝的節仗,一路風風光光地向烏孫國走去——同樣是去烏孫國,這次的身份卻完全變了,馮嫽打心眼裡為自己高興,終於實現了自己改變命運的夢想;也為大漢高興,終於用一己之力為大漢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回到烏孫國後,馮嫽將烏就屠與公主的長子一同召到面前。那一刻,馮嫽站在高高的錦車上,西域的長風獵獵,吹起了她已經花白的頭髮;明媚的陽光照耀在她堅定莊嚴的面容上。

馮嫽朗聲發布命令:封解憂公主的長子為大昆莫(烏孫國對國君的稱呼),烏就屠為小昆莫,賜予大漢印綬,分治烏孫,百姓各安其業。馮嫽話音一落,頓時萬眾歡呼。烏孫百姓為和平而開心,更為馮夫人的勇敢、智慧而感動。

自古以來,還沒有一個「侍女」正式被任命官職,馮嫽是第一個。從此,她如蘇武、張騫一樣,以外交官的形象定格在歷史的畫卷中,也鐫刻在西域百姓的心中。


兩年後,公主的長子和幼子相繼死去,孫子星靡即位為大昆莫。公主無限悲傷,上書朝廷,請求回國。漢宣帝接到信後十分感慨,派人迎接公主回故鄉。

這次,馮嫽陪伴公主踏上了歸程。

兩個女孩一同離家,攜手歸來時距離她們離開已經整整50年了。多少滄桑坎坷,多少驚心動魄,多少生死榮辱,都流淌在蒼茫歲月中,都灑落在漫漫黃沙里。漢宣帝隆重表彰解憂公主和馮嫽對朝廷的功績,給予她們豐厚的待遇。現在,兩個為國家立有大功的閨密終於可以錦衣玉食、安然終老了。

可回到長安不久,西域就傳來消息,星靡年齡幼小,不能服眾,很多烏孫百姓都對他離心離德。

在烏孫50年,馮嫽已經將一顆心分成了兩半,一半屬於血緣之國,另一半早已情系烏孫。知道了星靡的困境,又擔心烏孫百姓,她再也坐不住了,於是,不顧自己年老體衰,慨然上書,願意回烏孫幫助星靡,繼續為大漢守護西域和平。漢宣帝十分感動,再次任命馮嫽為大使,前往烏孫。

臨行前,馮嫽向公主告別。此時兩個女子都已經年過古稀,她們知道,此時分手,就是永別。馮嫽向公主表示,自己的餘生都將守護公主的子孫,也守護那片承載了她們青春與夢想、淚水和汗水的西域土地。在數百名甲胄鮮明的將士護衛下,馮嫽第三次出關,成功化解了漢朝和烏孫國的矛盾。

從被動陪嫁和親到主動請求出使西域,馮嫽完成了從一個尋常侍女到大漢外交官的鳳凰涅槃,在千百年來充滿憂傷、悲涼的和親路上走出了一段勵志傳奇。她傲然不屈的氣質和風采透過發黃的書頁,穿越兩千多年前的時空依舊栩栩如生……

有趣,有料,有深度

關注微信公眾號淘歷史,和T君一起讀歷史

作者|郭 利

來源|《百家講壇》雜誌


前太子正睡覺,被強拉出來當皇帝,他趕緊去找真皇帝:救我!

蒙古霸氣女王,甘願下嫁7歲小孩,征戰數十載統一蒙古

四千里國土被霸佔,皇帝都放棄了,他孤軍奮戰18年,一舉奪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淘歷史 的精彩文章:

中二病國君被迫逃亡,將軍趕來救援,來了一看,果斷造反
李鴻章被派去挖康有為的祖墳,康有為得知後,特意寫信感謝
軍中無糧,將軍想了個損招,結果糧食有了士兵反了
大明最霸道將軍,令奸臣血濺朝堂,救活180萬災民,被皇帝趕回家
這個異族暴亂不斷,漢人狀元提了3條建議,助其開創30年盛世

TAG:淘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