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緒帝一生未能有子嗣,真的是因為慈禧嗎?
先說他和皇后裕隆,裕隆本是慈禧的內侄女,慈禧弟弟的閨女。人長的瘦瘦高高,齙牙,有些駝背,面相顯老。對於一個皇帝來說,有這樣一位顏值負分的皇后也真是活的夠累的,從長相上來說光緒顯然不會喜歡這個皇后。
關鍵的還是她的出身,她是慈禧的內侄女,慈禧執意安排裕隆做皇后,是有著自己的政治目的。慈禧把自己的內侄女放在光緒帝的床榻之側,實際上是在光緒帝身邊安排了一個貼身間諜,監視光緒帝的一舉一動。
力求變法圖強的光緒帝,他深知慈禧的用意,這更加令光緒帝排斥這位皇后。試想一下,每次光緒走到床榻之側,看到一個長得磕磣無比,而又在監視自己的女人,他還能幸福的玩耍嗎?
所以,光緒帝和裕隆皇后有夫妻之名,卻無夫妻之實,兩個人就像冤家一般,更不要說有愛情的結晶了。
《國聞備乘》上也有相關記載:「光緒大婚之後,與皇后不甚親睦,而與瑾妃相處漠漠。惟珍妃生性乖巧、討人歡喜,工翰墨,善棋,日侍皇帝左右,與帝共食飲共樂,德宗尤寵愛之。」
三個女人,一個貌似仇人,一個相處漠漠,就剩下一個年輕靚麗的珍妃。光緒帝和年輕漂亮的珍妃同飲同食,恩愛有加,那為何也沒有生個孩子呢?
其實,光緒帝和珍妃是有過孩子的,只是這個孩子還沒有出生就被慈禧給打死腹中了。
光緒帝和珍妃
珍妃,1876年生,和姐姐瑾妃於1889年同時成為光緒帝的妃子,當時她才13歲。性格開朗、活潑的珍妃,在思想上也相對開放,很支持丈夫光緒帝的變法,並且積極活動,給光緒帝發展維新人才。
這樣一來珍妃雖然得到光緒帝的寵愛,但是踩了兩個雷。一是霸寵後宮,招來裕隆皇后的嫉妒;二是跟著攪和維新變法,參與政治鬥爭,成為慈禧太后的敵人。
最合理的解釋是,光緒皇帝很可能因為長期的腎炎等疾病而導致無生育能力(甚至性能力),因此沒有了繼續冊封后妃的必要。如果這種推測符合事實的話,這不僅是光緒個人的殘酷命運,也可以說是清王朝的一種難言之隱,甚至可以說是致命的。在1856年同治出生之後,在近半個世紀的時間裡,皇宮中就再沒有新生兒的啼哭之聲。這對於清朝的國運來說,意味著什麼?
宮荒50年,天要亡大清!
慈禧太后的出發點或許是好的。因為皇帝是一個至為高級而尖端的職位,任何有作為的繼任者在之前都必須接受長期而專業的教育,一而再、再而三的小皇帝登基,無疑會引發越來越多的危機。眼看光緒確實生不齣兒子,慈禧太后也只能另想辦法,早做打算。她最終在在皇親近支中選擇了端郡王載漪的次子溥儁為大阿哥人選,即「皇儲」。
接慈禧太后的懿旨,溥儁系按當年吳可讀之議而入繼穆宗同治為嗣,名號為「大阿哥」。隨後,十五歲的溥儁被接到皇宮內弘德殿讀書,由同治的岳父承恩公崇綺和原同治的帝師大學士徐桐為師傅。由此,在端郡王載漪周圍便聚集了一些保守頑固、盲目排外的親貴,如庄親王載勛、載漪的兄弟載濂和載瀾、軍機大臣剛毅、大學士徐桐等人。這些顢頇宵小之徒在庚子年胡搞一氣,結果引發了更大的一場災難。這就是為人所熟知的「庚子國變」。在八國聯軍攻進北京後,慈禧太后等人逃到西安。一時間「國將不國」,清廷險些傾覆。
吃了這樣一場大苦頭後,慈禧太后與光緒的關係有所改善。而端郡王載漪被認為是「拳亂禍首」,由此連累「大阿哥」溥儁被廢出宮。皇宮雖然恢復了昔日的平靜,但帝、後之間的矛盾仍舊長期存在。在光緒的身體一日不如一日的煎熬中,如此又過了8年。
※為挽救清朝 光緒做了一件事至今被誇 慈禧做的卻至今被無視
※清末光緒皇帝為什麼會正好死在慈禧的前一天?
TAG:光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