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局「新物流」:菜鳥的新千億征程
9月26日,新一年雙11來臨前,阿里巴巴和菜鳥網路發布了一項自己的「五年計劃」。這一計劃註定不僅屬於其自身,震動和改變的將是整個物流業:在已投入數百億元之後,菜鳥將追加千億元,專註技術研發,建設一張全球領先的物流網路。
去成為未來。「五年計劃」只是開始,千億也並不能成為這一宏偉計劃的最佳註腳。這意味著,作為一家物流網路平台,菜鳥要重金投資未來,打造一個清晰的商業基礎設施圖景:在新零售背景下,菜鳥開啟「新物流」的千億征程,建設一張服務於全球買、全球運的高效物流網路,為全球消費者提供最好的物流體驗。
往前四年,2013年,菜鳥在湖畔花園誕生。在這個傳奇的寓所所在,一群人在「小黑屋」中尋求解決中國物流問題的路徑。他們的願景是:中國24小時、全球72小時必達。
當時看來,這個夢想有點遙遠。其時全網快遞量還處於暴漲前夜,行業卻已有捉襟見肘之感。一邊是手寫腦記的傳統運遞,一邊,新技術浪潮勃興。如何讓這張快遞的「物理網路」呈現出有機的生命力,整個物流業需要一場洗禮。
但從出生第一天開始,菜鳥就不是一家物流公司,而是一家物流平台企業、一家物流網路公司,她立志於開放,立足於與所有物流公司一起,去提升整體行業的效率,更為重要的是它致力於為中國東西部地區、乃至全世界提供24小時、72小時送達的服務。這不是靠哪一家物流公司、自營物流就能解決的問題。
不同的格局,意味著不同的視野和方向。四年過去,當年過於遙遠的夢想已有了堅實的基礎,菜鳥推動行業取得了根本性變化:全行業智慧化水平煥然一新,全社會物流成本明顯降低,供應鏈優化帶來商家效率大幅提升…
新零售下,菜鳥布局的新物流正在成為商業高速公路。
讓中國物流換道超車
2013年菜鳥誕生之初,馬雲給這隻菜鳥定義了使命:「你不能去做一個物流公司,應該堅持做平台,做別人想做而做不了的事。要始終記得你是一個互聯網公司。」
在這之前,用了不過十年時間,快遞業與網購一起蓬勃發展,搭建起了全國網路。不過,這張物理網路太粗糙了,經不起太大的衝擊。僅僅是2012年雙11當天7200萬的物流訂單——這比前一年飆升了3倍多,但與五年後的日均1億相去甚遠——在當年仍造成不少麻煩。
這種左支右絀背後,快遞業迅速壯大主要依靠的是肩扛手提,這被形象地稱之為「汗水物流」。在菜鳥總裁萬霖看來,菜鳥的成立,就是要用互聯網的思維、新的技術、新的創新去重構、去改造、去提升物流供應鏈這樣一個非常傳統的行業。
在這種理念之下,菜鳥從行業基礎做起。2014年5月,菜鳥網路推出了標準化的公共電子面單平台,與各家快遞公司和商家系統打通匹配,並向全行業開放免費申請接入。之後,電子面單使用率迅速從不足5%提升至目前80%,與物流雲一起,成為行業基礎設施。
這讓雲計算、大數據基礎設施為用戶像用水、用電一樣便捷、低成本地使用計算資源打開方便之門:智能路由為快遞公司智能的路由規劃、路由優化、路由調度的解決方案;智能分單將人工分揀變為自動化流水線,效率提升50%之外,還減少人工失誤;快遞員路線規劃能分類包裹,實時計算最優派送路徑……
換句話說,每一個包裹都有了最佳路徑,用最少的時間,最快的方式送到用戶手上。
到2016年雙11時,當天6.57億的訂單是2013年的4.3倍,快遞速度卻越來越快,簽收1億包裹用時從9天縮短為3.5天。
同時伴隨的,是中國社會物流總費用佔GDP比例明顯降低。
如今,中國快遞每天的單量超過美國2倍有餘,物流效率卻有過之而無不及:對比國內每單13元的成本和3.6天的平均時效,美國電商時效在3-8個工作日,單價30-60元。
作為開放平台,通過數據、智能、協同,菜鳥與全社會物流合作夥伴一起,打通、串聯起整個物流鏈條,讓行業從物理反應到化學反應,引領中國物流換道超車,迎來商業效率的大解放。
人貨場的升級
馬雲說,「物流行業不要簡簡單單的看作貨通天下,把貨從這個地點送到那個地點。我個人認為,物流行業必須參與到整個生產、經濟的轉型升級,必須要做到能夠消滅庫存。」
線上和線下與物流的結合,帶來新零售。新零售重點在於人貨場的升級,這也是新物流區別於傳統自營物流公司的所在。在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看來,在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的信條里,菜鳥承擔的職責和使命,是對貨的運營更高效,用戶體驗更高效,使得商家做生意變得越來越簡單。
新物流的奧義,是生產供應鏈管理、真正意義上的大數據端到端的商業環節上的全面應用。過去四年來,通過線上線下一盤貨的智慧供應鏈解決方案,菜鳥讓更多商家用更少庫存實現了更多銷售、更高時效。
菜鳥的智能分倉網路通過提前預測,讓用戶在下單之前就把商品放在了最近的倉庫;通過「物流介入工廠」,完成供應鏈的深度優化。同時,菜鳥聯盟已經為全國1000多個區縣提供當日達和次日達服務,讓中國物流進入當日達次日達時代。
換成通俗說法,商家所有物流問題,都可以交給菜鳥。
藉助菜鳥的智能分倉和菜鳥聯盟的配送服務,包括威露士、美的、科沃斯等品牌華麗變身。以聯想為例,通過菜鳥提供的全渠道流通服務,智能電視產品線實現了對全國數十家經銷商和上千家零售店的庫存減壓,成為運用智能大數據的零售標杆。
今年8月,商務部發布《2016年中國國內貿易發展回顧與展望》,其中認為,隨著新零售的崛起,以線上線下融合為特徵的全渠道流通正在快速發展,實體店和網路端相互滲透。
商務部認為,菜鳥等一批互聯網和現代物流企業採用信息化、智能化手段,已經讓「當日達」成為配送領域的新航標。
這一次菜鳥的「五年計劃」中,千億資金正是將大力投入智能倉庫、智能配送、全球超級物流樞紐等核心領域。
全世界物流公司,聯合起來
2016年,在菜鳥舉辦的全球智慧物流峰會上,面對國內外物流業大佬,馬雲演講時說:「快遞行業不僅要有人的力量,今後我們要用技術的力量,用數據的力量,用共享的力量,把全世界的物流都能夠聯合起來。」
在他看來,「未來30年已經不是力量的競爭,不是肌肉的競爭,甚至不是知識的競爭,而是服務別人能力的競爭,而是體驗的競爭。」
阿里CEO張勇說,菜鳥想要打造的對商家來說不是封閉的物流體系。相反,更關注如何擴張和提升現有的物流體系,「我們要去提升整個物流體系,讓它成為開放的體系。」
正是秉持這種想法,四年來,菜鳥讓合作夥伴接入系統,提供大數據產品,賦能合作夥伴。目前,數千家國內外物流、倉儲公司以及300萬物流及配送人員在菜鳥數據平台上運轉。
連續五年來,中國快遞保持了平均50%以上的增速,市場規模自2014年開始穩居世界第一,正是這些物流公司的成就。2016年以來,通達、順豐和百世在內的快遞公司陸續上市,一批市值數百億、上千億的快遞公司誕生,成為中國快遞的BESTY航母。
從2016年開始,以菜鳥廣東惠陽最大智慧倉為代表,快遞行業紛紛加速向智慧物流轉型,一系列自動分撥流水線、機器人分撥等相繼投入使用,引發外媒點贊。
新華社報道稱,外國媒體紛紛點贊源於中國快遞發展喜人,與快遞行業服務鏈的延長、快遞市場經營秩序的規範等密不可分。菜鳥網路帶來並引領了一股科技風潮,改變了物流行業的傳統形象。
目前,中國快遞量已達到1天1億件的規模。人民日報在總結這五年來的成就時認為,包括菜鳥與眾多物流公司一起,讓中國快遞「火」起來,成為經濟發展的一抹「亮色」:更快捷、更普惠、更智能、更安全、更綠色。
日均1億隻是開始。按照馬雲的「小目標」,日均10億包裹的時代馬上就要到來。
新零售也正在呈現出更多的形態,和她的迷人之處。盒馬鮮生、天貓小店、門店發貨……更多的極速物流體驗正在產生;銀泰、蘇寧、百聯、三江……更多的新零售場景,帶來更多線上線下結合的新探索。這已超越倉配的傳統方式,導向新零售下的新物流通路。
菜鳥孜孜以求,以千億的手筆、前所未有地加大對未來的投資。「未來的物流網路,一定不是現在的樣子。」萬霖說,「我們將加大在相關基礎設施、運營網路、智能技術等領域的投資,前瞻布局面向未來新零售的物流網路。」
去成為未來。菜鳥正大步走在新物流的征途。
※蘋果:APFS支持Fusion Drive
※新Apple Watch實測支持Qi充電 蘋果不願公開
※三星放大招:可摺疊手機獲韓國政府認證 或明年面市
※智能音箱彙集各方熱情 但又有多大勝算?
TAG:電腦報APP新聞客戶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