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辮帥張勳的士兵告訴你:一條辮子妙用多多

辮帥張勳的士兵告訴你:一條辮子妙用多多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1912年2月12日滿清最後的皇帝退位,清朝統治結束,袁世凱就任大總統,同年8月3日,袁世凱下令所有的男子必須剪掉辮子,但是有的人就是不願意,其中的代表包括王國維、辜鴻銘、張勳。(小佛說史原創,請勿轉載)

辮帥張勳的士兵告訴你:一條辮子妙用多多

王國維認為辮子乃學問之徵,據說梁啟超還為此專門跑去勸說他,最後直到跳湖自盡他也仍留著大辮子。辜鴻銘在北大做教授時,拖著辮子進課堂,經常成為同事和學生們的談資笑柄,沈從文先生曾回憶:最引人注意的是背後拖了一根細小焦黃辮子。老先生一上堂,滿座學生即哄堂大笑。辜先生卻從容不迫地說,『你們不要笑我這條小小尾巴,我留下這並不重要,剪下它極容易。至於你們精神上那根辮子,據我看,想去掉可很不容易!』這是文人的辮子,到了武夫手裡,這辮子價值就大了。

辮帥張勳的士兵告訴你:一條辮子妙用多多

張勳,一介武夫,清朝滅亡後,他為了表示忠於清廷,本人及部下仍然留髮辮,人稱「辮帥」,他所領軍隊被稱「辮子軍」,這些辮子軍大多數是土匪出身,紀律相當差,經常魚肉百姓,如果有人對他們所作所為提出抗議,他們總是亮出自己的大辮子,以顯示自己的特殊身份。有這麼幾個辮子軍的事流傳了下來。

有辮子軍去看戲,沒有買票就想進去,被人阻攔,那人舉辮,對人說:「看到沒有,這就是戲票。」去妓院也是如出一轍,妓女索要嫖資,也是舉辮給別個:「這就是鈔票。」

辮帥張勳的士兵告訴你:一條辮子妙用多多

1917年袁世凱去世,黎元洪和段祺瑞兩人為權力斗得頭破血流,這兩個人都不約而同的邀請駐紮徐州的張勳入北京給自己撐腰,張勳於是帶著五千辮子軍,從徐州趕到北京。張勳一到北京,並沒有調停矛盾,而是要光復大清國:「本帥此次率兵入京,並非為某人調解而來,而是為了聖上複位,光復大清江山。」於是,張勳復辟。雖然復辟時間只有短短的十餘天,但是手下的辮子軍也沒有放棄自己的「特權」。

那時候恰好有日本魔術團在北平表演節目,辮子軍也是炮製「以辮當錢」的做法,不買票就跑去看錶演,日本魔術團就不幹了,直接告訴了領事館,日本公使一聽,很不爽,立刻向張勳抗議,張勳害怕,立馬出具公函道歉並且補償魔術團的損失。

辮帥張勳的士兵告訴你:一條辮子妙用多多

不過,張勳復辟一失敗,辮子就一文不值,辮子軍還得趕緊減掉辮子,畢竟老大都跑到逃入荷蘭駐華公使館,自己還是保命要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佛說史 的精彩文章:

張勳復辟軼事:炸彈一響 王八跑了
他兩次任總統 三次任副總統 終其一生都是別人手中的傀儡
他身為皇帝搶吃搶喝 用長生不老丹孝敬皇額娘們
日本人求字 張作霖誤把手墨寫成手黑 然而他一解釋全場喝彩
重兵在手 曾國藩為什麼沒有造反 原來是清政府早就留了一手

TAG:小佛說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