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插卡不連手機 第三代Apple Watch為何能上網打電話?
不用插卡、不用連手機第三代Apple Watch就能上網打電話,聽起來是否非常神奇,蘋果到底是怎樣做到的?其實蘋果是用eSIM代替了傳統物理SIM卡。
eSIM不是什麼新技術,更不黑科技。早在2011年,蘋果公司向美國專利和商標局申請了一項虛擬SIM卡專利,也就是現在說的eSIM卡。在2014年9月,蘋果把eSIM卡付諸實施,iPad Air 2提供了一個名為「Apple SIM」的功能,用戶無需插入SIM卡就可在機內選擇運營商,當時就獲得AT&T、AU、Softbank、T-Mobile等多個營運商支持。
不過eSIM卡並沒有如Nano SIM那樣在蘋果力推之下快速普及,甚至直到2016年2月份GSMA才完成了eSIM的標準化,在GSMA官方術語中eSIM稱之為Consumer Remote SIM Provisioning initiative。在標準公布的當天,三星表示旗下Gear S2智能手錶支持規範。
eSIM卡是軟體實現的,但擁有物理SIM卡的功能,它就像一個QQ號、微信賬號一樣,是一個身份憑證,又不佔用物理空間(不過要存儲在專門的安全區域當中)。對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來書採用eSIM意味少開一個卡槽,降低成本,對智能穿戴來說是質的變化,智能手錶空間寸金尺土,一個SIM卡插槽的空間足以放下SoC晶元,只有eSIM才能讓智能手錶保持小巧、防水下提供LTE網路。
在去物理化後,用戶無需去營業廳或是等待快遞更換SIM,完全可空中更新;手機可以存儲多張eSIM卡,出國時可以提前在網上購買eSIM卡,抵達目的後切換到當地運營商eSIM即可,免去下機前取卡、換卡、存卡一系列麻煩。
既然eSIM卡好處這麼多,為何至今沒有普及開來,智能手機非使用物理SIM卡不可么?SIM卡是Subscriber Identification Module/客戶識別模塊的縮寫,是第二代蜂窩移動通訊GSM的產物,其誕生最早可以追溯到1991年,Giesecke & Devrient在芬蘭推出了第一張商業用SIM卡。
最早的SIM卡尺寸非常大,達到了85.6×53.98mm,與一張信用卡差不多大小,今天SIM卡帶有尺寸塑料邊框不是為了保護SIM卡,而是最初的SIM真的這麼大。保留塑料框架是為了保持兼容性,就想Nano SIM變Micro SIM的卡套一樣。SIM卡對於GSM網路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它是每一台終端設備(手機)在網路唯一的身份標識,簡單而言就是記錄了手機號碼。當手機通過SIM卡連接的網路時,伺服器會對照卡內安全信息來確定SIM卡身份的真實性。
其次,SIM具有可移植性與存儲功能,在一個沒有「雲」甚至沒有手機同步電腦功能的上世紀90年代是是非常有用。在用戶更換手機時只要把SIM插入新手機,通訊錄、簡訊息立馬完成遷移工作。
其後SIM尺寸不斷變小,我們所熟悉的「標準」SIM卡——Mini SIM卡是在1996年出現的,2003年Micro SIM面世,不過該標準直到2010年iPhone4才採用,Micro SIM卡才得以普及。到了Nano SIM卡,SIM標準之爭進入消費者眼中,蘋果與諾基亞/RIM聯盟推出各自的方案,最終蘋果獲勝,12.3×8.8mm大小的Nano SIM成了標準,也是物理SIM卡的絕唱。
時至今天,SIM卡用途回歸到原點,身份標識與驗證,其它一切功能用雲代替,智能手機早沒有抱著物理SIM卡不放的必要。影響eSIM推廣最大阻力是運營商,因為用一張物理SIM切換網路遠比登陸QQ賬號來的麻煩,這樣更有效妨礙客戶「叛逃」到其他運營商中。蘋果不擅長制定物理介面標準,卻擅長破壞遊戲規則,希望此次第三代Apple Watch應用eSIM成成為eSIM普及的突破點。
※型男必備,初秋最值得入手的時尚單品是?
※在美國挺受歡迎的骨傳導耳機回國賣了,要怎麼賣?
※給 gogoboi 搭電商的 LOOK,在上海開了一個「博主快閃店」
※HTC 手機業務出售,老一代智能手機品牌至此全部消亡了
TAG:好奇心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