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碑帖|米芾《德忱帖》
↑↑↑↑↑↑
高清碑帖 | 米芾《德忱帖》
宋 米芾 德忱帖 紙本 行草書 25.4x78.6cm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德忱帖》為著名的米芾《草書九帖》之一,是米芾晚年成熟書風的代表作之一。此帖自始至終,氣韻十分流暢,下筆如飛,痛快淋漓,毫無顧忌,點畫之際,妙趣橫生。頓挫分明,結體有度,骨力雄強,章法嚴謹,從中不難看出他的剛健向上的精神和不屈不撓的倔強性格。用筆以方筆為主,橫斜豎直,撇低捺高,表現出瘦硬挺骨、險絕森嚴之風範。結字欹正相生,字字隨著章法氣勢變化,用筆狂放而不失檢點,提按頓挫絲絲入扣,上下精神,相與流通,有著強烈的節奏感。
此帖為致葛德忱書札。
葛德忱疑即葛蘩,名字相發之義本《詩經·召南·采蘩》序毛傳。乃葛蘊、葛藻長兄。周密《雲煙過眼錄》卷上王子才所藏雪竇和尚詩後,有「襄陽米芾」與「鶴林居士葛蘩」題跋。
葛蘩,號鶴林居士,丹徒人,良嗣長子。崇寧間官臨潁主簿,累遷鎮江守 。
此時德忱恐在潤州,欲求萊州職事,故米芾告以路程行法也。
「林君」當指林希,子中福州人,乃稱「閩士」。林氏罷樞密,於元符元年四月出守亳州,同年九月換杭州,疑於其時特訪漣水矣。
林希,字子中,福州福清人,概子。嘉祐二年進士,神宗朝同知太常禮院,遣使高麗,希聞命,懼形於色。神宗恕,責監杭州樓店務。紹聖初知成都府,道闕下,章惇留為中書舍人,修神宗實錄。時方推明紹述,盡黜元祐群臣,希皆密預其議,自司馬光、呂公著、呂大防、劉摯等數十人之制,皆希為之,極其醜詆,讀者憤嘆。徽宗時卒,年六十七,謚文節,追贈資政殿學士。有兩朝寶訓二十一卷 。
《列子·天瑞》:「子列子居鄭圃,人無識者……國不足,將嫁(往)於衛。」「禦寇」二句,即用此典。
此帖作於元符二年五月四日,離秩滿 不足一月,故有「欲去」之語。
米芾於漣水軍任上,曾遭遇旱災之後,又逢水災之情況,當地田畝俱被淹沒,許多通湖港道,初為防旱救田,而填土塞斷。然水災之後,地主毫姓只顧一己私利,仍不疏放,以致地勢低洼之區,積潦難泄,為患頗大。米芾於致上司或同儕之信函中,特將在外實地所見表出,心中甚為不平 。這是米芾「欲去」的外在之因,漣水環境險惡,旱災水災連連。
米芾「平居退然,若不能事事」,雖然「至官下則率直不苟」,但平生嗜好只在江封山月,及石硯書畫,加以疏狂成性,故為官日久,難免故態復萌。墓志銘對此並不加隱諱,謂「時亦越法縱舍,有足大者」。此實記實之言。在漣水軍任上,米芾即曾因「好石廢事」,招致上司不滿 ,可能因此去職,在任僅二年。 藝術賞析:
此為米芾著名的《草書九帖》之一,又是其晚年成熟書風的代表作之一。
此帖自始至終,氣韻十分流暢,下筆如飛,痛快淋漓,毫無顧忌,點畫之際,妙趣橫生。粗看,「全不縛律」,左傾右倒,形骸放浪。仔細賞讀,卻又欹正相生,字字隨著章法氣勢變化,用筆狂放而不失檢點,提按頓挫絲絲入扣,上下精神,相與流通,有著強烈的節奏感,與其作品比較,此帖頗具魏晉風韻,筆法圓轉含蓄韻藉,有篆籀氣。節奏也較平和,神閑氣定,故能隨意布勢,妙得自然。
此帖乃米芾佳作之一,雖然第八行至第十五行之間有的字略小,但大體上看來,不論是字形結構、映帶關係、飽厚度或整體感來看,都是一篇難得的好作品。單字方面,這帖有一些重複字出現,端看米芾怎麼作變化:
林:「林」君和滿「林」。前者看似慵懶,書寫時漫不經意,最後一長點和君的首筆承接,筆勢較鋪張;後者把比豎起來寫,多用藏鋒,末一長點沒有露鋒,整個字看似挺勁,其實過拘謹了。
寺:「寺」院和在「寺」。前者的「寺」較硬挺,第二個橫畫和第三個橫畫接連時,用下鉤承接,使得字的鋒利感提升,最末點連在豎鉤上,使人把視覺焦點落在此處;後者的「寺」字,筆畫厚重飽滿,但並不會軟而無力,和前者相較,後者的筆畫緊縮在一塊兒,若非變化之需,寺字最好不要如此書寫,因為會讓字透不過氣來。
海:泛「海」、去「海」、至「海」和「海」蝗。四個「海」字因位置不同,各有其姿態。第一個「海」上寬下緊,右邊的「每」往左下傾,上輕下重,四個「海」字中只有此字有露出豎鉤,整個「海」字成一個倒三角形;第二個「海」字,右邊的「每」稍微向上提,也是上輕下重,不過這個字可以看作一般的行楷,因為沒有姿態上的大變化;第三個「海」字稍小,筆畫粗而提按不明顯,呈現一個圓圓的體態,水字邊和「每」的下半部有些模糊,但此字的墨韻尚佳;第四個「海」字,略帶正方形,此字有一個特點,即「海」中間的橫畫粗曠的向右帶開,這樣的力道用在小行草上是罕見的。
求:「求」門館和應「求」。此二字沒有很大的差別,唯有豎鉤部分前者在鉤的地方先輕提下頓再往上鉤。
能:必「能」、「能」容和儻「能」。第一個「能」字和第二個「能」自左半部的結構差不多,右半邊有些不同,第一個「能」字較緊縮,第二個「能」字向下伸展,一豎帶下後往下接時,線條皆是圓勁的,沒有折角,第一個「能」字有折角;第三個「能」字不若前兩字精采,粗細較一致,看似平淡。
舟:吞「舟」和此一「舟」。這兩字截然不同的寫法,前者細挺的線條,加上豎鉤時狠狠往上銳利一鉤,橫畫也以粗筆帶過,成為字的重心所在;後者小而圓,中間的短撇靠右,橫畫順勢帶開,感覺到這個字重映帶相接,前者重體態。
也:陋邦「也」、在寺「也」和就「也」。第一個「也」字圓軟,向勢的筆畫居多;第二個也的首筆,鉤進來時不是一筆成形,先往下再往內,停頓後使鉤的力量更強勁;第三個「也」字較第一二個誇大,鉤向內縮,最末筆向上延伸,以余觀點,第二字最佳。
釋文:
五月四日,芾啟:蒙書為尉(通慰),審道味清適。漣,陋邦也,林君必能言之。他至此見,未有所止,蹄涔不能容吞舟。閩氏泛海,客游甚眾,求門館者常十輩,寺院下滿,林亦在寺也。萊去海出陸有十程,已貽書應求,倘能具事,力至海乃可,此一舟至海三日爾。禦寇所居,國不足,豈賢者欲去之兆乎?呵呵!甘貧樂淡,乃士常事,一動未可知,宜審決去就也。便中奉狀。芾頓首。葛君德忱閣下。
高清局部
筆墨方 文房套裝(花梨版)
中秋特惠 · 限時折扣
原價 ¥1980 特惠 ¥1880
﹏
文人筆墨逸事 盡匯一盒
▽
中國書法網、盛世藝拍商城、筆墨方
誠意推出
※陸維釗:學習書法必須從臨摹入手
※傅志偉書房聯作品欣賞
※《集王聖教序》與《神龍蘭亭序》之相似性(133圖)
※我們離書法審美到底有多遠
※賞畫|張大千傳世名跡《金璧雙輝 巫峽清秋》
TAG:中國書法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