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第一次環球航行、南美段的地緣特徵

第一次環球航行、南美段的地緣特徵

文 | 溫駿軒 輯 | 塵埃

?

在葡萄牙人的大航海事業中,西班牙人和荷蘭人是最大的挑戰者。相比後來直接侵蝕葡萄牙勢力範圍的荷蘭,一直在伊比利亞半島給予葡萄牙巨大壓力的西班牙,反而要好應付些,最起碼羅馬教廷還能夠居中為這兩個天主教國家做調解,並為之划出一條瓜分世界的「教皇子午線」。作為地理大發現的先行者,有足夠的利益讓伊比利亞雙雄分配,是兩國能夠大體上相安無事的重要原因。至於那些後來者,就只能通過一場場戰爭(而不是教皇的諭令)來強行插入了。

葡萄牙又一次戰略錯誤

然而教皇子午線並不是一條完美的分割線。事實上,無論是最初的版本,還是調整後將巴西大部切割給葡萄牙的版本,本質都只是在大西洋上划出了分割線。西班牙的擴張方向被限定為大西洋以西,葡萄牙則取得了從非洲進入東方的壟斷權。只是一旦其中一國,從自己的擴張方向完成了環球旅行,勢必會引發新的矛盾。

最終率先打破僵局的是西班牙。1519年,麥哲倫率領著一支由五條船組成的船隊,從西班牙出發開始了環球探險之旅。諷刺的是,這一機會原本是屬於葡萄牙的。以麥哲倫的本意來說,本來是希望能夠由西向東,完成橫穿太平洋的環球探險的。堅信地球是圓的探險家認為,在橫穿這片未知海域之後,將從新大陸的另一面登陸,並與哥倫布發現的大西洋航線對接。

優先選擇葡萄牙的原因,在於麥哲倫是一名葡萄牙貴族。其本人甚至親身參與過葡萄牙在印度的戰爭(1505年),並前往馬六甲考察過。然而任何試圖從外部獲得經濟支持的探險活動,都需要有給予投資者一個經濟上的理由。對於已經繞過好望角,打通前過印度、香料群島,乃至更遙遠中國航道的葡萄牙王室來說,並不認為還需要把資金注入新的探索活動中,有限的精力應該用在經營教皇已經劃分給自己的巨大市場中。

這不是葡萄牙第一次犯類似的戰略錯誤,義大利人哥倫布從西班牙領命開啟橫穿大西洋之旅前,同樣曾經向葡萄牙提交過計劃。只是葡萄牙人認為向西航行並不能到達「印度」。儘管後來的事實證明,哥倫布發現的確實不是印度,但卻為西班牙發現了一片「新大陸」,並為後來從東向西穿越太平洋的設想提供了基礎。

麥哲倫船隊

事實上,就麥哲倫的計劃來說,葡萄牙人並非不相信地球是圓的,這一理論在當時已經是個比較普遍的共識了。葡萄牙的決定說到底是個「機會成本」的問題,然而葡萄牙人仍然會擔心,一旦麥哲倫和西班牙成功的完成環球探險後,會侵蝕自己在亞洲的利益。因此在西班牙批准麥哲倫起程後,進行了一些陰謀幹擾活動。只不過即使麥哲倫無法成行,相信很快也會有其它探險家來完成這一新地理髮現的。

麥哲倫的計劃

公元1519年9月22日,世界上第一支環球探險隊,從西班牙啟程。利用東北信風與赤道洋流,麥哲倫和他的船隊用了70天時間,從西班牙航行至今天的巴西海岸。不過這本身並沒有什麼值得誇耀的,畢竟之前哥倫布以及發現巴西的葡萄牙人(1500年),就已經驗證了穿越大西洋的可行性,包括發現了可以利用的風向與洋流。真正的挑戰,是在抵達南美洲海岸之後。

相信地球是圓的理論,同時意味著相信所有的陸地本質是鑲嵌在大海之中。通過開闢海洋航線,則可以把這些陸地連接起來。遵循葡萄牙人當年探索非洲海岸線,以及發現好望角的經驗,麥哲倫相信如果沿巴西海岸線一路南行,他亦將發現一個能夠繞過這片大陸的岬角。當然,理論上如果一路向北也是可以從加拿大方向做同樣的嘗試的。只不過在歐洲大陸的生存經驗,足以讓他們明白,如果一路向北的話,迎接他們的將是一片冰雪世界。

雖然麥哲倫堅信,新大陸的南方一定存在一片海洋,能夠幫助他打開通過亞洲的大門,但問題是,並不是所有人都願意接受未知世界挑戰的,大多數人對此只會心存恐懼。與哥倫布那場橫穿大西洋的未知世界探索之旅相比,能夠讓船員們得到一絲安慰的是,目前的航線還是緊貼著海岸線。陸地不僅能夠在心理上降低恐懼感,更能提供淡水和補給(雖然不是每處海岸都能做到)。

麥哲倫對南美海岸線的探索

不過任何忍耐都是有限度的,哥倫布橫穿大西洋的用時與麥哲倫相仿,都是70天。而這段航程對於麥哲倫來說,卻僅僅是個開始。讓人不安的是,沒有人知道還要花費多長時間,才能夠繞過美洲大陸。更沒人知道,在繞過這片大陸之後,還要花多長時間才能回到歐洲。在沿海岸向南探索4個月,還沒有尋找到大陸的盡頭時,麥哲倫經歷了此次航行中第一場叛亂。除了被時間消磨掉的耐心以外,氣候、環境開始變得惡劣,並因此而導致的補給困難,是引發叛亂的重要原因。

我們先來看看,麥哲倫船隊沿海岸線南下,將面臨什麼樣的氣候、環境變化。如果說船隊在北半球,是經歷一個從溫帶向熱帶航行的過程,那麼在跨越赤道之後,情況就開始發現逆轉了。今天包含整個亞馬遜流域在內的巴西大部分領土,都屬於熱帶氣候區。就沿海地區的情況來說,這一物種豐富的氣候區,一直向南延伸到巴西最著名的城市——里約熱內盧(1763年-1960年為巴西首都)。里約熱內盧之南的南美大陸,開始明顯的收窄,並步出熱帶氣候區。

潘帕斯草原

如果沒有其它因素影響,南北緯23°26′S——40°區間(23°26′S為南回歸線),一般會呈現為亞熱帶氣候狀態。東距里約熱內盧350公里,緊貼著南回歸線的巴西最大城市聖保羅,是南美亞熱帶氣候北部標誌點。濕潤、溫暖的亞熱帶季風氣,覆蓋了聖保羅及其以南的巴西領土,以及巴西與阿根廷之間的南美小國「烏拉圭」,並一直延伸到阿根廷東北部的「潘帕斯草原」。

分割烏拉圭與阿拉廷的,是僅次於亞馬遜河的南美第二大河流——拉普拉塔河。從流域的角度說,也可以說亞馬遜河流域及拉普拉塔河流域,分別代表了南美的熱帶、亞熱帶氣候類型。對於麥哲倫的船隊來說,拉普拉塔河的存在,曾經讓他們以為已經到達了大陸的盡頭。因為這條大河在河口處形成了一個,類似杭州灣式的喇叭口。換句話說南行的船隊在拉普拉塔河口開始轉而向西航行。

拉普拉塔河的喇叭形入海口

然而在航行至灣區底部時,麥哲倫和他的船員很快明白,這只是上帝跟他們開的一個玩笑。因為接下來幫助船隻飄浮起來的並不是海水而是淡水。儘管對於船員來說,沒有比淡水更珍貴的資源了,但對於力圖繞過這片大陸的麥哲倫來說,淡水的發現意味著「拉普拉塔」並不是繞過大陸的海峽,而只是一條會把他們帶入內陸的河流。

雖然未能找到期望中的大陸頂點,但這片包括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烏拉圭首都蒙得維得亞在內的「拉普拉塔河下游平原」草原地帶,環境比之我們熟悉的北亞乾草原要好得多。在潘帕斯草原上所蓄養的牲畜中,最主要的是對水、草資源要求較高的「牛」,這也使得阿根廷得以成為世界主要的牛肉出產國。後面具體解讀美洲地緣結構時,還會對潘帕斯草原及阿根廷、巴西的情況做詳細解讀。

潘帕斯草原

即使在冬天,包括潘帕斯草原在內的「拉普拉塔河」流域,平均溫度一般也不會低於零度特點。參考同處於亞熱帶季風氣候區中國長江流域,麥哲倫船隊在這一地區獲取物資補給的難度並不大。在生命安全還能得到有效保證的情況下,麥哲倫船隊的內部矛盾暫時沒有因為這次失望的發現而觸發。

除了潘帕斯草原以外,阿根廷大部分的領土屬於「溫帶大陸性氣候區」。中國的西北地區及蒙古高原,便是屬於這一氣候類型。聯想之下,你應該能意識到,這一氣候區的溫度和降水情況要嚴峻的多。大部分時候,溫帶大陸性氣候區位於遠離(或被高地隔離)的大陸腹地。不過凡事也有例外,與海洋距離並不遙遠的阿根廷南部地區,同樣屬於「溫帶大陸性氣候區」,並且還是比較糟糕的那種。

觀察南美洲的地緣政治結構,會發現一個奇特的現象,那就是智利在太平洋的海岸線佔據了整個南美洲太平洋岸線的一半以上,超過了5000公里,而它的東西平均寬度卻只有180公里。拋開智利國土形成的歷史不談,沿南美洲西沿延伸的「安第斯山脈」,是智利狹長國土結構形成的地理原因。換句話說,安第斯山脈分水嶺,成為了智利與巴西、阿根廷兩國的行政邊界。

巴塔哥尼亞高原

潘帕斯草原以南,西接安第斯山脈、東臨大西洋阿根廷南部地區,被稱之為「巴塔哥尼亞高原」。這片高原年均降水量不超過300mm,西向東遞減,並且風力強盛、塵暴不斷,導致中、東部呈現為荒漠、半荒漠狀態。與水草豐美的潘帕斯草原相比,這一地區所飼養的牲畜就主要是「羊」了。以至於我們還能看到一個,與高原同名的地理標籤——巴塔哥尼亞沙漠。這種生存條件,很容易讓人聯想起蒙古高原的情況。問題是這條背山靠海、西高東低,總面積為67萬平方公里,東西平均寬度不過450公里的狹長地帶,看起來並不應該成為一片乾旱、半乾旱之地。

巴塔哥尼亞高原荒漠化現象,與安第斯山脈及一種特殊的氣候現象——「焚風現象」有很大關係。南緯35度以南智利與阿根廷國土,正處在西風帶(南北緯35度-65度間)之中。從太平洋和智利方向而來的太平洋暖濕氣流,在越過安第斯山脈後會迅速下降增溫,使得風力所及之處的氣候變得乾熱。這一現象在很多高大山脈的背風面都會出現,以至於被形象的命名為「焚風」,由此在山脈背面所形象的降水稀少現象,又被稱之為「雨影現象」。

當然,焚風只存在於山脈北風面的高地之上,遠離山脈主體的沿海平原帶,並不處於「雨影」之下。比如拉普拉塔河下游平原屬性的「潘帕斯草原」,其南部雖處於西風帶,但受到的影響就小得多了。不過如果山脈的背風面緊鄰海岸線,風向又常年不變,我們就會看到荒漠與海洋共存的現象了。在巴塔哥尼亞高原的中南部,情況就是如此。

聖胡利安港的叛亂

最終發生叛亂的地點,位於今天阿根廷東南部的聖胡利安港。麥哲倫船隊在1520年3月底到達這個位於南緯49.3度的港灣時,已經在「焚風」影響的巴塔哥尼亞高原沿海,航行了一段時間。一如當日迪亞士的船隊,在納米比亞海岸(納米布沙漠)所面臨的困境一樣,沿岸越來越糟糕的環境,消磨掉了船員們剩下的耐心。更為讓人擔憂的是,這一地區的緯度比納米比亞地區還要高得多。

對應到我們熟悉的北半球,聖胡利安大體就是庫頁島南部,或者中國最東北點的「黑瞎子島」所處的緯度,受南極洲寒流的影響,巴塔哥尼亞高原儘管仍有四季輪迴,但冬季的時間跨度卻幾乎等於其它三季總和。經行這樣的區間,夏季應該是最好的時段。然而由於與北半球的季節相反且冬季漫長,在北半球本該春暖花開的3月,巴塔哥尼亞高原卻已經步入進入冬季了。為此,麥哲倫決定暫停航行,等待氣溫回升。

沿岸的環境越來越惡劣、氣溫越來越低,以及對未知世界的恐懼,使得由五條船組成的船隊中,有三條船的船長站到了反叛者的陣營。一個有利於麥哲倫的消息是,這個向內陸凹陷的「葫蘆形」海灣處的小環境相對較好,不僅有大量在此過冬的鳥類、魚類,甚至還有少量以漁獵為生的印第安人生存於此。為了度過寒冷的冬天,這些土著人會在獸皮包裹的腿腳之外,再穿上一獸皮靴,以至於被發現他們的麥哲倫船隊成員稱之為「大腳人」,這一標籤最終也成為了整個地區的名稱(巴塔哥尼亞的意思就是「大腳人」)。

在聖胡利安海灣的發現,不僅讓麥哲倫的船隊及時得到了越冬補給,更讓麥哲倫有理由說服船員,他們進入的並非是一片不毛之地。當然,為了平息叛亂,背叛的船長們自然還是受到了最嚴厲的懲罰。然而對於一次開創性的環球探索之旅來說,這還僅僅是一系列危機的開端。要想從世界的另一頭,接近葡萄牙人的勢力範圍並最終回到歐洲,麥哲倫和他的船員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呢。

常無欲以觀其妙 常有欲以觀其徼

地緣看世界

作者:溫駿軒,70後,長於以歷史為脈絡,地緣為角度,解析世界

新書《誰在世界中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上鉤 的精彩文章:

據說,麻省理工媒體實驗室的 9 個原則能幫你應對未來?
距今15.6億年前的原古時期,海帶的遠古祖先就出現了
這不科學!那些讓你驚訝不已的照片
真的搞錯了嗎?RNA去甲基化酶FTO的作用底物解讀

TAG:上鉤 |